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计费样例 计费场景 某用户于2023/03/18 15:30:00购买了一台按需计费的云容器实例,规格配置Pod规格:CPU 2核,内存 4GB 用了一段时间后,用户发现云容器实例当前规格无法满足业务需要,于2023/03/20 9:00:00扩容Pod规格为CPU 4核,内存 8GB
、应用服务网格、Helm应用模板、插件管理、应用调度、监控与运维等容器全栈能力,为您提供一站式容器平台服务。
修改/dev/shm容量大小 应用场景 /dev/shm由tmpfs文件系统构成,tmpfs是Linux/Unix系统上的一种基于内存的文件系统,故读写效率非常高。 目前有用户希望通过/dev/shm实现进程间数据交互或通过/dev/shm实现临时数据存储,此时CCI场景/dev/
命名空间 命名空间(namespace)是一种在多个用户之间划分资源的方法。适用于用户中存在多个团队或项目的情况。 当前云容器实例提供“通用计算型”和“GPU加速型”两种类型的资源,创建命名空间时需要选择资源类型,后续创建的负载中容器就运行在此类型的集群上。 通用计算型:支持创建含
查询所有batch/v1beta1的API 功能介绍 get available resources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URI GET /apis/batch/v1beta1 请求参数 表1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networkType EIP的类型 取值范围:5_telcom(电信),5_union(联通),5_bgp(全动态BGP),5_sbgp(静态BGP),5_ipv6。 必须是系统具体支持的类型。
流程自动化:无需创建和维护集群,实现从CI/CD的全流程自动化 环境一致性:以容器镜像交付,可以无差别地从开发环境迁移到生产环境 随启随用、按需付费:容器按需启动,按资源规格和使用时长付费 图3 DevOps持续交付 高弹性业务 业务波峰波谷较明显的业务,日常流量稳定,高峰期又需要快速扩展资源
Service 直接访问Pod的问题 负载创建完成后,如何访问负载呢?访问负载实际上就是访问Pod,但是直接访问Pod会有如下几个问题: Pod会随时被Deployment这样的控制器删除重建,那访问Pod的结果就会变得不可预知。 Pod的IP地址是在Pod启动后才被分配,在启动前并不知道
CCI服务是共享集群,不支持watch集群下全量的命名空间以及全量命名空间下的资源,支持watch指定命名空间下的资源。
使用kubernetes官方Python SDK访问CCI 本节介绍如何将cci认证工具cci-iam-authenticator与kubernetes-client/python结合使用以调用API。 安装cci-iam-authenticator 请参考使用kubectl,下载安装及设置
使用Prometheus监控CCI实例 为实现CCI用户对部署的应用负载进行基础资源监控和自定义监控,我们提供了Prometheus对接CCI实例监控的能力,您可以手动部署Prometheus插件,直接使用Prometheus作为监控平台,对命名空间中部署的应用负载进行实时监控。
存活探针(liveness probe) 存活探针 Kubernetes提供了自愈的能力,具体就是能感知到容器崩溃,然后能够重启这个容器。但是有时候例如Java程序内存泄漏了,程序无法正常工作,但是JVM进程却是一直运行的,对于这种应用本身业务出了问题的情况,kubernetes提供了
业务探针(Readiness probe) 一个新Pod创建后,Service就能立即选择到它,并会把请求转发给Pod,那问题就来了,通常一个Pod启动是需要时间的,如果Pod还没准备好(可能需要时间来加载配置或数据,或者可能需要执行 一个预热程序之类),这时把请求转给Pod的话,
为委托账号授权命名空间权限 命名空间下资源权限的授权,是基于Kubernetes RBAC能力的授权。通过权限设置可以让不同的委托账号拥有操作指定Namespace下Kubernetes资源的权限。 本章节通过简单的命名空间授权方法,将CCI服务的委托账号授予操作不同命名空间资源的权限
Namespace和Network Namespace(命名空间)是一种在多个用户之间划分资源的方法。适用于用户中存在多个团队或项目的情况。当前云容器实例提供“通用计算型”和“GPU型”两种类型的资源,创建命名空间时需要选择资源类型,后续创建的负载中容器就运行在此类型的集群上。 通用计算型
导入存储 功能介绍 导入已有存储到指定的命名空间。 当前支持导入EVS(云硬盘卷,块存储)、SFS(文件存储卷)、SFS Turbo(极速文件存储卷)、OBS(对象存储卷),使用时 spec.storageClassName 参数的取值如下: sata:普通I/O云硬盘卷 sas:
Namespace和Network Namespace(命名空间)是一种在多个用户之间划分资源的方法。适用于用户中存在多个团队或项目的情况。当前云容器实例提供“通用计算型”和“GPU型”两种类型的资源,创建命名空间时需要选择资源类型,后续创建的负载中容器就运行在此类型的集群上。 通用计算型
使用Tensorflow训练神经网络 应用场景 当前主流的大数据、AI训练和推理等应用(如Tensorflow、Caffe)均采用容器化方式运行,并需要大量GPU、高性能网络和存储等硬件加速能力,并且都是任务型计算,需要快速申请大量资源,计算任务完成后快速释放。本文将演示在云容器实例中创建
伸缩负载 本节主要讲解工作负载弹性伸缩和手动伸缩的配置方式。请根据实际业务选择。 弹性伸缩:支持告警、定时、周期三种策略。配置完成后可基于资源变化、固定时间、固定周期自动触发实例的增减。 手动伸缩:配置完成后立即触发实例的增减。 对于挂载了云硬盘存储卷的Pod,实例缩容时不会同步删除云硬盘
修复Linux内核SACK漏洞公告 华为云CCI团队已经于7月11日0点修复Linux内核SACK漏洞。 未关联ELB、EIP的容器实例,因为不对公网暴露,不受该漏洞影响,无需处理。 无状态负载(Deployment):漏洞修复之后(7月11日0点之后)创建的无状态负载,不受该漏洞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