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说明: 当监控范围为指定资源时可选择从模板导入。 从模板导入 模板 选择需要导入的模板。 - 告警策略 触发告警规则的告警策略。 当资源类型选择具体的云服务时,告警策略为一个周期性的动作。当资源类型选择事件监控时,具体的事件为一个瞬间的操作动作,而不是周期性动作。
存储库容量阈值为80G,云服务器数量为5,周期为一个月同时绑定一个资源并添加标签。
云备份支持从任意一个备份恢复资源的全量数据,不管这个备份是全量还是增量。因此,当某一个备份被人为删除或过期自动删除后,不会影响使用其他增量备份恢复数据。 举例1:服务器X按时间顺序先后生成A、B、C三个备份,每个备份都存在数据更新。
复制备份创建的新资源与原区域源资源备份时间点的状态保持一致。
场景介绍 某企业购买了云服务器,并在云服务器中安装了MySQL 5.5数据库用于存放业务数据。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之前的崩溃一致性保护已经满足不了RTO、RPO的要求,决定采用应用一致性备份,减小RTO与RPO。
云备份服务暂不支持退订流量包,建议您在购买流量包前提前规划资源的使用额度和时长。 不同的地域之间流量包不互通,每个区域需分别购买。 流量包会和具体的区域绑定,购买的流量包只能在绑定的区域使用,该区域需要是复制发起的源区域。
步骤三:创建云硬盘备份 绑定资源后,您可以对数据进行手动或自动备份,只有“运行中”和“关机”状态的服务器支持备份。 备份云服务器时,不会对云硬盘造成任何性能影响。
步骤三:创建云硬盘备份 绑定资源后,您可以对数据进行手动或自动备份,只有“运行中”和“关机”状态的服务器支持备份。 备份云服务器时,不会对云硬盘造成任何性能影响。
购买存储库时或购买存储库后,绑定所需要备份的资源。 绑定服务器完成后,前往“云备份 > 策略”页面配置备份策略,建议备份时间选择凌晨业务较少的时间。根据需要设置存储库保留备份数量,如果存储库容量较小,建议保留备份的份数和天数减少。
示例2:创建存储库自动备份 场景描述 本章节指导用户通过策略接口,设置备份策略,绑定策略到存储库实现自动备份。 涉及接口 创建策略:创建执行备份的周期。 设置存储库策略:关联待设置的策略到存储库。 操作步骤 创建策略。 接口相关信息 URI格式:POST /v3/{project_id
且单个资源创建的备份个数也没有限制,可以为资源创建多个备份。 父主题: 其他类
您可以扩容其中一个存储库后,将另一存储库的资源迁移到前者即可。 具体操作请参见《云备份用户指南》扩容存储库和迁移存储库的资源章节。 父主题: 其他类
完善命令 wget https://obs.region1.myhuaweicloud.com/cbr/deploy/cbragent/install_cbr_agent.sh ,在服务器执行该命令,下载sh脚本到服务器上,然后验证该脚本的sha256值是否与表1一致。
可以通过备份名称、备份ID、备份状态、存储库ID、服务器名称、服务器ID、服务器类型、保护类型,以及创建时间进行搜索。 图1 筛选备份 通过备份列表上方的企业项目查询备份。 通过备份列表上方的“导出”按钮导出云备份列表。 单击备份名称,可以查看备份的详情。 父主题: 管理备份
步骤二:绑定云桌面资源 所选的服务器需要未绑定存储库,且服务器状态必须为“运行中”或“关机”。 前提条件 所选云桌面未绑定存储库,且状态必须为“可用”或“正在使用”。 操作步骤 在云桌面备份页面,找到目标存储库,单击“绑定云桌面”。
标签以键值对的形式表示,用于标识云资源,便于对云资源进行分类和搜索。此处的标签仅用于存储库的过滤和管理。一个存储库最多添加10个标签。 标签的设置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标签说明 参数 说明 举例 键 输入标签的键,同一个存储库标签的键不能重复。
由于业务系统日常运行过程中,经常无法直接在所备份的服务器进行真实环境恢复操作。但为了验证备份数据的可用性以及备份方案完整性、可靠性以及应对未来系统突发事件发生,可以通过备份新建资源的方式来对备份介质以及备份方案进行检验,来确保备份的可恢复验证。
可以使用镜像创建新的服务器。 创建新服务器后,再使用服务器创建新的镜像,删除原镜像后,即可删除原备份。 请参见《云备份用户指南》“使用云服务器备份创建镜像”章节。 父主题: 其他类
查询备份元数据 功能介绍 查询备份时资源的元数据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步骤二:绑定云桌面资源 所选的服务器需要未绑定存储库,且服务器状态必须为“运行中”或“关机”。 前提条件 所选云桌面未绑定存储库,且状态必须为“可用”或“正在使用”。 操作步骤 在云桌面备份页面,找到目标存储库,单击“绑定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