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单击“下一步”,配置容器信息。 图3 容器信息 名称前缀:应用部署的名称前缀。IEF会根据前缀生成完整的名称。 实例数量:应用部署的实例数量。 配置方式 自定义配置:即从零开始配置容器应用,具体请参见5。 应用模板配置:选择一个已经定义好的应用模板,可以在模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使用应用模板
边缘节点管理接口,包括边缘节点的创建,查询,修改,删除等接口。 边缘节点组管理 边缘节点组管理接口,包括边缘节点组的查询,更新,删除等接口。 终端设备管理 终端设备管理接口,包括终端设备的创建,查询,修改,删除等接口。 终端设备模板管理 终端设备模板管理接口,包括终端设备模板的创建,查询,修改,删除等接口
实例数量:应用部署的实例数量,专业版只有1个实例。 配置方式 自定义配置:即从零开始配置容器应用,具体请参见5。 应用模板配置:选择一个已经定义好的应用模板,可以在模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使用应用模板能够帮助您省去重复的工作量。模板的定义与5需要的配置相同,创建模板的方法请参见应用模板。 部署描述:输入容器应用描述。
运行中状态的边缘节点,当边缘节点恢复到运行中状态时会自动同步已绑定的加密数据到边缘节点。 在加密数据详情页,您可以选择“绑定节点 > 绑定边缘节点”。 图3 绑定边缘节点 在边缘节点详情页选择“配置”,在加密数据部分单击“绑定加密数据”。 图4 绑定加密数据 加密数据的使用 加密
设备成员获取 发布获取终端设备成员信息请求。 Topic $hw/events/node/{node_id}/membership/get 参数 类型 说明 node_id String 节点ID 使用方式 使用MQTT客户端发布该Topic,与设备成员获取结果配对使用。 参数说明
/etc/profile命令使修改后的环境变量生效。 配置文件修改后,再执行安装命令。 执行如下命令,在“/opt/IEF/Cert/user_config”中增加如下两个配置项,其中“http://192.168.0.70:8888”请替换为实际的网络代理地址。 增加配置项前请先参考《用户指南》的“节点管理
Token的有效期为24小时,需要使用一个Token鉴权时,可以先缓存起来,避免频繁调用。 Token在计算机系统中代表令牌(临时)的意思,拥有Token就代表拥有某种权限。Token认证就是在调用API的时候将Token加到请求消息头中,从而通过身份认证,获得操作API的权限。T
说明: 推荐使用面向边缘计算场景的openEuler 23.09 Edge操作系统。 内存 边缘软件开销约128MB,为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建议边缘节点的内存大于256MB。 CPU >= 1核 硬盘 >= 1GB GPU(可选) 同一个边缘节点上的GPU型号必须相同。 说明: 当前支持Nvidia
如下命令查看域名解析服务器配置是否被修改。 cat /etc/resolv.conf 解决办法: 配置正确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推荐114.114.114.114 获取正确的域名解析出来的IP,通过配置host文件临时规避 代理问题 如果通过代理的方式,请确认是否配置代理,代理是否配置正确:
运行中状态的边缘节点,当边缘节点恢复到运行中状态时会自动同步已绑定的加密数据到边缘节点。 在加密数据详情页,您可以选择“绑定节点 > 绑定边缘节点”。 图3 绑定边缘节点 在边缘节点详情页选择“配置”,在加密数据部分单击“绑定加密数据”。 图4 绑定加密数据 加密数据的使用 加密
安装并配置GPU驱动 背景信息 对于使用GPU的边缘节点,在纳管边缘节点前,需要安装并配置GPU驱动。 IEF当前支持Nvidia Tesla系列P4、P40、T4等型号GPU,支持CUDA Toolkit 8.0至10.0版本对应的驱动。 操作步骤 安装GPU驱动。 下载GPU驱动,推荐驱动链接:
安装并配置GPU驱动 背景信息 对于使用GPU的边缘节点,在纳管边缘节点前,需要安装并配置GPU驱动。 IEF当前支持Nvidia Tesla系列P4、P40、T4等型号GPU,支持CUDA Toolkit 8.0至10.0版本对应的驱动。 操作步骤 安装GPU驱动。 下载GPU驱动,推荐驱动链接:
设备成员获取 发布获取终端设备成员信息请求。 Topic $hw/events/node/{node_id}/membership/get 参数 类型 说明 node_id String 节点ID 使用方式 使用MQTT客户端发布该Topic,与设备成员获取结果配对使用。 参数说明
myhuaweicloud.com [49.4.112.91] 具有 32 字节的数据: ...... 修改域名/IP的转发或映射配置,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场景: 网闸:需添加互联网中IP:Port和内网中IP:Port的映射关系,如果原先是通过/etc/hosts方式,则需要将应用容器镜像数
边缘节点纳管失败如何处理? 设备属性更新后,在容器内可以获取最新的设备属性么? 设备与节点绑定以后,能用来做什么? 边缘节点支持多个显卡么? 正在运行中的边缘节点可以更换显卡么? 边缘环境的安全是怎么解决的? 边缘节点查看不到监控数据的原因? 边缘节点被删除后如何恢复,是只需要再纳管一次,还是要重新注册?
ity由9改为10。属性修改完成以后,在端侧可收到两个事件:“设备孪生变更事件”和“设备孪生delta事件”。 设备孪生变更事件:包含变更前和变更后的设备孪生信息详情。 设备孪生delta事件:包含设备孪生的详情信息以及设备孪生属性期望值与实际值不一致的delta部分。 订阅这两
image-gc-high-threshold 触发镜像垃圾回收的磁盘使用率百分比 默认:80 image-gc-low-threshold 镜像垃圾回收试图释放资源后达到的磁盘使用率百分比 默认:40 swr-url 拉取镜像的代理地址 默认:"" 更改完配置之后,重启EdgeCore。 systemctl
mage-gc-high-threshold 触发镜像垃圾回收的磁盘使用率百分比 默认:80 image-gc-low-threshold 镜像垃圾回收试图释放资源后达到的磁盘使用率百分比 默认:40 swr-url 拉取镜像的代理地址 默认:"" 更改完配置之后,重启EdgeCore。 systemctl
容器应用访问异常如何解决? 故障现象 边缘节点可以正常访问外部IP,但进入容器应用后无法访问。 可能原因 边缘节点的ip forward未打开。 解决方法 打开边缘节点上的ip forward,以CentOS为例。 在边缘节点上输入如下命令,查看ip forward是否打开: cat
Driver必须设置为cgroupfs,一般Docker默认的就是cgroupfs,如需重新设置参考如下操作步骤: 可以使用docker info查看Cgroup Driver配置,如果不是cgroupfs,需要修改Docker的Cgroup Driver为cgroupfs。 ... Log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