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openGauss=# SELECT nextval('serial'); nextval --------- 102 创建与表关联的序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不建议对临时表创建同义词。如果需要创建的话,需要指定同义词的目标临时表的模式名,否则无法正常使用该同义词,并且在当前会话结束前执行DROP SYNONYM命令。 删除原对象后,与之关联同义词不会被级联删除,继续访问该同义词会报错,对于表提示已失效,对于函数、存储过程、包的等会提示对象不存在。 被授予了CREATE ANY
在聚簇过程中,系统会先创建一个按照索引顺序建立的表的临时备份,同时也建立表上的每个索引的临时备份。因此,聚簇过程中需要保证磁盘上有足够的剩余空间,至少是表大小与全部索引大小之和。 因为CLUSTER记录着哪些索引曾被用于聚簇,所以用户可以在第一次手动指定索引,对指定表进行聚簇,然后设置一个周期化执行
询协议的客户端,语法分析、绑定、执行每一步所花时间被独立记录。 该参数属于SU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当此选项与log_statement同时使用时,已经被log_statement记录的语句文本不会被重复记录。在没有使用syslog情况下,推荐使用l
多列分区的分区规则如下: 从第一列开始比较。 如果插入的当前列小于分区当前列边界值,则直接插入。 如果插入的当前列等于分区当前列的边界值,则比较插入值的下一列与分区下一列边界值的大小。 如果插入的当前列大于分区当前列的边界值,则换下一个分区进行比较。 START END语法格式 对于从句是START
多列分区的分区规则如下: 从第一列开始比较。 如果插入的当前列小于分区当前列边界值,则直接插入。 如果插入的当前列等于分区当前列的边界值,则比较插入值的下一列与分区下一列边界值的大小。 如果插入的当前列大于分区当前列的边界值,则换下一个分区进行比较。 START END语法格式 对于从句是START
在聚簇过程中,系统会先创建一个按照索引顺序建立的表的临时备份,同时也建立表上的每个索引的临时备份。因此,聚簇过程中需要保证磁盘上有足够的剩余空间,至少是表大小与全部索引大小之和。 因为CLUSTER记录着哪些索引曾被用于聚簇,所以用户可以在第一次手动指定索引,对指定表进行聚簇,然后设置一个周期化执行
createxml('<a>123</a>'); createxml -------------- <a>123</a> (1 row) 与A数据库差异:在PL/SQL中,createxml允许入参为空串,并返回NULL。 字符串encoding只支持UTF-8、GBK、LATI
取消某连接上正在执行的SQL语句 COMM 等待事件 stop query 停止某连接上正在执行的查询 COMM 等待事件 wait node 等待接收与某节点的连接上的数据 COMM 等待事件 flush data 等待向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送数据 COMM 等待事件 stream get conn
createxml('<a>123</a>'); createxml -------------- <a>123</a> (1 row) 与A数据库差异:在PL/SQL中,createxml允许入参为空串,并返回NULL。 字符串encoding只支持UTF-8、GBK、LATI
取消某连接上正在执行的SQL语句。 COMM 等待事件 stop query 停止某连接上正在执行的查询。 COMM 等待事件 wait node 等待接收与某节点的连接上的数据。 COMM 等待事件 flush data 等待向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送数据。 COMM 等待事件 stream get
(SQLPOINTER *)SQL_AUTOCOMMIT_ON, 0); // 5. 连接数据库,这里的userName与password分别表示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 // 如果odbc.ini文件中已经配置了用户名密码,那么这里可以留空(
CN:协调节点(Coordinator Node)。负责接收来自应用的访问请求,并向客户端返回执行结果;负责分解任务,并调度任务分片在各DN上并行执行。每个CN与每个DN相连接,所有CN共享一份元数据。 DN:数据节点(Data Node)。负责存储业务数据、执行数据查询任务以及返回执行结果。 介绍视频
(SQLPOINTER *)SQL_AUTOCOMMIT_ON, 0); // 5. 连接数据库,这里的userName与password分别表示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 // 如果odbc.ini文件中已经配置了用户名密码,那么这里可以留空(
修改默认字符集和字符序。 仅在B模式数据库下(即sql_compatibility = 'B')支持该语法。 除binary字符集和字符序外,当前仅支持指定与数据库编码相同的字符集。 --创建并切换至测试数据库。 gaussdb=# CREATE DATABASE test1 WITH DBCOMPATIBILITY
(SQLPOINTER *)SQL_AUTOCOMMIT_ON, 0); // 5. 连接数据库,这里的userName与password分别表示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 // 如果odbc.ini文件中已经配置了用户名密码,那么这里可以留空(
(SQLPOINTER *)SQL_AUTOCOMMIT_ON, 0); // 5. 连接数据库,这里的userName与password分别表示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 // 如果odbc.ini文件中已经配置了用户名密码,那么这里可以留空(
(SQLPOINTER *)SQL_AUTOCOMMIT_ON, 0); // 5. 连接数据库,这里的userName与password分别表示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 // 如果odbc.ini文件中已经配置了用户名密码,那么这里可以留空(
仅在MYSQL模式数据库下(即sql_compatibility = 'MYSQL')支持该语法。 除binary字符集和字符序外,当前仅支持指定与数据库编码相同的字符集。 --创建并切换至测试数据库。 gaussdb=# CREATE DATABASE test1 WITH DBCOMPATIBILITY
ejdbc.jar会自动复制密态数据库依赖的动态库(包括libstdc++库)到用户设定的LD_LIBRARY_PATH路径下。如果依赖库与现有系统库版本不匹配,则首次运行仅部署依赖库,再次调用后即可正常使用。 执行SQL语句 执行本节的SQL语句前,请确保已提前生成主密钥,并确认访问主密钥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