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如需了解实际场景下的计费样例以及各计费项在不同计费模式下的费用计算过程,请参见计费样例。
数据安全要求高:对于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套餐包计费模式可确保资源的持续使用,降低因资源欠费而导致的数据安全风险。 适用计费项 按API调用次数计费,计费价格请参见价格计算器。
价格详情请参见OCR服务价格计算器,计费规则请参见计费说明。 需注意购买的服务(API)、服务(API)的终端节点、计费方式和开通服务的账号/IAM用户,与使用时保持一致。 购买方式 无论哪种购买方式,在购买文字识别服务前,您需要先 注册华为云 账号并通过实名认证。
按需计费 按需计费是一种先使用再付费的计费模式,适用于无需任何预付款或长期承诺的用户。本文将介绍按需计费OCR资源的计费规则。 适用场景 按需计费适用于具有不能中断的短期、突增或不可预测的应用或服务。 适用计费项 按API调用次数计费,计费价格请参见价格计算器。
图1 价格详情 按需计费 在2023/03/18 15:30:00 ~ 2023/03/20 10:30:00期间按照5,000次计费,费用计算如下: 5,000*0.08=400元 套餐包计费 在2023/03/20 10:30:00 ~ 2024/03/20 23:59:59期间为套餐包计费
计费模式 计费模式概述 套餐包 按需计费
每月1000次的免费调用次数下线 尊敬的华为云客户: 华为云对文字识别OCR服务的价格进行下调,新价格于2022/03/01 00:00(北京时间)正式生效,生效后文字识别OCR服务的新购、续费均按调整后价格收取费用(调价前已生效的按需阶梯计费与已购买的预付费套餐包不受本次降价影响
续费 续费概述 手动续费 自动续费
计费项 文字识别按API调用次数计费,计费价格请参见价格计算器。 只有调用成功才会计算调用次数,其中返回的2xx状态码表示调用成功,调用失败不计费。 如需了解实际场景下的计费样例以及各计费项在不同计费模式下的费用计算过程,请参见计费样例。
变更计费模式 按需转套餐包 套餐包转按需 按需、套餐包扣减顺序
由于图片的输入非常开放,因此为了避免恶意攻击,在公有云上对有效识别的信息(即便部分不准)也会计费,类似于在通话质量不佳时通常也是要求计费。 父主题: 计费FAQ
套餐用完如何计费,如何查看剩余量及预警 套餐包配额使用完后,转为按需计费(按API调用成功的次数计费)。不使用则不计费。具体计费价格请参见文字识别价格详情。 查看套餐余量 登录文字识别控制台。 在“套餐包管理”中查看套餐余量。
子账号如何使用 多个套餐包扣减顺序 什么是宽限期和保留期 OCR识别中,哪些算有效计费 不同API的套餐包是否可以共享 OCR文字识别服务计费可以按照项目来分别计费吗
OCR文字识别服务计费可以按照项目来分别计费吗 可以。 OCR支持通过企业项目管理(EPS)对不同用户组和用户的资源使用进行分账。 详情请参考API接口文档里的Enterprise-Project-Id参数。 父主题: 计费FAQ
表1 计费模式 计费模式 套餐包计费 按需计费 付费方式 预付费 后付费 计费周期 按订单的购买周期计费。 套餐包有效期为1年,到期不会自动顺延,请在有效期内使用完。 按照API调用次数收费,按次进行结算。 变更计费模式 支持变更为按需计费模式。
region=cn-north-4#/ocr/sandbox 智能文档解析的价格? 可前往价格计算器查看。 https://www.huaweicloud.com/pricing/calculator.html#/ocr 感谢您对华为云的支持!
通过账单查找云服务资源并停止计费 为了确保所有计费资源都能够被找到并删除,您可以在费用账单中获取计费资源的名称,通过这些名称找到具体的资源,然后将其一一关闭。具体操作如下: 【样例:使用资源名称查找资源】 登录管理控制台,在顶部菜单栏中单击“费用与成本”进入“费用中心”。
价格更优惠 价格详情请参考OCR服务价格计算器。 降低管理难度 无需对每个API的调用量进行单独的预测,然后分别购买不同大小的套餐包。以发票报销为例,很难分别对每种发票的数量进行预估,但是依据历史情况对总的发票数量进行预测就更加容易。 父主题: 功能介绍
查询方式: 在“费用 > 费用账单 > 账单管理 > 流水和明细账单 > 明细账单”查看资源的费用账单,并找到对应的计费产品/规格(如:通用文字识别)、区域(如:华北-北京四)等信息。
资源的价格 不同区域的资源价格可能有差异,请参见华为云服务价格详情。 如何选择可用区? 是否将资源放在同一可用区内,主要取决于您对容灾能力和网络时延的要求。 如果您的应用需要较高的容灾能力,建议您将资源部署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可用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