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 描述:一个数组是否被包含于另一个数组 示例: 1 2 3 4 5 SELECT ARRAY[2,7] <@ ARRAY[1,7,4,2,6] AS RESULT; result -------- t (1 row) && 描述:一个数组是否和另一个数组重叠(有共同元素)
<@ 描述:一个数组是否被包含于另一个数组 示例: 1 2 3 4 5 SELECT ARRAY[2,7] <@ ARRAY[1,7,4,2,6] AS RESULT; result -------- t (1 row) && 描述:一个数组是否和另一个数组重叠(有共同元素)
cidr和inet操作符 操作符<<,<<=,>>,>>=对子网包含进行测试。它们只考虑两个地址的网络部分(忽略任何主机部分),然后判断其中一个网络是等于另外一个网络,还是另外一个网络的子网。 < 描述:小于 示例: 1 2 3 4 5 SELECT inet '192.168.1
在SQL中,UNION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UNION操作符用于合并两个或多个SELECT语句的结果集。合并时,两个表对应的列数和数据类型必须相同,并且相互对应。各个SELECT语句之间使用UNION或UNION ALL关键字分隔。 UNION在合并两个或多个表时会执行去重操作,而UNION
在SQL中,UNION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UNION操作符用于合并两个或多个SELECT语句的结果集。合并时,两个表对应的列数和数据类型必须相同,并且相互对应。各个SELECT语句之间使用UNION或UNION ALL关键字分隔。 UNION在合并两个或多个表时会执行去重操作,而UNION
GaussDB(DWS)从MRS的HDFS读取数据前,需要先创建一个MRS数据源连接,作为GaussDB(DWS)集群与MRS集群的数据通道。 对系统的影响 一个GaussDB(DWS)集群在创建MRS数据源连接时,不能同时创建两个连接。 创建MRS数据源连接时,系统默认自动为Gauss
Table的方式,实现在多个集群之间的关联查询和用来导入数据。 使用场景 将数据从一个GaussDB(DWS)集群导入到另外一个GaussDB(DWS)集群中。 多个集群之间的关联查询。 注意事项 两个集群必须在同一个Region、一个AZ内且VPC网络互通。 创建的外表与其对应的远端表的列名和类型
obj_description(object_oid, catalog_name) 描述:获取一个数据库对象的注释。 返回类型:text 备注:带有两个参数的obj_description返回一个数据库对象的注释,该对象是通过其OID和其所属的系统表名字声明。比如,obj_description(123456
cidr和inet操作符 操作符<<,<<=,>>,>>=对子网包含进行测试。它们只考虑两个地址的网络部分(忽略任何主机部分),然后判断其中一个网络是等于另外一个网络,还是另外一个网络的子网。 < 描述:小于 示例: 1 2 3 4 5 SELECT inet '192.168.1
USING gin(to_tsvector('english', body)); to_tsvector()函数有两个版本,只输一个参数的版本和输两个参数的版本。 只输一个参数时,系统默认采用default_text_search_config所指定的分词器。 创建GIN索引时必须
transaction due to concurrent update锁等待超时的错误。 原因分析 两个不同的事务对同一个表中的同一行数据进行并发更新/操作,导致后操作的事务发生了回滚。 举例说明: 打开一个连接Session A,使用普通用户u1连接GaussDB(DWS)数据库,在u1的同名SCHEMA
obj_description(object_oid, catalog_name) 描述:获取一个数据库对象的注释。 返回类型:text 备注:带有两个参数的obj_description返回一个数据库对象的注释,该对象是通过其OID和其所属的系统表名字声明。比如,obj_description(123456
'cat'::tsquery AS RESULT; result -------- !'cat' (1 row) @> 描述:一个tsquery类型的词汇是否包含另一个tsquery类型的词汇 示例: 1 2 3 4 5 SELECT 'cat'::tsquery @> 'cat & rat'::tsquery
USING gin(to_tsvector('english', body)); to_tsvector()函数有两个版本,只输一个参数的版本和输两个参数的版本。 只输一个参数时,系统默认采用default_text_search_config所指定的分词器。 创建索引时必须使用t
GaussDB(DWS)的磁盘总容量统计:以存算一体3个数据节点为例,假设每个节点320G,总容量为960G。当存入一个1G的数据,GaussDB(DWS)因为副本机制会将这1G的数据在两个节点中都各存一份,共占2G的空间,如果再加上元数据、索引等,实际1G的数据,存入DWS后占用的空间不止2
'cat'::tsquery AS RESULT; result -------- !'cat' (1 row) @> 描述:一个tsquery类型的词汇是否包含另一个tsquery类型的词汇 示例: 1 2 3 4 5 SELECT 'cat'::tsquery @> 'cat & rat'::tsquery
text[]) 描述:从文本数组中构建JSON对象。 这是个重载函数,当入参为一个文本数组的时候,其数组长度必须为偶数,成员被当做交替出现的键/值对。两个文本数组的时候,第一个数组被视为键,第二个被视为值,两个数组长度必须相等。键不可为null。 返回类型:json 示例: 1 2
limit 3; 该例子的关键点是表table1的同一个列c_text上建立了两个gin索引:idx1和idx2,但这两个索引是在不同default_text_search_config的设置下建立的。该例子和同一张表的同一个列上建立普通索引的不同之处在于: gin索引使用了不同
假设agg下层算子所输出结果集的分布列为setA,agg操作的group by列为setB,则在Stream框架下,Agg操作可以分为两个场景。 场景一:setA是setB的一个子集。 对于这种场景,直接对下层结果集进行汇聚的结果就是正确的汇聚结果,上层算子直接使用即可。如下图所示: 1 2 3
limit 3; 该例子的关键点是表table1的同一个列c_text上建立了两个gin索引:idx1和idx2,但这两个索引是在不同default_text_search_config的设置下建立的。该例子和同一张表的同一个列上建立普通索引的不同之处在于: GIN索引使用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