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根据搜索条件查询出来的调用链列表可以查看调用链的基本信息。 在调用链列表中,单击待查看的调用链前的向下箭头符号,查看该调用链基本信息,如下图所示。 图1 调用链基本信息 表中标识的具体参数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调用链的HttpMethod 调用链的URL 调用链的开始时间 调用链的响应时间 调用链的TraceID
项目ID还可通过调用查询指定条件下的项目信息API获取。 获取项目ID的接口为“GET https://{Endpoint}/v3/projects/”,其中{Endpoint}为IAM的终端节点,可以从地区和终端节点获取。 响应示例如下,其中projects下的“id”即为项目ID。 {
从IAM服务获取的用户Token。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0 表3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region_name String region的英文名称。 master_address String APMmaster服务对外暴露的地址,提供服务注册和心跳上报。 请求示例
在模板告警策略列表中选择需复制的模板,单击所在行操作列的“复制”,将模板中的告警配置复制到该组件中使用。 图2 根据模板创建告警策略 更多告警策略操作 告警策略创建完成后,您还可以执行表1中的操作。 表1 相关操作 操作 说明 启、停策略 在自定义告警策略列表中的“操作”列打开(开启状态
cn-north-4”,您可以从地区和终端节点获取。 scope参数定义了Token的作用域,下面示例中获取的Token仅能访问project下的资源。您还可以设置Token的作用域为某个账号下所有资源或账号的某个project下的资源,详细定义请参见获取用户Token。 1
例如,以检查华北-北京四区域,且接入方式选择“增强型探针”的连通性为例,请登录应用所部署的机器,并输入命令telnet 100.125.12.108:41333,其他区域地址请参考探针接入地址。 访问地区和终端节点,获取所在region的endpoint。 选择“系统管理 > 访问密钥”进入访
拓扑 拓扑图展示服务之间一段时间的调用关系,可以是从调用方统计的,也可以是从被调用方统计的,并且可以查看这个调用关系的趋势图。通过拓扑图,一方面可以自动梳理服务之间的调用关系,同时也可以从全局视角查看服务之间调用是否正常,快速定位问题所在。可以清晰地展示应用间关系、调用数据(服务、实例指标)、健康状况等详细内容。
项目ID还可通过调用查询指定条件下的项目信息API获取。 获取项目ID的接口为“GET https://{Endpoint}/v3/projects/”,其中{Endpoint}为IAM的终端节点,可以从地区和终端节点获取。 响应示例如下,其中projects下的“id”即为项目ID。 {
监控;指标集:汇总。则告警规则的指标可选为“错误次数”。 操作符:表示指令应进行什么性质的操作。 阈值:指标集中的某一个指标的阈值。 告警条件 定义告警的触发条件。 A :表示A次采集周期,A的取值范围为数字1-10(次)。 B :满足B次触发告警,B的取值范围为数字1-10(次),且不能大于A。
方法追踪是对某个类的某个方法进行动态埋点,当这个类的方法被调用时,APM采集探针会按照您配置的方法追踪规则对方法的调用数据进行采集,并将调用数据展现在调用链页面中。方法追踪主要用来帮助应用的开发人员在线定位方法级性能问题。 APM对三方开源组件发布的API进行埋点,但没有对您应用的特定方法
在界面左侧树单击待查看拓扑环境后的。 单击“拓扑”,切换至拓扑页签,页面展示所选实例的调用趋势图。 图1 查看拓扑 单击“只显示组件之间调用”后的按钮。 图2 只显示组件之间调用 按钮变成蓝色,仅展示组件之间的调用。 图3 组件之间调用关系 单击刷新时间选择按钮,选择刷新方式和自动刷新的时间,默认“手动刷新”。当前支持“1分钟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business-id 是 Long 应用id。 X-Auth-Token 是 String 从IAM服务获取的用户Token。 表2 请求Bod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env_id 是 Long 环境id。 clob_id 是 String
accessKeyId 是 APM的上报AK,从APM控制台->系统管理->访问密钥获取。 accessKeySecret 是 APM的上报SK,从APM控制台->系统管理->访问密钥获取。 masterAddress 是 探针上报地址,参考表1。例如:上海一的masterAddress为https://100
CCE容器部署APM探针支持对APM的AK/SK加密 背景 在CCE容器中部署APM探针时,出于安全考虑,可以对APM的AK/SK进行加密。 操作步骤 生成一个含有解密方法的jar包,假设jar包名为demo.jar , 内置解密类为com.demo.DecryptDemo,解密
选择的组件中。 全采样设置 使用限制 为了减少调用链数据频繁上报给服务造成的性能影响,探针侧发送的调用链数据,默认情况下最大100TPS的速率上报。所以在服务并发量超过100TPS的情况下,调用链不会全部上报,如有需要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的方式修改上报阈值,但请做好性能开销的评估。
2024-06-15 前端界面优化。 2024-04-30 新增支持.Net支持OpenTelemetry。 2024-04-15 为部署在CCE容器中的JAVA应用安装Agent新增说明“CCE容器安装Agent建议使用自有探针”。 2024-03-04 新增开始监控C++应用、开始监控Android应用以及开始监控iOS应用。
指标:指标集中的某一个指标。例如:监控项:URL 监控;指标集:汇总。则告警规则的指标可选为“错误次数”。 操作符:表示指令应进行什么性质的操作。 阈值:指标集中的某一个指标的阈值。 告警条件 定义告警的触发条件。 A :表示A次采集周期,A的取值范围为数字1-10(次)。 B :满足B次触
),调用的越深,火焰层数越高,最底部(火焰尖)是正在执行的函数,上方是他的父函数。 火焰图X轴(横轴)表示CPU占用时长、trace相关线程的方法执行的总耗时、已分配的堆内存大小或者已分配但未被回收的堆内存大小。以CPU占用时长为例,占用的CPU时间越长,在火焰图X轴上的距离越长。
Linux是一个轻量级的Linux系统发行版,缺少运行Profiler的必要依赖。如果需要支持Profiler功能,建议使用标准Linux操作系统。 为了应用运行稳定,强烈建议您按照要求升级JDK版本,在低版本的JDK上使用Profiler性能分析功能,存在应用崩溃的风险。 表1 JDK版本说明
异常消息 该异常产生的异常消息。 错误堆栈 该异常产生的堆栈信息。 单击“数量”列的蓝色数值,可以查看所选时间段内该线程的趋势图。 单击“异常消息”列的蓝色文字,可以查看异常消息的详细内容。 单击“错误堆栈”列的“查看详情”可以查看异常的详细信息。 单击“错误堆栈”列的“历史信息”可以查看该类名的历史异常堆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