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完成导入作业后查看磁盘空间,发现磁盘占用空间比导入数据量大很多。 原因分析 在导入数据失败后,占用的磁盘空间没有释放。 解决办法 检测GDS导入作业的日志,查看是否有执行失败的现象。 对表或者分区执行清理操作。 1 vacuum [full] table_name; 父主题:
使用CDM迁移Oracle数据至GaussDB(DWS)集群 迁移流程 准备工具 迁移表定义 迁移表全量数据 迁移业务SQL 父主题: 数据迁移
系统管理函数 配置设置函数 通用文件访问函数 服务器信号函数 快照同步函数 咨询锁函数 复制函数 资源管理函数 其它函数 父主题: 函数和操作符
在数据库表中搜索文本 搜索表 创建GIN索引 索引使用约束 父主题: 全文检索
测试和调试文本搜索 分词器测试 解析器测试 词典测试 父主题: 全文检索
ng_used_memory:该逻辑集群的实际使用内存大小。 ng_estimate_memory:该逻辑集群的估算使用内存大小。 ng_foreignrp_memsize:该逻辑集群的外部资源池的总内存大小。 ng_foreignrp_usedsize:该逻辑集群的外部资源池实际使用内存大小。
GS_NODE_STAT_RESET_TIME视图提供当前节点的统计信息重置时间,返回带时区的时间戳。 详细含义参考get_node_stat_reset_time()函数。 实例正常运行过程中,内存中的各类统计数值会逐渐累加,以下情况会导致内存中的统计数值被重置为0: 实例重启或集群发生了切换;
命名中可以使用具有实际业务含义的英文词汇或汉语拼音,但规则应该在集群范围内保持一致。 变量名的关键是要具有描述性,即变量名称要有一定的意义,变量名要有前缀标明该变量的类型。 【建议】表对象的命名应该可以表征该表的重要特征。例如,在表对象命名时区分该表是普通表、临时表还是非日志表:
只创建必要的索引,创建索引必须选择合适的列和顺序 违反规范的影响: 冗余索引浪费空间,索引多影响入库效率。 组合索引中列顺序错误,影响查询效率。 最佳实践: 索引的使用需兼顾以下条件: 索引列必须是常用于过滤条件或JOIN关联条件的列。 索引列必须是DISTINCT值多的列。 创建
实时数仓语法 CREATE TABLE INSERT DELETE UPDATE UPSERT MERGE INTO SELECT ALTER TABLE
GaussDB(DWS)数据仓库中保存的数据在删除后,可能没有释放占用的磁盘空间形成脏数据,导致磁盘浪费、创建及恢复快照性能下降等问题,如何清理? 清理与回收存储空间对系统的影响如下: 删除无用的脏数据,释放存储空间。 数据库将进行大量读写操作,可能影响正常使用,建议选择空闲时间执行。 数据库的存储空间越大,即数据可能越多,清理的时间越长。
可以修改GaussDB(DWS)集群的安全组吗? GaussDB(DWS)集群创建成功后,支持修改安全组,也可以在当前的安全组中添加、删除或修改安全组规则。 修改为其他安全组: 登录GaussDB(DWS)管理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树,选择“专属集群 > 集群列表”。 在集群列表中找到所需要的集群,然后单击集群名称。
几何函数和操作符 几何操作符 几何函数 几何类型转换函数 父主题: 函数和操作符
范围函数和操作符 范围操作符 范围函数 父主题: 函数和操作符
查看并订阅GaussDB(DWS)集群事件 事件通知概述 订阅事件通知 查看事件 父主题: GaussDB(DWS)集群运维
GaussDB(DWS)集群节点扩缩容 查看巡检 节点管理 节点变更 父主题: GaussDB(DWS)集群运维
从OBS导入CSV、TXT数据 创建访问密钥(AK和SK) 上传数据到OBS 创建OBS外表 执行导入数据 处理导入错误 OBS导入数据示例 父主题: 从OBS并行导入数据
迁移表全量数据 配置DWS数据源连接 配置Oracle数据源连接 表迁移 验证 父主题: 使用CDM迁移Oracle数据至GaussDB(DWS)集群
datname:用户会话所连接的数据库名称。 usename: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 client_addr:连接数据库的客户端主机的IP地址。 在查询结果中,找出待删除的数据库名称及对应的客户端主机IP地址。 请根据客户端主机的IP地址排查连接数据库的机器及应用,并停止相关的连接。 1 CLEAN
计算子集群函数 pv_compute_pool_workload() 描述:返回计算子集群当前的负载状态。 返回类型:void 示例: 1 2 3 4 5 6 SELECT * from pv_compute_pool_workload(); nodename | rpin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