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手动创建外部服务器 使用数据库管理员通过GaussDB(DWS)提供的数据库客户端连接默认数据库postgres。 例如:通过gsql客户端登录数据库的用户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连接: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连接: 如果已经登录了gsql客户端,可以执行以下命令切换数据库和用户:
GaussDB(DWS)数据库账户密码到期了,如何修改? 数据库账户密码到期修改方式如下: 数据库管理员dbadmin的密码,可登录管理控制台选择集群所在行右边的“更多 > 重置密码”进行修改。 图1 dbadmin重置密码 数据库账户(普通用户和管理员dbadmin)的密码有效期,也可以在连接数据库后使用ALTER
用户会话在后端连接到的数据库OID。 datname name 用户会话在后端连接到的数据库名称。 pid bigint 后端线程ID。 lwtid integer 后端线程的轻量级线程号。 usesysid oid 登录此后端的用户OID。 usename name 登录此后端的用户名。
导出单个数据库 导出数据库 导出模式 导出表 父主题: 使用gs_dump和gs_dumpall命令导出元数据
值是一个表空间的名字或者一个表示使用当前数据库缺省表空间的空字符串。若指定的是一个非默认表空间,用户必须具有它的CREATE权限,否则尝试创建会失败。 临时表不使用此参数,可以用temp_tablespaces代替。 创建数据库时不使用此参数。默认情况下,一个新的数据库从模板数据库继承表空间配置。 参数类型:USERSET
failed_login_attempts会与客户端SSL连接模式共同决定用户的密码错误次数。当PGSSLMODE取值是allow或prefer时,客户的一次密码连接请求会生成两次连接请求:一次是尝试SSL连接,另一次是尝试非SSL连接。此时,用户感知到的密码错误次数是failed_login_attempts除以2。
failed_login_attempts会与客户端SSL连接模式共同决定用户的密码错误次数。当PGSSLMODE取值是allow或prefer时,客户的一次密码连接请求会生成两次连接请求:一次是尝试SSL连接,另一次是尝试非SSL连接。此时,用户感知到的密码错误次数是failed_login_attempts除以2。
导出所有数据库 导出所有数据库 导出全局对象 父主题: 使用gs_dump和gs_dumpall命令导出元数据
配置DWS数据源连接 参见创建CDM集群先完成CDM集群创建并绑定弹性IP。 确保CDM集群与DWS集群在同一个区域、虚拟私有云下,以保证网络互通。 在CDM管理控制台的“集群管理”页面,单击集群操作列的“作业管理”,选择“连接管理 > 新建连接”。 连接器类型选择“数据仓库服务(DWS)”,单击“下一步”。
数据库关键字 DSC支持GaussDB(DWS)关键字,如NAME、LIMIT、OWNER、KEY和CAST。这些关键字必须放在双引号内。 GaussDB(DWS)关键字(NAME/VERSION/LABEL/POSITION) NAME, VERSION, LABEL, POSITION关键字迁移为AS关键字。
用户名 是 数据库的用户名。 密码 是 数据库的密码。 数据库 是 DWS数据库名称。 Schema 是 DWS数据库下schema名称。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确认创建连接。 修改连接配置 登录GaussDB(DWS)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数据 > 数据集成 > 连接管理”,进入连接管理页面。
如何查看GaussDB(DWS)数据库用户的创建时间? 方式一: 在创建GaussDB(DWS)数据库用户时,如果指定了用户的生效时间(VALID BEGIN)与用户创建时间一致,且之后未修改过该用户生效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视图PG_USER查看用户列表,并通过valbegi
用户会话在后端连接到的数据库OID。 datname name 用户会话在后端连接到的数据库名称。 pid bigint 后端线程ID。 lwtid integer 后端线程的轻量级线程号。 usesysid oid 登录此后端的用户OID。 usename name 登录此后端的用户名。
PSQL ODBC 09.01.0200或更高版本 使用JDBC/ODBC连接GaussDB(DWS),可参见《数据仓库服务开发指南》的教程:使用JDBC或ODBC开发。 建议使用官方推荐的方式连接数据库。参见连接集群方式。 其它客户端不能保证100%兼容性,需要客户自行验证。 使用
数据库系统参数调优 为了保证数据库尽可能高性能地运行,建议依据资源情况和业务实际进行数据库系统GUC参数的设置。本章节旨在介绍一些常用参数以及推荐配置,关于参数的详细设置方法请参考设置GUC参数。 数据库内存相关参数 表1 数据库内存相关参数 GUC参数 描述 建议 max_process_memory
使用第三方库连接GaussDB(DWS)集群 使用JDBC和ODBC连接集群 使用Python第三方库psycopg2连接集群 使用Python第三方库PyGreSQL连接集群 父主题: 连接GaussDB(DWS)集群
GaussDB(DWS)的GUC参数影响数据库的系统行为,用户可根据业务场景和数据量查看并调整GUC参数取值。 查看GUC参数方式一:集群创建成功后,用户可在GaussDB(DWS) 管理控制台上查看常用的数据库参数。 查看GUC参数方式二:成功连接集群后,通过SQL命令的方式查看数据库GUC参数。 使用SHOW命令。
执行以下命令,使用gsql客户端连接GaussDB(DWS)集群中的数据库。 gsql -d <数据库名称> -h <集群地址> -U <数据库用户> -p <数据库端口> -W <集群密码> -r 参数说明如下: “数据库名称”:输入所要连接的数据库名称。首次使用客户端连接集群时,请指定为集群的默认数据库“gaussdb”。
产生告警的集群ID。 资源名称 产生告警的集群名称。 数据库名称 告警产生的数据库名称。 首次告警时间 告警首次发生事件,包含告警阈值与当前值。 对系统的影响 大量锁请求产生堆积,从而导致连接无法响应,连接池也无法分配更多的连接去响应业务。 可能原因 资源争抢,锁动作互斥。 处理步骤
_dump生成的导出文件进行导入。 主要功能包含: 导入到数据库 如果连接参数中指定了数据库,则数据将被导入到指定的数据库中。其中,并行导入必须指定连接的密码。 导入到脚本文件 如果未指定导入数据库,则创建包含重建数据库所必须的SQL语句脚本并写入到文件或者标准输出。等效于直接使用gs_dump导出为纯文本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