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参数解释: 项目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账号的项目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cluster_id 是 String 参数解释: 集群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集群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默认取值: 不涉及 表3 FormData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arameters 否 String 上传模板的配置参数,示例如下:"{"override":true,"skip_lint":true,"source":"package"}"- skip_lint:
不涉及 默认取值: 不涉及 表2 FormData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arameters 否 String 上传模板的配置参数,示例如下:"{"override":true,"skip_lint":true,"source":"package"}" skip_lint:
kubernetes.io/arch在1.14版本中已经废弃,计划在1.18版本中移除。 禁止通过--node-labels设置kubernetes.io和k8s.io为前缀的标签,老版本中kubernetes.io/availablezone该label在1.17中移除,整改为failure-domain
kubernetes.io/arch在1.14版本中已经废弃,计划在1.18版本中移除。 禁止通过--node-labels设置kubernetes.io和k8s.io为前缀的标签,老版本中kubernetes.io/availablezone该label在1.17中移除,整改为failure-domain
15.6-r1。 资源变更与弃用 extensions/v1beta1中Ingress已弃用,1.19正式暂停使用,迁移到networking.k8s.io/v1beta1 extensions/v1beta1中NetworkPolicy 1.16正式暂停使用,迁移到networking
15.6-r1。 资源变更与弃用 extensions/v1beta1中Ingress已弃用,1.19正式暂停使用,迁移到networking.k8s.io/v1beta1 extensions/v1beta1中NetworkPolicy 1.16正式暂停使用,迁移到networking
际使用的{clusterid}参数请参考插件管理,填写在query或body体中。 {clusterid}参数对Kubernetes API、存储管理生效,对应需要调用接口访问的集群。 表1 URL中的参数说明 参数 描述 {clusterid} 集群ID,创建集群后,调用获取指定项目下的集群接口获取。
会处于“运行中”状态。例如,冻结前处于休眠状态的集群,解冻后也会处于“运行中”状态。 集群为什么被释放 客户购买产品后,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续费或充值,将进入宽限期。如宽限期满仍未续费或充值,将进入保留期。在保留期内资源将停止服务。保留期满仍未续费或充值,存储在云服务中的数据将被删
个 组件存活实例数 QPS 请求数/秒 每秒不同响应码的请求个数 请求成功率(读) 百分比 每秒读请求中响应码为20x的请求比例 处理中请求数 个数 APIServer在处理中的请求个数 请求速率(读) 请求数/秒 每秒不同响应码的读请求个数 请求错误率(读) 百分比 每秒读请求的错误请求比例
表”、“监控”页签查看相应内容。 Pod列表 Pod列表中包含Pod名称、状态、命名空间、Pod IP、所在节点、重启次数以及各类CPU/内存资源使用指标等信息。 图1 Pod列表 您可以利用列表上方的命名空间,以及搜索栏中的Pod名称、状态、Pod IP和所在节点进行筛选,快速定位所需的Pod。
在插件运行实例的详情界面,单击“事件”查看异常实例的信息。 根据具体的异常信息进行相应处理,比如尝试删除未启动的实例让其重启等。 处理成功后,插件状态会变为运行中,需要保证所有插件状态都处于运行中。 此时进入集群升级界面,再次单击“重试”按钮即可。 父主题: 集群升级
参数解释: 项目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账号的项目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cluster_id 是 String 参数解释: 集群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集群ID 默认取值:
内核中的ipvlan模块首先尝试根据目的IP来二层转发这些报文,但是由于Pod A已无法找到该IP所属的网卡,ipvlan模块判断它有可能是个外部报文,因此尝试进行三层转发,根据路由规则匹配上了gw口,因此gw口又收到此报文,再经由ipvlan模块转发,如此循环。内核中的dev
参数解释: 项目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账号的项目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cluster_id 是 String 参数解释: 集群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集群ID 默认取值:
登录CCE控制台,单击集群名称进入集群。 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概览”,在右边“连接信息”版块中,单击“吊销”。 图1 吊销集群访问凭证 如果您确定要吊销自身的集群访问凭证,请在二次确认框中输入REVOKE后单击“确定”。 主账号或管理员用户(admin用户组用户)操作 主账号或管
本次漏洞典型的攻击方式是通过恶意镜像:在恶意镜像中,将攻击函数隐藏在恶意动态库如(libseccomp.so.2)中,并使执行命令指向/proc/self/exe。 当runc动态编译时,会从容器镜像中载入动态链接库,导致加载恶意动态库;当打开/prco/self/exe即runc时,会执行恶意动态链接库中的恶意程序
参数解释: 项目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账号的项目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cluster_id 是 String 参数解释: 集群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集群ID 默认取值:
将IPv6地址写成二进制形式,则根据以上条件: 网络地址必须属于fc00::/8网段,因此二进制中的前8位不可修改,否则将不属于fc00::/8网段,固定为1111 1110,对应十六进制为fc。 包含8192个地址数的网段前缀长度设置为115,因此二进制中后13位用于表示主机地址,固定全为0。 具体示例如下,其二进制中标红部分是不可修改的。
Pod、Label和Namespace Pod:Kubernetes中的最小调度对象 存活探针(Liveness Probe) Label:组织Pod的利器 Namespace:资源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