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String 请求ID 表4 TrafficMirrorFilter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id String 功能说明:流量镜像筛选条件ID project_id String 功能说明:项目ID description String 功能说明:流量镜像筛选条件的描述信息 取值
s配置地址池较大的CIDR(掩码小于24位),建议为该port配置一个单独的安全组。 如果allowed_address_pairs的IP地址为“1.1.1.1/0”,表示关闭源目的地址检查开关。 被绑定的云服务器网卡allowed_address_pairs的IP地址填“1.1
0/vpc/peerings vpc:peerings:create √ × 接受对等连接请求 PUT /v2.0/vpc/peerings/{peering_id}/accept vpc:peerings:accept √ × 拒绝对等连接请求 PUT /v2.0/vpc/peerings/{peering_id}/reject
s配置地址池较大的CIDR(掩码小于24位),建议为该port配置一个单独的安全组。 如果allowed_address_pairs的IP地址为“1.1.1.1/0”,表示关闭源目的地址检查开关。 被绑定的云服务器网卡allowed_address_pairs的IP地址填“1.1
项目ID。 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项目ID。 traffic_mirror_session_id 是 String 流量镜像会话ID 请求参数 无 响应参数 无 请求示例 删除流量镜像会话 DELETE http://{endpoint}/v3/{project_id}/vpc/traff
弹性公网IP和带宽的费用账单归属在虚拟私有云 VPC服务下,费用账单中计费的“产品”项目说明如下: 弹性公网IP:表示收取的是弹性公网IP的保有费。 您购买的按需计费弹性公网IP未绑定至任何实例(如ECS、ELB)时,会收取弹性公网IP保有费。 固定带宽:表示收取的可能是以下资源的费用。 弹性公网IP的带宽费用:
化管理。 安全组及规则的工作原理 安全组是有状态的。如果您从实例发送一个出站请求,且该安全组的出方向规则是放通的话,那么无论其入方向规则如何,都将允许该出站请求的响应流量流入。同理,如果该安全组的入方向规则是放通的,那无论出方向规则如何,都将允许入站请求的响应流量可以流出。 安全
项目ID。 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项目ID。 traffic_mirror_filter_id 是 String 流量镜像筛选条件ID 请求参数 无 响应参数 无 请求示例 删除流量镜像筛选条件 DELETE http://{endpoint}/v3/{project_id}/vpc/tra
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项目ID。 traffic_mirror_filter_rule_id 是 String 流量镜像筛选条件规则ID 请求参数 无 响应参数 无 请求示例 删除流量镜像筛选规则 DELETE http://{endpoint}/v3/{project_id}/vpc/tra
String 使用VNI过滤 created_at 否 String 使用创建时间戳排序 updated_at 否 String 使用更新时间戳排序 请求参数 无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0 表3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traffic_mirror_sessions Array
弹性公网IP的带宽费用:包年/包月弹性公网IP的带宽费用、按需计费(按带宽计费)弹性公网IP的带宽费用、按需计费(按流量计费)弹性公网IP的流量费用。 共享带宽的费用 共享流量包的费用 带宽加油包:收取带宽加油包的费用。 以上计费项目的详细说明,请参见弹性公网IP计费说明。 VPC终端节点 如果您使用了VPC终端节点资源,则需要支付费用。
针对TCP(IPv4)协议,允许外部所有IP访问安全组内云服务器的HTTPS(443)端口,用于通过HTTPS协议访问网站。 TCP : 20-21 (IPv4) 0.0.0.0/0 针对TCP(IPv4)协议,允许外部所有IP访问安全组内云服务器的FTP(20和21)端口,用于远程连接云服务器上传或者下载文件。
区域内的其他安全组。当安全组A内有实例a,安全组B内有实例b,在安全组A的入方向规则中,放通源地址为安全组B的流量,则来自实例b的内网访问请求被允许进入实例a。 IP地址组:表示源地址为一个IP地址组,IP地址组是一个或者多个IP地址的集合。您可以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可用的IP地址
如何调用API 构造请求 认证鉴权 返回结果
功能说明:ACL规则的源端口。 取值范围:支持端口号,一段端口范围,多个以逗号分隔。 约束:支持的端口组的数量默认为20。 destination_port String 功能说明:ACL规则的目的端口。 取值范围:支持端口号,一段端口范围,多个以逗号分隔。 约束:支持的端口组的数量默认为20。
String 功能说明:端口所属网络的ID。 约束:必须是存在的网络ID。 说明: 网络ID的获取方式: 方法1:登录虚拟私有云服务的控制台界面,单击VPC下的子网,进入子网详情页面,查找网络ID。 方法2:通过虚拟私有云服务的API接口查询,具体操作可参考查询子网列表 admin_state_up
network_id 是 String 功能说明:端口所属网络的ID。 约束:必须是存在的网络ID。 说明: 网络ID的获取方式: 方法1:登录虚拟私有云服务的控制台界面,单击VPC下的子网,进入子网详情页面,查找网络ID。 方法2:通过虚拟私有云服务的API接口查询,具体操作可参考查询子网列表 admin_state_up
创建对等连接的具体操作,请参见创建相同账户下的对等连接。 图2 相同账户下的VPC对等连接创建流程 不同账户下的VPC对等连接创建流程如图3所示。 创建对等连接的具体操作,请参见创建不同账户下的对等连接。 创建不同账户下的VPC对等连接时,如果在账号A下发起创建对等连接请求,需要账号
0/0 对于同一个方向的安全组规则,当类型、协议端口、源地址/目的地址均相同时,不允许这两条规则的策略相反,即不能规则A设置为允许,规则B设置为拒绝,示例如表2所示。 当表格中的规则与安全组内已有规则的策略冲突时,安全组会导入失败,请根据界面提示排查修改。 当表格中的规则策略冲突时,安
换成操作系统的IP地址,因此,发送的报文带有公共发送者的IP地址,而返回的报文能够原路返回,这种方式称为SNAT。操作系统需要跟踪转换过IP地址的报文,确保返回的报文中目的IP地址可以被重写,且报文能够转发给原始的报文发送者。这一过程实现需要启用IP转发功能,并设置SNAT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