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else { fmt.Println(err) } } 更多编程语言的SDK代码示例,请参见API Explorer的代码示例页签,可生成自动对应的SDK代码示例。 状态码 状态码 描述 201 表示在指定集群下创建升级流程成功。 错误码 请参见错误码。 父主题:
else { fmt.Println(err) } } 更多编程语言的SDK代码示例,请参见API Explorer的代码示例页签,可生成自动对应的SDK代码示例。 状态码 状态码 描述 200 表示更新集群升级引导任务状态成功 错误码 请参见错误码。 父主题:
维或者开发人员进行数据库的迁移,详情请参见跨云数据库在线迁移。完成迁移后,可参考数据库更新适配进行对接。 存储迁移 若您的集群对接了对象存储服务,且需同步搬迁至上云,可以使用对象存储迁移服务 OMS,帮助您将对象存储中的数据在线迁移至对象存储服务。其他存储类型暂未提供官方工具支持。
优先级施加到Pod的调度进程中。 应用场景5:在线离线作业混合部署 当前很多业务有波峰和波谷,部署服务时,为了保证服务的性能和稳定性,通常会按照波峰时需要的资源申请,但是波峰的时间可能很短,这样在非波峰时段就有资源浪费。另外,由于在线作业SLA要求较高,为了保证服务的性能和可靠性
Toolkit v1.16.1及更早版本的环境中,攻击者通过运行一个恶意镜像,可能实现容器逃逸,从而获得主机系统的访问权限。成功利用此漏洞可能会导致代码执行、拒绝服务、权限提升、信息泄露和数据篡改。 判断方法 如果集群未安装CCE AI套件(NVIDIA GPU)插件或插件版本低于2.0.0,则不涉及该漏洞。
Reload)注入Pod注解中,进而在宿主机中执行任意操作。 漏洞详情 表1 漏洞信息 漏洞类型 CVE-ID 漏洞级别 披露/发现时间 代码执行 CVE-2024-3154 严重 2024-04-26 漏洞影响 攻击者利用runc的systemd cgroup特性进行攻击,可通
您需要新建一个密钥对,用于远程登录节点时的身份认证。若您已有密钥对,可重复使用,无需多次创建。 登录管理控制台。 在服务列表中,选择“数据加密服务 DEW”。 选择左侧导航中的“密钥对管理”,选择“私有密钥对”,单击“创建密钥对”。 输入密钥对名称,勾选“我同意将密钥对私钥托管”
业务“潮汐”特性明显,预留资源较多:在线业务具有明显日级别波峰、波谷特性,用户为保证服务的性能和稳定性按照波峰申请资源,集群的大部分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在线和离线作业分布不同集群,资源无法分时复用:用户为在线和离线作业划分不同的K8s集群中,在线业务在波谷时,无法部署离线作业使用这部分资源。
在集群同时被多个外部不可控用户使用时,如果安全防护措施不严,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开发流水线场景,当允许多用户使用时,不同用户的业务代码逻辑不可控,存在集群以及集群下的其它服务被攻击的风险。 启用企业主机安全服务(HSS) 企业主机安全服务(HSS)拥有主机管理、风险预防、
isioner认为不需要删除底层卷,于是跳过删底层卷的流程,直接开始删除PV,这样PVC和PV被成功删除,但是底层卷残留。关于此问题的逻辑代码请参见controller。 解决方案 对于已残留的底层存储,请通过手动删除的方式进行清理。 对于未删除的动态创建PVC,请直接删除PVC
else { fmt.Println(err) } } 更多编程语言的SDK代码示例,请参见API Explorer的代码示例页签,可生成自动对应的SDK代码示例。 状态码 状态码 描述 200 插件实例回滚成功 错误码 请参见错误码。 父主题: 插件管理
单击相应的集群名称进入“总览”界面,在右侧“网络信息”模块查看容器子网。 图2 容器子网 查看当前从Pod访问公网的情况。登录容器实例,在CloudShell界面输入以下代码。 curl -I huaweicloud.com 若回显内容如下,则说明在Pod中无法访问公网。 curl: (7) Failed to
数据类型,可通过在请求的“inputs”数组中传递非字符串值(如整数值),可能导致内存崩溃,成功利用该漏洞可能导致拒绝服务、信息泄露或远程代码执行。 CCE集群中安装了云原生日志采集插件,且版本为1.3.4-1.5.1时则涉及该漏洞。 判断方法 前往插件中心,查看是否已安装云原生日志采集插件以及插件版本。
mypod.yaml文件比您创建时所使用的Pod文件多几行,说明已创建的Pod符合预期。 如果mypod.yaml缺失创建Pod使用文件的部分代码行,说明您创建Pod使用的文件存在拼写问题。 查看Pod的日志,通过日志内容排查问题。具体操作,请参见容器日志查看方法。 可通过终端进入容
else { fmt.Println(err) } } 更多编程语言的SDK代码示例,请参见API Explorer的代码示例页签,可生成自动对应的SDK代码示例。 状态码 状态码 描述 200 表示更新指定节点池配置参数内容成功。 错误码 请参见错误码。 父主题:
else { fmt.Println(err) } } 更多编程语言的SDK代码示例,请参见API Explorer的代码示例页签,可生成自动对应的SDK代码示例。 状态码 状态码 描述 200 表示集群升级任务下发成功。 错误码 请参见错误码。 父主题: 集群升级
A,同时不同集群间认证凭据完全隔离,跨集群场景不受影响。 从v1.6.0之后到下列修复版本的所有kube-apiserver组件均包含漏洞代码: kube-apiserver v1.18.6 kube-apiserver v1.17.9 kube-apiserver v1.16.13
使用多阶段构建 多阶段构建是一种高效的容器镜像制作方法,它在自动化持续集成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您可以在构建过程中对源代码进行lint检查或执行静态代码分析,从而为开发人员提供快速反馈,无需长时间等待整个构建流程完成。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多阶段构建具有显著优势。它允许开发者在
Webhook容器(k8s.gcr.io/multitenancy/externalip-webhook:v1.0.0)限制externalIP的使用。源代码和部署说明发布在:https://github.com/kubernetes-sigs/externalip-webhook。 方法二:使用开源软件OPA
access_key和secret_key:可通过访问密钥获取。 region:区域名称,需要与project_name中的项目对应。 获取上述文件的base64加密内容字符串。 cat clouds.yml | base64 -w0 ;echo 回显如下: ICAga***** 创建clouds-sec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