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单击右上角“创建产品”,按照页面提示填写信息,然后单击“确定”。 参数名称 说明 所属资源空间 与之前创建边缘节点时选择的资源空间保持一致。 产品名称 自定义,如test_IoT10。 协议类型 Other 说明: 使用OT数采能力时,建模协议类型必须选择Other。 数据格式 默认值,JSON。
cn-north-4.myhuaweicloud.com 出现connected 说明网络没有问题,请求资源出现403错误,请确认当前执行的命令是否过期,在节点列表->选择安装,重新获取安装命令。 出现404 说明资源不存在,需确认下载的安装包是否在对应的OBS中存在,请联系华为工程师。
h里的回调函数和接口函数使用。 #include "edge_driver.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 * 驱动Demo * Demo内容涉及函数函数,接口函数,Modbus
同提供统一的设备管理和数据分析。 基础版:原轻量版,部署基础版引擎,适用于在Linux 、OpenHarmony等OS上运行。 专业版:原标准版,部署专业版引擎,适用于在Docker、KubeEdge等容器环境上运行,支持智能网关、单服务器。 数采服务提供线下客户现场的数据采集交
已下线:已下线的版本只能被拷贝和删除。 部署实例:可对在线节点进行应用批量部署。 升级实例:可对已部署在在线节点的应用进行批量升级。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发布版本 单击“发布版本”后,版本状态由“未发布”变为“已发布”后,可进行部署实例,且该版本所属的应用均不能被删除。 拷贝版本
方案概述 基于ModuleSDK开发应用实现数据处理或自定义驱动时,分为开发和使用两个部分。 开发操作 开发说明 应用的开发 利用客户端(AppClient、DriverClient、ItClient、DcDriver)进行自定义的业务处理 应用的使用 将应用打包上传至云,部署到节点。连接子设备查看应用工作。
方案概述 基于ModuleSDK开发应用实现数据处理或自定义驱动时,分为开发和使用两个部分。 开发操作 开发说明 App应用的开发 利用DcClient进行自定义的业务处理 App应用的使用 将应用打包上传至云,部署到节点,连接子设备查看应用工作状态 父主题: 开发指导
摄像头列表-添加摄像头。 关联产品时,仅支持选择onvif协议的产品模型。 按照如下图示依次输入监控设备的接入信息。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示例 ip 视频设备的接入IP 127.0.0.1 port 视频设备的接入端口port 5506 user_name Onvif协议接入时的用户名
本进行测试。 在设备对接边缘节点场景中,需要在设备侧集成相应证书。 证书类型,证书格式,以及用途详见下表。 证书名称 证书类型 证书格式 说明 下载 plt-device-ca 设备侧证书 pem 用于设备校验边缘节点的身份。 证书文件 父主题: 前提条件
"20210508T173342Z" } ] } 进入边缘设备查看数据上报情况 进入IoTDA单击设备,进入概览发现并无数据上报,说明设备发送的数据在节点本地被集成SDK的monitor-app应用拦截。 输入订阅的topic,可在IoTDA->产品->topic管理中查看。
根据页面提示填写参数,勾选右下角“《华为云服务等级协议》”单击“下一步”配置节点数据。 图1 基础版 表1 节点规格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节点类型 基础版。 节点名称 自定义节点名称,如“test”。 说明: 节点名称可以在:“节点概览”-“基本信息”中编辑修改。 网关类型 可选。 系统类型 gen
镜像->单击镜像ID进入详情->右上方编辑。 容器规格与高级配置请根据您的需要进行配置。 图1 容器化部署配置 表1 部署配置 参数名称 说明 部署方式 容器化部署:在边缘节点上应用通过Docker容器运行;添加容器化部署的应用需先确保容器镜像已上传到容器镜像服务(SWR),且设置其类型为“公开”,例如图1所示。
节点管理”进入页面。 图1 边缘节点列表 选择您的边缘节点,单击“节点名称”进入节点详情页。 图2 节点详细信息 表1 节点状态 所有状态 说明 未安装 表示待安装边缘软件。 已安装 表示已安装边缘软件。 在线 表示节点在线纳管中。 离线 表示节点离线纳管中。 删除中 表示节点正在删除中。
//初始化sdk,工作路径设置(工作路径下需要含有 /conf 目录(该目录下包含证书等信息)) edge_init("../code/api_test/workdir"); ST_MODULE_CBS module_cbs = {0}; ST_DEVICE_CBS
单击“下一步”,填写端点配置(非必填)和部署配置。 图15 运行配置 单击“下一步”,填写配置确认基本信息。 图16 配置确认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版本 选择镜像版本,如“1.0.0”,不勾选“支持多部署”。 支架架构 根据容器应用镜像支持的架构自行选择,本实验采用的镜像只支持x86架构,故选择“x86_64”。
边缘设备。 也可以单击“设备ID”跳转至“设备接入服务控制台”进行设备管理。 表2 操作说明 操作名称 说明 配置 查看边缘设备的原有配置,或者修改边缘设备的配置。 删除 删除边缘设备。 说明: 若您已在“设备接入服务控制台”删除边缘设备,请前往“IoT边缘控制台”继续删除该设备
节点管理”单击右上角“注册节点”。 根据页面提示填写参数,勾选右下角“《华为云服务等级协议》”单击“下一步”配置节点数据。 图1 专业版 表1 节点规格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节点类型 专业版。 部署类型 KubeEdge. 节点名称 选择可部署节点。 AI加速卡 未搭载:边缘节点未使用AI加速卡时选择。
Demo1 该Demo主要展示edge.h和edge_daemon.h里的回调函数和接口函数使用。 #include "edge.h" #include "edge_daemon.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 * 描述:针对模块的命令的回调函数
ribe,可以看到订阅命令收到一条command。 6. 进入边缘设备查看数据上报情况 进入IoTDA单击设备,进入概览发现并无数据上报,说明设备发送的数据在节点本地被集成SDK的monitor-app应用拦截,当数据内容为error时,在本地向hub调用重启命令。应用实现了数据处理和命令下发的功能。
模块管理”页签,单击“部署应用”。 图1 部署边缘应用 根据页面提示填写参数信息后,单击“确认”。 图2 部署应用 表1 部署应用 参数名称 说明 功能用途 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数据处理:提供设备数据处理能力。 协议解析:提供设备接入能力。 本地子系统集成:提供IT子系统集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