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服务加入Istio后,如何获取客户端真实源IP? 问题现象 服务启用Istio后,访问日志中无法获取到客户端源IP。 解决方案 本文以绑定ELB类型Service的nginx应用为例,详细步骤如下: ELB侧开启获取客户端IP 独享型ELB默认开启源地址透传功能,无需手动开启。
如何确认监听器配置生效的Ingress CCE支持将多个Ingress对接到同一个ELB的监听器,并创建不同的转发策略。由于监听器配置参数通过annotation方式承载,因此可能存在同一个监听器配置在多个Ingress上有不同配置参数的场景。本文为您介绍如何确认监听器配置生效Ingress。
容器网络插件 CoreDNS域名解析 NGINX Ingress控制器 节点本地域名解析加速 父主题: 插件
使用安全组策略为工作负载绑定安全组 云原生网络2.0网络模式下,Pod使用的是VPC的弹性网卡/辅助弹性网卡,可直接绑定安全组,绑定弹性公网IP。为方便用户在CCE内直接为Pod关联安全组,CCE新增了一个名为SecurityGroup的自定义资源对象。通过SecurityGro
外部访问类型 说明 端口如何填写 节点访问(通过弹性IP) 为节点绑定弹性IP,访问工作负载时,通过“节点弹性IP:节点端口”的形式访问工作负载。工作负载可被公网访问。 容器端口:指容器中工作负载启动监听的端口。端口根据每个业务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容器镜像中已指定。 服务端口:指该
集群网络配置 节点最少绑定容器网卡数 节点最少绑定容器网卡数,保障节点最少有多少张容器网卡绑定在节点上,支持数值跟百分比两种配置方式。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nic-minimum-target 0-256 10 允许 CCE Turbo 节点最少绑定容器网卡数:
Service事件:Have no node to bind,如何排查? 登录CCE控制台,进入集群,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服务发现”。 在service列表里确认此服务是否有关联的工作负载,或关联的工作负载的相关实例是否正常。 父主题: 网络异常问题排查
如何使容器重启后所在容器IP仍保持不变? 单节点场景 如果集群下仅有1个节点时,要使容器重启后所在容器IP保持不变,需在工作负载中配置主机网络,在工作负载的yaml中的spec.spec.下加入hostNetwork: true字段。 多节点场景 如果集群下有多个节点时,除进行以
CCE集群的节点是否支持绑定多网卡? CCE集群的节点不支持绑定多网卡,请勿手动绑定多网卡,否则会对集群的网络访问造成影响。 父主题: 网络规划
或选择自定义网段,只要网段能包含容器子网(云原生2.0网络)或节点子网(容器隧道网络、VPC网络)即可。 图4 配置SNAT规则 SNAT规则配置完成后,您就可以从容器中访问公网了,从容器中能够ping通公网。 父主题: 网络
云原生网络2.0模型 云原生网络2.0模型说明 为CCE Turbo集群配置默认容器子网 使用注解为Pod绑定安全组 使用安全组策略为工作负载绑定安全组 使用容器网络配置为命名空间/工作负载绑定子网及安全组 为Pod配置固定IP 为Pod配置EIP 为Pod配置固定EIP 为IPv6双栈网卡的Pod配置共享带宽
由于不需要使用容器隧道封装和NAT地址转换,云原生网络2.0模型与容器隧道网络模型和VPC网络模型相比具有比较高的网络性能。 图1 云原生网络2.0 在云原生网络2.0模型的集群中,Pod依赖弹性网卡/辅助弹性网卡对外进行网络通信: 裸金属节点上运行的Pod使用ENI网卡。 E
解决。本文介绍如何为集群添加容器网段。 约束与限制 仅支持v1.19及以上版本的“VPC网络”模型集群。 容器网段添加后无法删除,请谨慎操作。 为CCE Standard集群添加容器网段 登录CCE控制台,单击CCE集群名称,进入集群。 在“概览”页面,找到“网络信息”版块,并单击“添加”。
DataPlane V2网络加速说明 创建云原生网络2.0模型的集群支持开启DataPlane V2网络加速模式,开启后,会启用eBPF流量转发路径,实现更高的性能。 DataPlane V2网络加速 说明 技术实现 DataPlane V2通过集成开源社区的cilium插件提供
118 1024 119 512 120 256 设置IPv6网络地址,且网络地址必须属于fc00::/8网段内。 本例中,确定前缀长度为115,由于网络地址必须属于fc00::/8网段内,因此前8位二进制数是固定的。可修改的网络地址范围是第9位至第115位,第116位至第128位则属于主机地址。
在VPC网络集群中访问集群外地址时使用Pod IP作为客户端源IP 在使用VPC网络的CCE集群中,Pod与集群外部通信时,系统默认会将源Pod的IP地址转换为节点的IP地址,使Pod以节点IP的形式与外部进行通信。这一过程被称为“Pod IP伪装”,技术上也称为源网络地址转换(Source
dns服务是否正常运行。 其他Pod到coredns的Pod网络是否正常,其他Pod到coredns的服务是否网络正常,如网络不正常: 安全组是否正常 ACL是否正常 是否跨节点Pod网络是否正常,如果跨节点Pod网络不通则需要确认以下问题是否存在: 修改了节点内核 安全组和ACL策略未放通
出口网络带宽保障 出口网络带宽保障通过设置网络优先级实现,具有如下优点: 平衡在线业务与离线业务对出口网络带宽的使用,保证在线业务有足够的网络带宽,在线业务触发阈值时,压缩离线业务带宽使用。 在线业务所占用的网络资源较少时,离线业务可使用更多带宽;在线业务所占用的网络资源较多时,
述文档进行排查。 网络策略(仅适用于容器隧道网络) 如果您在容器隧道网络类型的集群中配置了网络策略,并且Pod所在的命名空间也设置了网络策略,则该网络策略可能会限制Pod中访问的目标地址。 如果该网络策略限制Pod中的访问,则需要修改网络策略,具体可参考配置网络策略限制Pod访问的对象。
节点网络配置 节点关联自定义安全组 节点池自定义安全组配置。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customSecurityGroups UUID列表,最大支持配置5个。 禁止重复 NULL 允许 CCE Turbo 配置自定义安全组后,原集群默认节点安全组将不会被配置至新创建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