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Ubuntu深度学习环境配置安装组合:Anaconda+PyTorch(CPU版)或PyTorch(GPU版)开源贡献:陈信达,华北电力大学3.1 Anacond安装Anaconda和Python版本是对应的,所以需要选择安装对应Python2.7版本的还是Python3.7版本
L2惩罚法也是一个经典的正则化方法。 它是在原有损失函数的基础上,在构造一个新的损失函数。(带有惩罚项 是一个超参数)模型集成(model ensemble)可以提供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思想就是, 先训练大量结构不同的模型,通过平均、或投票方式综合所有模型的结构,得到最终预测。在实际中,有较大限制,原因很简单,
权重比例推断规则在其他设定下也是精确的,包括条件正态输出的回归网络以及那些隐藏层不包含非线性的深度网络。然而,权重比例推断规则对具有非线性的深度模型仅仅是一个近似。虽然这个近似尚未有理论上的分析,但在实践中往往效果很好。Goodfellow et al. (2013b) 实验发现
图中的每一个节点来表示一个变量。变量可以是标量、向量、矩阵、张量、或者甚至是另一类型的变量。为了形式化我们的图形,我们还需引入操作(operation)这一概念。操作是指一个或多个变量的简单函数。我们的图形语言伴随着一组被允许的操作。我们可以通过将多个操作复合在一起来描述更为复杂
促使我们从小数目样本中获得梯度的统计估计的动机是训练集的冗余。在最坏的情况下,训练集中所有的 m 个样本都是彼此相同的拷贝。基于采样的梯度估计可以使用单个样本计算出正确的梯度,而比原来的做法少花了 m 倍时间。实践中,我们不太可能真的遇到这种最坏情况,但我们可能会发现大量样本都对梯度
小但非零时,由于摩擦导致的恒力会使得粒子在达到局部极小点之前就停下来。粘性阻力避免了这两个问题——它足够弱,可以使梯度引起的运动直到达到最小,但又足够强,使得坡度不够时可以阻止运动。这解释了动量更新的基本形式,但具体什么是力呢?力正比于代价函数的负梯度 −∇θJ(θ)。该力推动粒
的梯度消失问题。tanh函数也有梯度消失问题。ReLU(Rectified Linear Unit)函数出现和流行的时间都比较晚,但却是深度学习常用的激活函数。它非常简单: ReLU(x)=max(x,0) 是一个折线函数,所有负的输入值都变换成0,所有非负的输入值,函数值都等于
机器学习算法和一般优化算法不同的一点是,机器学习算法的目标函数通常可以分解为训练样本上的求和。机器学习中的优化算法在计算参数的每一次更新时通常仅使用整个代价函数中一部分项来估计代价函数的期望值。另一个促使我们从小数目样本中获得梯度的统计估计的动机是训练集的冗余。在最坏的情况下,训练集中所有的
深度学习中常用的backbone有resnet系列(resnet的各种变体)、NAS网络系列(RegNet)、Mobilenet系列、Darknet系列、HRNet系列、Transformer系列和ConvNeXt。Backbone结构分类主要分成三类:CNNs结构, Trans
导出了近似这种边缘分布的解析解。他们的近似被称为快速 Dropout(fast dropout),减小梯度计算中的随机性而获得更快的收敛速度。这种方法也可以在测试时应用,能够比权重比例推断规则更合理地(但计算也更昂贵)近似所有子网络的平均。快速 Dropout在小神经网络上的性能几乎与标准的D
导出了近似这种边缘分布的解析解。他们的近似被称为快速 Dropout(fast dropout),减小梯度计算中的随机性而获得更快的收敛速度。这种方法也可以在测试时应用,能够比权重比例推断规则更合理地(但计算也更昂贵)近似所有子网络的平均。快速 Dropout在小神经网络上的性能几乎与标准的D
非常相似。该模型进而会赋予相对应的训练标签 y 较大的权重。总的来说,预测将会组合很多这种通过训练样本相似性加权的训练标签。支持向量机不是唯一可以使用核策略来增强的算法。许多其他的线性模型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使用核策略的算法类别被称为核机器 (kernel machine) 或核方法 (kernel method)(Williams
通俗地说,无监督学习是指从不需要人为注释样本的分布中抽取信息的大多数尝试。该术语通常与密度估计相关,学习从分布中采样,学习从分布中去噪,需要数据分布的流形,或是将数据中相关的样本聚类。 一个经典的无监督学习任务是找到数据的 “最佳”表示。“最佳”可以是不同的表示,但
1659794730122414008.png) 可以看到logistic模型找到的线,有一个右下角的原点预测错误。4个当中1个错误。这个是情理之中,别说机器,让你只画一条决策线,能进行正确的预测划分,你也画不出来。 但是如果可以让你画2条线,那就没什么问题。那么对机器来说,又应该怎么做呢?
是未知的定值,而点估计θˆ 是考虑数据集上函数(可以看作是随机的)的随机变量。 贝叶斯统计的视角完全不同。贝叶斯用概率反映知识状态的确定性程度。数据集能够直接观测到,因此不是随机的。另一方面,真实参数 θ 是未知或不确定的,因此可以表示成随机变量。 在观察到数据前,我们将
早先我们讨论过和训练数据相同分布的样本组成的测试集可以用来估计学习过程完成之后的学习器的泛化误差。其重点在于测试样本不能以任何形式参与到模型的选择,包括设定超参数。基于这个原因,测试集中的样本不能用于验证集。因此,我们总是从训练数据中构建验证集。特别地,我们将训练数据分成两个不相交的子集。其中一个用于学习参数。另一个
说明,在深度整流网络中的学习比在激活函数具有曲率或两侧饱和的深度网络中的学习更容易。整流线性单元还具有历史意义,因为它们表明神经科学继续对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产生影响。Glorot et al. (2011a) 从生物学考虑整流线性单元的导出。半整流非线性旨在描述生物神经元的这些性质:(1) 对于某些输入,生物神经元是完全不活跃的。(2)
说明,在深度整流网络中的学习比在激活函数具有曲率或两侧饱和的深度网络中的学习更容易。整流线性单元还具有历史意义,因为它们表明神经科学继续对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产生影响。Glorot et al. (2011a) 从生物学考虑整流线性单元的导出。半整流非线性旨在描述生物神经元的这些性质:(1) 对于某些输入,生物神经元是完全不活跃的。(2)
7/1658883526687508822.png) 矩阵的基本运算就是加减乘除。加减法如果这两个矩阵的维度是一样的,就非常好理解。矩阵也可以和行向量进行加减,要求行向量的列数和矩阵的列数是一样的。 矩阵的乘法,如果两个矩阵的维度一样,也非常好理解,这种叫做`逐点相乘`(element-wise
样或分离出的不同数据集上重复训练和测试的想法。最常见的是 k-折交叉验证过程,如算法5.1所示,将数据集分成 k 个不重合的子集。测试误差可以估计为 k 次计算后的平均测试误差。在第 i 次测试时,数据的第 i 个子集用于测试集,其他的数据用于训练集。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不存在平均误差方差的无偏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