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多集群负载均衡:MCI为用户提供统一入口,将流量分发到多个Kubernetes集群中,与集群所处位置无关。 流量路由:使用MCI,用户可根据不同条件(URL、HTTP头、源IP等)自定义转发规则,将流量路由到不同集群,实现更灵活的流量控制。 高可用:MCI通过健康检查和流量自动切换,实现多集群、多区域的高可用性。
服务器组名称,进入后端服务器组页面,切换至后端服务器页签,查看该ELB是否成功绑定对应工作负载。 若后端服务器状态为已删除,请检查Pod的IP网段是否与ELB的VPC网段冲突。 若后端服务器组为空,请执行如下命令查询对应事件,根据事件信息排查具体异常情况。其中{MCIname}请替换为MCI的名称。
在云容器引擎控制台中,选择对端集群,进入集群详情页,单击左侧导航栏“节点管理”,进入节点详情页。 在3中,使用Linux命令查看网络是否连通。对端集群节点IP为4中的节点IP。例如:ping 172.X.X.X。 在对端集群中执行相同的操作。 容器网段之间的网络连通 登录云容器引擎控制台,选择本端集群,
选择部署网络环境中创建的虚拟私有云以及对应的子网。 “节点IP”选择“自动分配”或“手动分配”均可。 单击“立即购买”,规格确认无误后,单击“提交”。 将创建的终端节点配置到所使用的DNS服务器中。单击创建出的VPCEP节点名称,记录“节点IP”,以便在IDC的DNS Server中增加华为云的DNS转发器。
在集群评估、镜像迁移、应用备份和应用迁移阶段,迁移过程已实现工具化。这些工具免安装,简单轻量且配置灵活。 多版本 支持Kubernetes 1.19以上版本的集群迁移。 无依赖 迁移工具不需要任何外部依赖,可以独立运行。 多架构 迁移工具支持在Linux(x86、arm)、Windows环境中运行。
"5acdb44b47ba4bd79783ad40e5346783" ], "type" : "custom", "description" : "this is description" } } 响应示例 无 状态码 状态码 描述 200 更新权限策略成功 400 客户端请求错误,服务器无法执行请求
1操作系统的节点,否则将无法启动。1.22及以上集群,网关工作负载Pod将依赖内核ip_unprivileged_port_start能力,可执行“ls -l /proc/sys/net/ipv4/ip_unprivileged_port_start”命令,确认是否支持该能力,不支
- name: POD_IP valueFrom: fieldRef: apiVersion: v1 fieldPath: status.podIP envFrom:
huaweicloud.com/usermanual-ca/ca_01_0001.html。 insecure-skip-tls-verify INSECURE_SKIP_TLS_VERIFY 是否跳过对CCI/IAM服务端的校验,默认为true。 cache CREDENTIAL_CACHE
app: forecast version: v2 rules: - from: - source: principals: ["cluster.local/ns/weather/sa/frontend"] to: - operation:
伙伴云集群概述 伙伴云集群的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即获取KubeConfig文件后手动添加至UCS控制台,并在集群中部署Agent代理。 图1 伙伴云集群管理流程 接入网络模式 对于伙伴云集群,各集群提供商或本地数据中心对于网络入方向的端口规则有差异,防止特定端口外的入站通信。因此
Pod列表 Pod列表中包含了实例名称、状态、命名空间、实例IP、所在节点、重启次数、CPU申请/限制、内存申请/限制,以及CPU和内存使用率等详细信息。 您可以通过在列表上方按照实例名称、状态、命名空间、实例IP和所在节点进行筛选,快速找到需要的实例。 在列表的右上角,您可以
API配置网关路由规则 如何监控插件是否异常 网格使用时无法创建代理,istio组件调度失败,一直处于pending状态 如何对接Jaeger/Zipkin查看调用链
服务(Service) 集群内访问(ClusterIP) 节点访问(NodePort) 负载均衡(LoadBalancer) 父主题: 服务与路由
标准版cce集群需放通node安全组,turbo集群要放通node安全组和eni安全组。 单击“入方向规则”,单击“添加规则”,填写“协议端口”和“IP地址”信息,单击“确定”。放通来自另一个VPC网段以及对应集群的容器网段的请求。(在对端VPC安全组做同样的操作) 查看添加的安全组规则。
RegisterClusterGroupSpec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clusterIds 否 Array of strings 关联的集群id description 否 String 容器舰队描述信息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1 表5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uid String
本地集群KubeConfig文件 本地集群配置文件 管理本地集群节点 管理本地集群网络 升级本地集群 注销本地集群 使用ucs-ctl命令行工具管理本地集群 GPU调度 NPU调度 备份与恢复 父主题: 本地集群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vpcendpoint 否 String VPC终端节点的IP地址。私网接入的集群必填,且必须是打通线下集群的VPC终端节点。 创建VPC终端节点及查询IP地址的方法请参见创建终端节点。 region 否 String 接入region,私网接入的集群必填
rver字段,如下图: 将<ip of host name of karmada server>替换为联邦控制面IP地址。 获取联邦控制面IP地址:请登录至需要部署CPD组件的集群节点上,执行ping {联邦控制面地址域名},可解析到联邦控制面的IP地址,如下图: coredns-detect-period
附着集群概述 附着集群指满足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标准的第三方Kubernetes集群,如AWS(EKS)、GCP(GKE)以及自建的Kubernetes集群。 附着集群的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附着集群管理流程 接入网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