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用户组ID apiGroup: rbac.authorization.k8s.io 使用IAM用户user-example连接集群,获取Pod信息,发现可获取到Pod的信息。 # kubectl get pod NAME
CE挂载OBS时默认挂载参数中带有umask=0的设置,这导致Core Dump文件虽然生成但由于umask原因Core Dump信息无法写入到Core文件中。您可通过设置OBS的挂载参数umask=0077,将Core Dump文件正常存储到OBS中。设置umask的方法请参见设置挂载参数。
00-classification.ipynb 另存链接中里面小猫图片。 data/ilsvrc12/* https://github.com/BVLC/caffe/tree/master/data/ilsvrc12 获取get_ilsvrc_aux.sh这个脚本并执行,这个脚本
表1 CCE Console中依赖服务的角色或策略 Console控制台功能 依赖服务 需配置角色/策略 集群信息概览 应用运维管理 AOM IAM用户设置了CCE Administrator权限后,需要增加AOM FullAccess权限后才能访问概览中的数据图表。 支持设置了IAM
动态端口(与宿主机限制的范围有关,比如 内核参数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TCP kubelet 随机监听一个端口,与CRI Shim通信获取Exec URL 10249 TCP kube-proxy metric端口,提供kube-proxy组件的监控信息 10256 TCP kube-proxy健康检查端口
表示在给定的拓扑类型中,任意两个拓扑域上匹配的Pod数量所允许的最大差异。这个值用来衡量Pod分布的不均匀程度,且取值必须大于0。 topologySpreadConstraints.topologyKey 表示节点标签的键。当两个节点都使用此键标记且标签值相同时,调度器会认为这
进入“日志中心 > 控制面审计日志”,单击“配置控制面审计日志”,取消勾选不需要采集的组件。 图3 配置控制面审计日志 插件中除log-operator外组件均未就绪 问题现象:插件中除log-operator外组件均未就绪,且出现异常事件“实例挂卷失败”。 解决方案:请查看log-opera
local/nvidia/lib64追加到LD_LIBRARY_PATH环境变量中。v1.28及以上的集群中则无需执行此步骤。 通常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式追加环境变量。 制作镜像的Dockerfile中配置LD_LIBRARY_PATH。(推荐) ENV LD_LIBRARY_PATH
请输入存储卷的子路径,将存储卷中的某个路径挂载至容器,可以实现在单一Pod中使用同一个存储卷的不同文件夹。如:tmp,表示容器中挂载路径下的数据会存储在存储卷的tmp文件夹中。不填写时默认为根路径。 权限 只读:只能读容器路径中的数据卷。 读写:可修改容器路径中的数据卷,容器迁移时新写入的数据不会随之迁移,会造成数据丢失。
验证四层会话保持是否开启。 登录ELB控制台找到对应的ELB,并在ELB所在行中单击的对应监听器名称。 查看后端服务器组中,会话保持配置是否开启。 图1 开启四层会话保持 在CCE Turbo集群中开启四层会话保持 在CCE Turbo集群中,Service开启基于源IP的会话保持与ELB类型相关。
登录CCE控制台,单击集群列表中的集群名称。 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节点管理”。 切换至“节点”页签,选择集群中的节点,单击操作列中的“更多 > 重置节点”。 重置节点操作可能导致与节点有绑定关系的资源(本地存储,指定调度节点的负载等)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避免对运行中的业务造成影响。 重新配置节点参数。
开启自动注入后,您可以为DNSConfig自定义以下配置项(插件版本为1.6.7及以上支持): 如果开启自动注入时Pod中已经配置了DNSConfig,则优先使用Pod中的DNSConfig。 域名解析服务器地址nameserver(可选):容器解析域名时查询的DNS服务器的IP地址列表。默认会添加NodeLocal
区域名称和Endpoint以键值对形式对应,<region_name>和<endpoint_address>需替换为具体值,多个取值间使用逗号隔开。 Region对应的值请参见地区和终端节点。 例如{"cn-south-4": "https://obs.cn-south-4.myhuaweicloud
如果您在创建连接时开启“配置连接侧路由”选项,则不用手动在VPC路由表中配置静态路由,系统会在VPC的所有路由表中自动添加指向ER的路由,目的地址固定为10.0.0.0/8,172.16.0.0/12,192.168.0.0/16。 如果VPC路由表中的路由与这三个固定网段冲突,则会添加失败。此时建议
路径前缀匹配。匹配区分大小写,并且对路径中的元素逐个匹配。 路径元素指的是由 / 分隔符分隔的路径中的标签列表。 前提条件 集群必须已安装NGINX Ingress 控制器,具体操作可参考安装插件。 Ingress为后端工作负载提供网络访问,因此集群中需提前部署可用的工作负载。若您无可
率是70%、50%、90%,而HPA中配置的期望值是50%,计算期望副本数=(70 + 50 + 90)/50 = 4.2,向上取整得到5,即期望副本数就是5。 如果是配置多个度量指标,则会分别计算单个度量指标的期望副本数量,然后取其中最大值,就是最终的期望副本数量。 使用HPA
设置初始缓冲区大小以读取文件。 256k 128k 缓冲区最大限制值(Buffer_Max_Size) 设置每个受监视文件的缓冲区大小限制。当需要增加缓冲区时,此值用于限制内存缓冲区可以增加多少。如果超过此限制,则将从监控文件列表中删除该文件。 1024k 512k 内存缓冲区限制(Mem_Buf_Limit)
19.16-r0及以上版本集群中,使用IPVS作为服务转发模式的情况下,由于节点内核版本不同,不同操作系统情况如下: 当节点的OS版本为EulerOS 2.5和CentOS 7.6时,内核版本低于4.1,因此kube-proxy会保持系统原有的默认值net.ipv4.vs.con
要连接集群内所有其他容器。 2. 容器关联的子网所有的IP地址都被容器使用。 在88-k8s.conf中,将net.ipv4.neigh.default.gc_thresh3的值修改为163790。 vi /etc/sysctl.d/88-k8s.conf net.ipv4.neigh
其中,[node]为待转移工作负载所在节点的IP。 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工作负载 > 无状态负载 Deployment”。在工作负载列表中,待迁移工作负载的状态由“运行中”变为“未就绪”。工作负载状态再次变为“运行中”,表示迁移成功。 迁移工作负载时,若工作负载配置了节点亲和性,则工作负载会一直提示“未就绪”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