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SEC03-02 按需分配合适的权限 权限管理应遵循按需分配、最小授权、职责分离原则。需要根据工作职责限定人员对于关键业务系统的访问权限,以免非必要人员或非授权人员访问到关键系统和敏感数据。如需要临时权限,应仅向用户授予有限的时间段内执行特定任务的权限,并且在任务完成后,应撤销访问权限。 风险等级
全配置建议,例如: 容器安全,例如容器安全配置,CCE里不安全的容器配置可能导致容器逃逸问题 系统漏洞,例如操作系统的版本有没有升到最新版,使用版本是否存在漏洞 开放必要的端口,例如系统是否对公网开放22,3306等高危端口 禁止将重要业务数据所在的OBS桶设置为公开桶或者配置为公共可读。
除等功能的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性能可观测体系在此基础上突出了性能指标,通过收集和分析性能数据,可以识别系统瓶颈、优化资源分配等,找到性能优化方向。 性能监控对象: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网络设备、云服务。 常见性能指标:包括资源CPU、内存,硬盘等,及程序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数等。
赖低,也是在软件系统运维之前成本最低的发现软件问题的方式,尤其是各种异常场景或者用户输入,开发者测试的过程实际上“强制”了开发者去思考线上业务可能出现的场景,从而有利于减轻后续运维阶段系统的负担。 此外,云上的软件是不断演进和重构的,很多时候我们不敢修改已有系统代码的原因,就是不
RES13-06 压力负载测试 通过压力测试,可衡量系统的弹性扩容能力是否能满足业务要求。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参见“RES11-02 压力负载测试”章节。 父主题: RES13 过载保护
SEC01-04 分隔工作负载 分隔工作负载是一种架构上进行分治的思想,通过将整个系统的工作负载分割成更小的部分,每个部分独立运行和管理,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一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往往有多个不同类型(如生产环境、开发环境、测试环境)或不同组织
分配公共成本的需求 相关服务和工具 华为云成本中心的成本单元提供按比例的公共成本分拆方式。 华为云成本中心提供共同成本分拆,支持CDN、Live按照域名流量进行成本分拆。 华为云CCE服务提供细化的按照Pod Level的成本分拆,并可以卷积到Workload,Service等各种标准K8S模型层级。
云堡垒机提供云计算安全管控的系统和组件,包含部门、用户、资源、策略、运维、审计等功能模块,集单点登录、统一资产管理、多终端访问协议、文件传输、会话协同等功能于一体。通过统一运维登录入口,基于协议正向代理技术和远程访问隔离技术,实现对服务器、云主机、数据库、应用系统等云上资源的集中管理和运维审计。
您无需修改代码,只需为应用安装一个APM Agent,就能够对该应用进行全方位监控,帮助您快速定位出错接口和慢接口、重现调用参数、发现系统瓶颈,从而大幅提升线上问题诊断的效率。目前支持JAVA、Python、Node.js、Go、Php和.Net应用,具体的应用监控能力概览如下表。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主要指的是业务系统所能容忍的数据丢失量 恢复时间目标 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主要指的是所能容忍的业务停止服务的最长时间,也就是从灾难发生到业务系统恢复服务功能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周期。 业界对韧性没有统一的定
同时明确变更的意义。变更信息包括: 基本信息:标题、时间、变更人、原因等。 变更信息:变更系统、变更场景、变更类型等。 变更方案:变更实施方案、回滚方案、验证方案等。 变更审批:由于变更系统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审核,确保变更风险级别,若无法控制或无法预测,则建议明确变更方案或禁止变更
应用程序的性能数据(吞吐量、延迟和完成时间),通常需要通过代码采集,例如嵌入代码片段或将工具集成到应用程序代码中。通过应用的性能数据,可以识别性能瓶颈、评估系统行为、识别可用性风险、规划容量等指标。 常用应用性能监控策略有: APM 工具:可用使用云上APM 工具或者开源的APM工具和分析性能数据(指标、日志、调研链)
PERF05-03 WEB场景资源优化 风险等级 中 关键策略 对于已经配置好的资源,可以通过优化来提高性能。例如,优化操作系统的设置、调整网络带宽、优化数据库查询等。 云服务资源性能优化步骤包括: 识别性能瓶颈: 通过监控和分析云服务资源使用情况,找出性能瓶颈。 优化资源配置:
等。三:跟踪(Trace),跟踪可以追踪单个请求或事务在系统中的路径,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执行情况。 对于构建在云上的应用,通过可观测性,可以快速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从而提高系统从故障中的恢复速度。进一步地,可以提前发现系统的问题,例如性能,容量瓶颈,提前解决问题。更进一步地,您可
电子传输及完整设备支持:少量数据丢失,备用数据系统就绪,数据定时传送,备用网络就绪 数小时至2天 数小时至1天 5 实时数据传输及完整设备支持:数据丢失趋于0,备用数据系统就绪,远程数据复制,备用网络就绪 数分钟至2天 0至30分钟 6 数据零丢失和远程集群支持:数据零丢失,自动系统故障切换,远程磁盘镜像,备用网络active
和使用。 从数据主体系统中传出包含个人数据的错误报告之前,必须提供机制告知数据主体,并获得其同意。 若需要将个人数据用于营销、用户画像、市场调查,数据控制者和设备供应者必须提供机制单独获取数据主体明示同意,并提供随时撤销同意的机制。 设置或读取在数据主体系统上的Cookie前(如
需要与业务利益干系人共同关键功能的体验要求,而不是只关注技术指标。通过明确地说明性能需求来控制性能,说明要足够明确,以便可以定量地确定软件系统是否满足该目标。具体要求: 定义明确的性能需求目标 避免使用定性的、模糊的性能目标 为每个性能场景定义一个或多个目标 性能指标项的粒度要合适
)落地;同时助力打造确定性运维体系,让研发团队将更多时间用在构建让客户受益的新功能上,减少用于维护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时间,从而带来运行良好的系统和平衡的工作负载,尤其是卓越的客户体验。卓越运营支柱融合了这些优秀实践,聚焦如何正确地构建软件,高效地运维软件,持续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包
OPS04-03 基础设施即代码 基础设施即代码(IaC)是指使用代码而不是手动流程来管控基础设施的能力。 应用程序环境都需要许多基础设施组件,例如操作系统、数据库连接和存储。 开发人员必须定期设置、更新和维护基础设施,以开发、测试和部署应用程序。 手动管理基础设施既耗时又容易出错,尤其是在大规模管理应用程序时。
应用多AZ部署:应用应尽可能部署在多个可用区,避免由于单个可用区故障而导致所有业务中断。 应用多Region部署:对于可用性要求高的应用系统,需要考虑多Region部署,避免由于单个Region故障而导致所有业务中断。 在多AZ部署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应优先使用多AZ部署。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