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0.0.0/24 源端口范围 入方向网络流量的源端口范围,填写说明如下: 端口取值范围是1~65535 使用中划线(-)连接起始端口和结束端口,即“起始端口-结束端口”,结束端口取值应大于等于起始端口,例如22-23 不填或者填写“1-65535”,表示全部端口 22-23 目的地址
务器创建成功后都会加入到一个安全组中,安全组默认Internet对内访问是禁止的(Linux SSH“TCP22”端口、Windows RDP “TCP3389”端口除外),所以需要在安全组中添加对应的入方向规则,才能从外部访问该弹性云服务器。 在安全组规则设置界面用户可根据实际
取值范围:支持TCP,UDP,ICMP, ICMPV6 source_port 否 String 位于[1,65535]中一个整数或者一段端口范围a:b 源端口号或者一段端口范围。 取值范围:位于[1,65535]中一个整数或者一段端口范围a:b destination_port 否 String 位于[1,65535]中一个整数或者一段端口范围a:b
在不使用华为云容器产品的情况下,支持用户在华为云弹性云服务器中部署容器,并实现同一个子网中不同弹性云服务器内的容器相互通信。 方案优势 云服务器内部署容器,容器地址非VPC网络地址,通过VPC路由方式转发。 只需简单配置路由表,就可实现容器网络的互通,灵活方便。 典型拓扑 此场景下对网络拓扑有如下要求:
请求的服务器信息,从服务API的URL中获取。值为hostname[:port]。端口缺省时使用默认的端口,https的默认端口为443。 否 使用AK/SK认证时该字段必选。 code.test.com or code.test.com:443 Content-Type 消息体的类型(格式)。推
实例加入该安全组后,即受到这些访问规则的保护。 安全组中包括入方向规则和出方向规则,您可以针对每条入方向规则指定来源、端口和协议,针对出方向规则指定目的地、端口和协议,用来控制安全组内实例入方向和出方向的网络流量。以图1为例,在区域A内,某客户有一个虚拟私有云VPC-A和子网Su
协议为icmp时,网络类型应该为IPv4。 multiport 否 String 功能说明:端口取值范围。 取值范围:支持单端口(80),连续端口(1-30)以及不连续端口(22,3389,80)。 约束:端口值的范围1~65535。 remote_ip_prefix 否 String 功能
网络ACL中包括入方向规则和出方向规则,您可以针对每条规则指定协议、来源端口和地址、目的端口和地址。以图1为例,在区域A内,某客户的虚拟私有云VPC-X有两个子网,子网Subnet-X01关联网络ACL Fw-A,Subnet-X01内部署的实例面向互联网提供Web服务。子网Subnet-X02关联网络ACL
168.0.0/24 源端口范围 网络ACL规则中用来匹配流量的源端口,取值范围为:1~65535。 端口填写支持下格式: 单个端口:例如22 连续端口:例如22-30 多个端口:例如22,24-30,一次最多支持20个不连续端口组, 端口组之间不能重复。 全部端口:为空或1-65535
所有鲲鹏云服务器规格不支持配置不连续端口。 如果您在鲲鹏云服务器中添加安全组规则时,使用了不连续端口号,那么除了该条规则不会生效,该规则后的其他规则也不会生效。比如: 您先配置了安全组规则A(不连续端口号22,24),再配置了下一条安全组规则B(独立端口号9096),则安全组规则A和B均不会生效。
更多网络ACL规则配置示例,请参见网络ACL配置示例。 网络ACL配置流程 图5 网络ACL配置流程 表4 网络ACL配置流程说明 序号 步骤 说明 操作指导 1 创建网络ACL 网络ACL创建完成后,自带入方向和出方向默认规则,拒绝出入子网的流量。 创建网络ACL 2 配置网络ACL规则
拒绝策略:对于匹配成功的流量,拒绝流入/流出公网、VPC或者云专线。 规则报文组 支持报文三元组(即协议、端口和源/目的地址)过滤。 支持报文五元组(即协议、源端口、目的端口、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过滤。 支持报文五元组(即协议、源端口、目的端口、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域名、IP地理位置、七层应用协议等过滤。 规则生效顺序
可以在配置安全组规则的时候使用IP地址组。如果您变更了IP地址组内的IP地址,则相当于直接变更了这些IP地址对应的安全组规则,免去逐条修改安全组规则的工作量。 通常情况下,针对金融,证券等企业,在规划云上组网业务时,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实例内的访问控制需要针对IP粒度进行配置。为了
通过EIP连通VPC和公网 NAT网关(SNAT) 使用公网NAT网关,并配置SNAT规则,可实现VPC内的多个ECS共享一个或多个EIP主动访问公网。对比为ECS直接绑定EIP访问公网,只配置SNAT规则且未配置DNAT规则时,外部用户无法通过公网直接访问NAT网关的公网地址,保证了ECS的相对安全。
Solution as Code一键式部署类最佳实践 为帮助企业高效上云,华为云Solution as Code萃取丰富上云成功实践,提供一系列基于华为云可快速部署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降低上云门槛。同时开放完整源码,支持个性化配置,解决方案开箱即用,所见即所得。 表1 Solution
168.0.0/24 源端口范围 网络ACL规则中用来匹配流量的源端口,取值范围为:1~65535。 端口填写支持下格式: 单个端口:例如22 连续端口:例如22-30 多个端口:例如22,24-30,一次最多支持20个不连续端口组, 端口组之间不能重复。 全部端口:为空或1-65535
协议类型或直接指定IP协议号 port_range_max Integer 最大端口,当协议类型为ICMP时,该值表示ICMP的code port_range_min Integer 最小端口,当协议类型为ICMP时,该值表示ICMP的type。 protocol为tcp和udp时,port_rang
protocol为tcp和udp时,port_range_max和port_range_min必须同时输入,且port_range_max应大于等于port_range_min。 protocol为icmp时,指定ICMP code(port_range_max)时,必须同时指定ICMP
安全组规则中用来匹配流量的目的端口,取值范围为:1~65535。 在入方向规则中,表示外部访问安全组内实例的指定端口。 在出方向规则中,表示安全组内实例访问外部地址的指定端口。 端口填写支持下格式: 单个端口:例如22 连续端口:例如22-30 多个端口:例如22,23-30,一次最多支持20个不连续端口组,
0.0.0/24 源端口范围 入方向网络流量的源端口范围,填写说明如下: 端口取值范围是1~65535 使用中划线(-)连接起始端口和结束端口,即“起始端口-结束端口”,结束端口取值应大于等于起始端口,例如22-23 不填或者填写“1-65535”,表示全部端口 22-23 目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