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SEC01-05 实施威胁建模分析 威胁建模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识别和评估可能对系统或组织造成威胁的潜在威胁源、攻击路径和攻击手段。通过识别威胁理解系统的安全风险,发现系统设计中的安全问题,制定消减措施,降低系统风险,提升系统安全性和韧性。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以下是系统运行期间的威胁模型:
访问、可扩展且完全托管的特点。 RocketMQ:兼容开源RocketMQ,提供顺序、延迟、定时、重投、死信、事务与会话消息等功能,适用电商、金融场景。 RabbitMQ:兼容开源RabbitMQ,支持广播、事务消息、消息路由、死信队列、优先级队列等,适用于秒杀、流控、系统解耦等场景。
PERF06-02 性能劣化自动定界定位 风险等级 中 关键策略 通过建立的分层性能模型,判断系统是否会出现性能劣化的情况。当出现劣化事件时,需要通过自动化手段快速定位定界发现根因。可以通过应用模型建设三维的拓扑,把架构-空间-时间数据关联起来。这里面的关键是架构模型的建立及分层
实施业务上云过程中的重点关切。 业务应用场景的评估:如果是在云上新建业务系统,则要通过业务的实际需要进行云数据库的选型,它的评估与数据库是否建立在云上无关,而是根据实际业务系统的特点来决定的。如电商系统,考虑选型MySQL满足用户信息管理、买家信息管理、交易处理的业务需求,选型M
编码规范。 对于C/C++语言,要考虑缓冲区溢出漏洞、命令注入、危险函数、内存泄露、指针越界、数组读写越界等安全风险。 对于JavaScript语言,要考虑容易受到XSS攻击的安全风险。 父主题: SEC06 应用安全性
少的资源成本,Serverless架构最大限度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提升整体资源利用率、缩短需求发布周期,提高应用的研发效率。 用户可以通过云监控服务监控Serverless实例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当满足一定条件,自动触发Serverless算力扩容和缩容,从而提供资源使用率,降低成本。
台提供的工具可以使 IaC 的部署变得简单直接。利用这些工具而不是开发自己的解决方案。云平台包含满足您大多数需求的内置功能,并且由平台提供商不断更新,随着平台的发展而变得更加有用。 标准化模块化方案:模块可以使基础设施部署可重复,标准化有助于确保模块的构建能够满足特定目标。建议使
常见的简单表达方式用“9”的数量或“9”的数量加“5”表示,如“三个9”表示“99.9%”,而“三个9一个5”表示“99.95%”。 系统可用性目标通过服务等级目标(SLO)定义。不同的应用系统对可用性目标是不同的,明确应用系统的可用性目标,对于衡量应用系统的韧性至关重要。常见IT系统SLO示意如下:
陌生。要保证云上应用进行迭代更新,那么从需求阶段,就要进行迭代规划和跟踪,通过迭代的方式进行开发管理,根据需求划分迭代计划。 相关云服务和工具 华为云CodeArts Req服务 父主题: OPS02 通过CI/CD实现高效的频繁可逆的小规模变更
码审查或结对编程等最佳实践来提高代码质量,确保每行代码在合入代码仓时,都有两个以上的工程师审查过,同时,通过设置代码合入策略进行代码控制,确保代码审查规范的执行。最后,建议通过自动化代码检查策略进行代码问题检查。 相关云服务和工具 华为云CodeArts Check服务 华为云CodeArts
顾和审核,以了解是否有机会实施新的优化措施。 回顾和审核可以基于成本分配的原则,在应用级别执行,持续审核组织为每个云上应用付出的总体成本。通过综合考虑云资源成本,研发成本,运营管理成本(如托管服务 vs 非托管云服务)来计算总拥有成本。审核工作量应该体现可能带来的好处(例如分析时
RES11-02 压力负载测试 通过施加超出系统容量的业务压力,验证云服务的过载保护、业务隔离和优雅降级等能力。为全面验证系统整体的容量规划和业务依赖,云服务应用通常采用全链路压测进行测试。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模拟大量接口消息进行压力测试。 模拟各种业务场景进行压力测试。 持续自动测试。
的安全威胁和攻击。安全漏洞可能使他人非法获得系统访问特权,应通过可信渠道获取最新的安全情报。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安全漏洞可通过及时安装安全补丁的方式修复漏洞,以防恶意个人或软件非法利用从而破坏业务系统和数据。通过及时了解最新的华为云和业界的安全公告,实施对应消减建议,来保证工作负载的安全。
RES11-04 灾难演练 通过容灾演练,可以验证灾备系统是否可用,且数据丢失时间以及恢复时间符合数据的RPO与RTO指标要求。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灾难演练着重测试服务跨AZ或跨Region故障转移能力,验证系统的容灾能力以及面对灾难时的应对能力,涉及到多个团队间配合,通常
基于华为在安全、合规、隐私及数据保护领域积累多年的技术和治理能力,华为云为您提供安全、可靠、可信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华为云提出“七层防线+一个中心”的网络安全建设框架,通过多重、多方面的安全防线来成体系保障云上业务的安全性。 华为云把安全合规作为首要任务,安全是华为云和您之间的共同责任。在云服务模式下,华为云
前,可以通过测试环境进行联调测试,验证不同团队代码之间的业务交互流程是否正确。但是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的配置不尽相同。 而预生产环境使用与生产环境相同的部署配置、安全控制、步骤和程序,在预生产环境中测试发布过程。验证所有部署步骤是否按预期完成,如检查依数据、配置和服务。通过集成功能
PERF04-05 应用性能数据采集 风险等级 中 关键策略 应用程序的性能数据(吞吐量、延迟和完成时间),通常需要通过代码采集,例如嵌入代码片段或将工具集成到应用程序代码中。通过应用的性能数据,可以识别性能瓶颈、评估系统行为、识别可用性风险、规划容量等指标。 常用应用性能监控策略有: APM
采用持续部署模型 当部署出问题时,通过使用持续部署模型来实现尽早发现问题,减少对最终用户的影响。 金丝雀部署是持续部署的常见模型,通过一小群内部或外部用户首先部署新功能,当新版本没有问题后,陆续部署到更大的组,直到所有用户群体都运行新版本。 另一种常见的部署模型是蓝绿部署,通过部署了两组相同的工
目标。若要设置这些目标,需要充分了解业务要求以及预期将提供的服务质量。 需要与业务利益干系人共同关键功能的体验要求,而不是只关注技术指标。通过明确地说明性能需求来控制性能,说明要足够明确,以便可以定量地确定软件系统是否满足该目标。具体要求: 定义明确的性能需求目标 避免使用定性的、模糊的性能目标
关键策略 过载控制(也称流控)指系统处于过载时,通过限流、降级、熔断、弹性伸缩等手段,使系统保证部分或者全部额定容量业务成功处理的控制过程;典型过载控制方法定义如下: 限流:在系统过载时主动丢弃部分业务请求。 降级:在系统过载时提供有损服务,通过减少非核心业务,降低业务质量等措施降低系统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