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从这里开始 联通用户专用,非联通用户请查看设备接入服务。 使用设备管理服务的完整流程如下图所示,主要分为产品开发、上线和日常管理三个部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角色的不同,执行对应的操作即可。 产品开发:在开发中心(测试环境)操作,开发者在接入设备前,需要进行相应的开发工作,包括平台侧开发
使用SDK对接 Java SDK使用指南(联通用户专用) Python SDK使用指南(联通用户专用) 父主题: 应用侧开发
如何调用API 构造请求 返回结果 父主题: 应用侧API参考(联通用户专用)
推送通知 应用服务器向物联网平台订阅设备信息,当设备信息发生变更时,物联网平台向应用服务器推送此消息,应用服务器根据通知类型对消息分派处理。需要配合订阅管理接口使用。 注册设备通知 绑定设备通知 设备信息变化通知 设备数据变化通知 设备数据批量变化通知 设备服务能力变化通知 设备服务能力增加通知
设备侧MQTT接口参考(联通用户专用) 使用前必读 MQTT CONNECT连接鉴权 设备上报数据 设备接收命令 设备响应命令
修订记录 发布日期 修订记录 2019-05-28 第三次正式发布 新增 设备侧MQTT接口参考 2019-05-13 第二次正式发布 修改 查询设备历史数据,删除serviceId和property可选参数。 2018-12-20 第一次正式发布 新增 应用侧API参考
设备联动 设备触发告警并邮件或短信通知(联通用户专用) 温度过高时自动关闭设备(联通用户专用)
设备升级 查询版本包列表 查询指定版本包 删除指定版本包 创建软件升级任务 创建固件升级任务 查询指定升级任务结果 查询指定升级任务子任务详情 查询升级任务列表 父主题: 应用侧Python SDK API参考(联通用户专用)
模拟器下发命令成功,调用API下发命令失败? 根据API参考的创建设备命令接口,检查url、body、header的参数信息是否正确。 分别通过用模拟器和调用API接口下发相同的命令,比对历史命令中,两条命令的json消息体的差异。 父主题: 应用集成(联通用户专用)
软/固件升级(联通用户专用) 软/固件升级是升级什么? 平台支持从第三方服务器下载软/固件包吗? 目标版本可以比当前版本低吗? 软/固件包及其版本号如何获取? 常见的软/固件升级错误有哪些? 为什么创建了软固件升级任务后,任务立即结束? 在设备管理服务上传固件包时需要填写的支持设备源版本是什么
首先通过华为云管理控制台获取“访问密钥(AK)”和“加密访问密钥(SK)”,在界面上输入AK和SK完成物联网平台与华为云的对接;然后用户在购买华为云其它云服务后,通过规则引擎功能将物联网平台的数据转发到用户购买的其它服务,或通过规则引擎功能与华为云的SMN服务对接。
这里已经填写好北京四站点对应的IAM终端节点、物联网平台终端节点和区域,如果您是在北京四站点订购的“设备管理”服务,只需要修改华为云用户名、华为云密码和华为云账号名。 返回主页,选择环境变量为刚导入的“OcceanConnect”。
请求中channel参数不合法 请排查请求中的channel参数是否符合华为云文档要求。
NB模组是否能够ping通华为云物联网平台? NB模组,通过AT+NPING命令,尝试ping华为云物联网平台。如果无法ping通,则说明运营商网络无法连接到公网。
Agent Tiny是部署在具备广域网能力、对功耗/存储/计算资源有苛刻限制的终端设备上的轻量级互联互通中间件,您只需调用API接口,便可实现设备快速接入到物联网平台以及数据上报和命令接收等功能,相关集成指导请参见端云互通组件开发指南。 父主题: 使用模组接入
物理多租下各实例的唯一标识,一般华为云租户无需携带该参数,仅在物理多租场景下从管理面访问API时需要携带该参数。 project_id 必选 String Path 项目ID。获取方法请参见 获取项目ID。
设备可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数据到物联网平台: 设备消息上报:设备可以通过消息上报接口将设备的自定义数据上报到平台,平台对设备上报的消息不进行解析和存储,通过数据转发规则转发到华为云其他云服务上进行存储和处理,然后通过其他云服务的控制台或者API接口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
目前,NB-IoT应用场景有:智慧锁、智慧城市、智慧水表、智慧气表、智慧跟踪器、智慧仓储、智慧路灯...它们都是把原始的数据诉求给平台方,云平台通过NB模块实现数据的整合,传递给人类进行有效数据的分析使用。 父主题: 方案咨询(联通用户专用)
创建应用 使用华为云帐号,登录物联网平台控制台,点击右上角“进入设备管理服务”(也可以使用华为云帐号,直接登录https://cn-north-4-iot-sp.huawei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