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工具支持从Netezza到GaussDB(DWS)的迁移,包括模式、DML、查询、系统函数、PL/SQL等。 执行以下命令设置源数据库、输入和输出文件夹路径、日志路径、应用程序语言以及迁移类型: Linux: ./runDSC.sh --source-db Netezza [--input-folder
-W password,此处密码需要用户自定义。 -f 将导出文件发送至指定目录文件夹。如果这里省略,则使用标准输出。 -f /home//backup/MPPDB_schema_backup -p 指定服务器所监听的TCP端口或本地Unix域套接字后缀,以确保连接。 -p 8000
** 有关如何使用工具进行Teradata SQL迁移,请参见执行DSC。 迁移过程中,输入脚本的元数据保存在以下文件中,允许迁移调用这些元数据: Teradata迁移: 1.teradata-set-table.properties 以下迁移场景时,需要清空上述文件: 不同文件的迁移。
tput --application-lang -A 字符串 用于迁移的应用程序语言解析器。 SQL:迁移SQL文件中的SQL模式/脚本。 Perl:迁移Perl文件中的BTEQ/SQL_LANG脚本。 SQL Perl SQL --application-lang Perl 或
0x00.”。 原因分析 业务数据文件从Oracle导入,文件编码为utf-8。该报错还会提示行数,由于文件特别大,vim命令打不开文件,于是用sed命令把报错行数提出来,再用vim命令打开,发现并没有什么异常。用split命令按行数切割后,部分文件也可以导入。 经分析GaussD
Convertor转换完含有SQL语句的源文件后,在目标GaussDB(DWS)上执行转换后的文件,并生成文件执行成功和失败的明细报告。 Database Schema Convertor完成迁移后,会调用迁移后验证脚本(通过配置项控制)。此验证脚本(配置详情见配置文件)会连接到目标GaussDB数据库并执行。
解决办法:COPY数据文件被破坏,请检查文件。 GAUSS-01233: "unrecognized critical flags in COPY file header" SQLSTATE: 22P04 错误原因:COPY数据文件头无法识别。 解决办法:COPY数据文件被破坏,请检查文件。 GAUSS-01234:
”。 新建文件夹。 具体请参见《对象存储服务控制台指南》中的新建文件夹章节。 例如: 在已创建的OBS桶“mybucket”中新建一个文件夹“output_data”。 在已创建的OBS桶“mybucket02”中新建一个文件夹“output_data”。 获取新建文件夹的OBS路径。
DWS支持三种方式导出数据: • 使用OBS外表导出:通过OBS外表设置的导出模式、导出数据格式等信息来指定导出的数据文件,DWS推荐此方法。 • 使用GDS导出:使用GDS工具将数据从数据库导出到普通文件系统中,适用于高并发、大量数据导出的场景。 • 使用gs_dump和gs_dumpall命令导出
DEK是使用存储在KMS服务器的集群密钥(CEK)保护的对称密钥,数据库服务器仅仅保存其密文。在数据库启动阶段,数据库连接KMS服务器,并且解密DEK密文,从而获取到密钥明文,缓存在内存中。一旦机器下电或者集群关闭,密钥将会被清理。因此,需要保护好集群中的密钥文件,因为一旦丢失,则会造成不可恢复的危害。
日志概述 日志文件是DSC所有操作和状态的存储库。支持以下日志文件: SQL迁移日志 DSC.log:SQL迁移的所有活动。 DSCError.log:SQL迁移错误。 successRead.log:SQL迁移中对输入文件的成功读次数。 successWrite.log:SQL迁移中对输入文件的成功写次数。
GDS服务器和GaussDB(DWS)集群之间网络可以互通。 需要创建一个弹性云服务器作为GDS服务器。 创建的弹性云服务器与GaussDB(DWS)集群应处于同一区域、同一虚拟私有云和子网。 操作步骤 在GaussDB(DWS)中创建目标表,用于存储导入的数据。建表语句请参见CREATE TABLE。 (可选
gdsgrp gds_user 将数据源文件均匀分发至相应数据服务器的“/input_data”目录中。 修改每台数据服务器上数据文件及数据文件目录“/input_data”的属主为gds_user。以下以IP为192.168.0.90的数据服务器为例,进行操作。 chown -R gds_user:gdsgrp
记录级别。 日志记录 DSC将所有日志、告警和错误信息保存到log文件夹下的perlDSC.log文件中。日志文件包含执行迁移的用户、迁移的文件、时间戳等详细信息。 perlDSC.log的文件结构如下: 2018-07-08 13:35:10 INFO teradatacore
Studio前保存文件终端 退出前,Data Studio会提醒用户保存在终端中所做的编辑。 执行以下步骤保存文件终端: 单击Data Studio的“关闭”按钮,弹出“退出应用程序”对话框。 单击“标准退出”。 弹出“保存文件”对话框,会显示未保存的文件终端。 选择需要保存的文件终端。 单击“确定”。
Library文件msvcrt100.dll。 要解决此问题,请将msvcrt100.dll文件从\Windows\System32文件夹复制到\Windows\SysWOW64文件夹。 尝试建立连接时,为什么不显示已保存的连接详细信息? 解决方法:如果User Data文件夹下的Pr
图17 作业运行状态 步骤七:通过Kafka客户端生产和修改消息 参见ECS文档创建一台ECS,具体创建步骤此处不再赘述。创建时,确保ECS的区域、虚拟私有云保持与Kafka一致。 安装JDK。 登录ECS,进入到/usr/local,下载JDK包。 1 2 cd /usr/local
write offset(%ld), file size(%ld)" SQLSTATE: XX000 错误原因:异步IO写数据文件前检测到文件大小错误。 解决办法:检测文件状态是否正确,可尝试重新执行。 GAUSS-04452: "async write failed, write_count(%ld)
WS)数据节点。接收CN下发的导入任务,将数据源文件中的数据通过外表写入数据库目标表中。 数据源文件:存有数据的文件。文件中保存的是待导入数据库的数据。 数据服务器:数据源文件所在的服务器称为数据服务器。基于安全考虑,建议数据服务器和GaussDB(DWS)集群处于同一内网。 外表Foreign
不涉及 字符串 指定日志文件的保存路径。 不涉及 不涉及 -l /home/userA/trust.log 使用指南 ESLDoTrust.py需要在主集群的主节点上登录账号执行,需要用户账号密码和root密码。命令包含配置互信、校验互信等操作。 互信文件格式如下: 19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