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费。 云容器实例无法导入以下条件的磁盘:非当前可用区、状态非可用、系统盘、被CCE关联、非SCSI盘、共享盘、专属存储、冻结盘、HANA服务器专属类型盘(高IO性能优化型/超高IO时延优化型)。 云硬盘存储卷只能当一个新盘来用。对于云容器实例没有挂载过的云硬盘存储卷,云硬盘存储卷中的内容对容器不可见。
CCI支持负载均衡,当前在CCI创建工作负载的访问设置页面中,内网访问(使用私网ELB访问)和公网访问中的配置都是负载均衡方式。 通常所说的负载均衡一般指的是公网负载均衡,CCI对接负载均衡服务。 通过CCI创建工作负载时,在设置访问设置的页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内网访问和外网访问,然后配置负载均衡。
Pod 无状态负载(Deployment) 任务(Job) 定时任务(CronJob) 查看资源使用率 容器启动命令 容器生命周期 健康检查 远程终端 升级负载 伸缩负载 客户端DNS配置
连续探测3次失败表示失败 initialDelaySeconds一般要设置大于0,这是由于很多情况下容器虽然启动成功,但应用就绪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等就绪时间之后才能返回成功,否则就会导致probe经常失败。 另外failureThreshold可以设置多次循环探测,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健康检查的程序就不
调用接口删除Deployment后怎么还能查看到Pod? Deployment接口提供级联删除Pod的选项propagationPolicy,可以设置propagationPolicy的值为Orphan、Foreground和Background,具体请参见删除Deployment。 父主题:
dnsPolicy需要设置为ClusterFirst。 在插件市场界面可以单击,将coredns插件安装在指定的namesapce下。 图1 创建插件 如果用户负载不需要k8s内部域名解析服务,但是需要使用域名解析服务,此时pod的dnsPolicy需要设置为Default。 除
Pod资源监控指标 CCI支持Pod资源基础监控能力,提供CPU、内存、磁盘、网络等多种监控指标,满足对Pod资源的基本监控需求。 Pod内置系统agent,默认会以http服务的形式提供Pod和容器的监控指标。agent集成到Pod里面,会占用Pod内资源,建议您预留30MB的内存。
如您是IAM用户,您需要参考(可选)上传镜像进账号限设置后才可使用账号的私有镜像。 CCI当前暂不支持对接第三方镜像仓库。 开源镜像中心:展示了镜像中心的公共镜像。 共享镜像:展示了容器镜像服务中他人共享的镜像。 镜像选择完成后,需要选择镜像的版本、设置容器名称、设置容器占用的CPU和内存规格,并选
步骤二:创建命名空间 登录云容器实例管理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命名空间”,在右侧页面中“通用计算型”命名空间下单击“创建”。 填写命名空间名称。 设置VPC,选择使用已有VPC或新建VPC,新建VPC需要填写VPC网段,建议使用网段:10.0.0.0/8~22,172.16.0.0/12~22,192
表示每10s探测一次 #success=1 表示探测连续1次成功表示成功 #failure=3 表示探测连续3次失败后会重启容器 这些是创建时默认设置的,您也可以手动配置,如下所示。 readinessProbe: # Readiness Probe
什么是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是指容器运行环境中设定的一个变量。环境变量可以在工作负载部署后修改,为工作负载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在CCI中设置环境变量与Dockerfile中的“ENV”效果相同。 父主题: 基本概念类
log这几类日志默认不采集,请勿使用以上几类名称命名采集日志文件。 用户只要在Pod列表中点击查看日志,即可查看日志。 图1 查看日志 添加日志存储 在创建负载的时候设置为容器添加日志存储。 容器内日志路径:即日志存储挂载到容器内的挂载路径,需要保证应用程序的日志输出路径与该路径一致,这样日志才能写入到日志存储卷中。
s-client/python结合使用以调用API。 安装cci-iam-authenticator 请参考使用kubectl,下载安装及设置cci-iam-authenticator。 安装kubernetes-client/python 您可参考Installation,下载
享资源的容器。通常这种场景下是应用包含一个主容器和几个辅助容器(SideCar Container),如图1所示,例如主容器为一个web服务器,从一个固定目录下对外提供文件服务,而辅助的容器周期性的从外部下载文件存到这个固定目录下。 图1 Pod 实际使用中很少直接创建Pod,而
ENTRYPOINT、CMD,这些参数在云容器实例中可以按如下方法配置。 ENV为环境变量,在云容器实例中创建负载的时候,可以在高级配置中设置,“ENV VERSION 1.0”指令在CCI中的使用,如下所示。 VOLUME为定义容器卷,通常配合docker run -v 宿主机路径:容器卷路径一起使用。
cator与client-go结合使用以调用API。 安装cci-iam-authenticator 请参考使用kubectl,下载安装及设置cci-iam-authenticator。 安装kubernetes client-go 详情请参考Installing client-go
tes-client/java结合使用以调用API。 安装cci-iam-authenticator 请参考使用kubectl,下载安装及设置cci-iam-authenticator。 安装kubernetes-client/java 详情请参考Installation 。 当
容器网络”中可查看到VPC和子网信息。 设置子网网段。 您需要关注子网的可用IP数,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可用IP,如果没有可用IP,则会导致负载创建失败。 图2 子网设置 创建的namespace会在设置的子网中预热部分IP,默认个数为10个。 在高级设置中可以设置预热的个数。 创建namesp
rvice,这也是Kubernetes中最常用的一种使用方式,CoreDNS的安装请参见插件管理。 CoreDNS安装成功后会成为DNS服务器,当创建Service后,CoreDNS会将Service的名称与IP记录起来,这样Pod就可以通过向CoreDNS查询Service的名称获得Service的IP地址。
常简单,如下,为Pod设置了app=nginx和env=prod两个Labe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nginx labels: # 为Pod设置两个L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