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站点入云VPN经典版 常规检查项 常见配置问题及解决方案
支持的监控指标(企业版站点入云VPN) 功能说明 本节定义了虚拟专用网络服务上报云监控服务的监控指标的命名空间,监控指标列表和维度定义,用户可以通过云监控服务提供的管理控制台检索VPN服务产生的监控指标和告警信息。 命名空间 SYS.VPN 监控指标 表1 企业版站点入云VPN网关支持的监控指标
通过VPN实现云上云下网络互通(非固定IP接入) 方案概述 组网和资源规划 操作步骤 父主题: 站点入云VPN企业版
通过VPN实现专线加密 方案概述 组网和资源规划 配置DC 配置VPN 结果验证 父主题: 站点入云VPN企业版
通过VPN实现双Internet线路上云 方案概述 组网和资源规划 操作步骤 父主题: 站点入云VPN企业版
通过VPN负载分担实现云上云下大带宽流量互通 方案概述 组网和资源规划 操作步骤 结果验证 父主题: 站点入云VPN企业版
通过企业版终端入云VPN实现移动端和VPC互通(证书认证方式) 方案概述 组网和资源规划 操作步骤 父主题: 终端入云VPN
通过VPN实现云上云下网络互通(双活模式) 方案概述 组网和资源规划 操作步骤 父主题: 站点入云VPN企业版
通过VPN Hub实现云下多分支网络互通 方案概述 组网和资源规划 操作步骤 父主题: 站点入云VPN企业版
通过VPN实现云上云下网络互通(主备模式) 方案概述 组网和资源规划 操作步骤 父主题: 站点入云VPN企业版
通过企业路由器构建DC/VPN双链路主备混合云组网 方案概述 组网和资源规划 DC/VPN双链路互备混合云组网构建流程 DC/VPN双链路互备混合云组网构建步骤 父主题: 站点入云VPN企业版
经典版”界面,单击“VPN网关”。 在目标VPN网关所在行的操作列选择“更多 > 修改带宽”。 在目标VPN网关所在行的操作列选择“更多 > 修改基本信息”。 在目标VPN网关所在行的操作列选择“更多 > 修改规格”。 根据界面参数,修改VPN网关的带宽,或者名称和描述信息。 单击确定。 修改VPN网关基本信息
允许删除VPN的权限,控制他们对VPN资源的使用范围。 如果华为云账号已经能满足您的要求,不需要创建独立的IAM用户进行权限管理,您可以跳过本章节,不影响您使用VPN服务的其它功能。 IAM是华为云提供权限管理的基础服务,无需付费即可使用,您只需要为您账号中的资源进行付费。 关于
查看已创建的对端网关 场景描述 用户创建对端网关后,可以查看已创建的对端网关。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在管理控制台左上角单击图标,选择区域和项目。 在页面左上角单击图标,选择“网络 > 虚拟专用网络VPN”。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虚拟专用网络 > 企业版-对端网关”。 在“对端网关”界面,查看对端网关列表信息。
VPN接入VPC的网络地址如何规划? 云上VPC地址段和客户云下的地址段不能冲突,且不允许存在包含关系。 为避免和云服务地址冲突,用户侧网络应尽量避免使用127.0.0.0/8、169.254.0.0/16、224.0.0.0/3、100.64.0.0/10的网段。 父主题: VPN子网设置
VPN本端子网和对端子网的数量有限制吗? 每个VPN网关配置的本地子网数量:50 每个VPN连接支持配置的对端子网个数:50 父主题: VPN子网设置
VPN网关:虚拟专用网络在云上的虚拟网关,与用户本地网络、数据中心的对端网关建立安全私有连接。 对端网关:用户数据中心的VPN设备或软件应用程序。控制台上创建的对端网关是云上虚拟对象,用于记录用户数据中心实体设备的配置信息。 VPN连接:VPN网关和对端网关之间的安全通道,使用IKE和IPsec协议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
IKEv1协议是一个混合型协议,其自身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安全及性能上的缺陷,已经成为目前实现的IPsec系统的瓶颈。 IKEv2协议保留了IKEv1的基本功能,并针对IKEv1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同时兼顾简洁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健壮性的需要,整合了IKEv1的相关文档,由RFC4
创建VPN网关时IP是如何分配的? VPN网关IP是一组提前规划好的地址组,提前预制了VPN的相关配置。 在用户创建VPN网关时,系统会随机分配一个IP地址和VPC进行绑定,且这个IP地址也只能绑定1个VPC。 因为VPN的网关IP存在预置数据,所以VPN网关IP和EIP不能转换
IKEv1协议是一个混合型协议,其自身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安全及性能上的缺陷,已经成为目前实现的IPsec系统的瓶颈。 IKEv2协议保留了IKEv1的基本功能,并针对IKEv1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同时兼顾简洁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健壮性的需要,整合了IKEv1的相关文档,由RF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