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数采配置 > 选择对应的数采连接”。 选择已有点位MotorCurrent,操作列--单击修改,勾选“点位阈值”选项,配置最大值为10,最小值为0,单击“确定”。 图1 点位阈值修改 修改点位配置后,单击“下发配置”,将配置更新给边侧。 图2 同步下发配置 修改数据源配置,为了
种方式实现。 后端服务地址:北向应用NA接收请求的ip或域名。 后端请求Path:北向应用NA接收请求的地址。 后端超时:自定义。 后端服务地址和后端请求Path很重要,这两项决定NA的请求地址。 后端服务类型选择Mock时的配置: 定义后端请求即定义API网关接收的请求将转发的位置,可通过Mock模拟后端响应。
请确认您使用的系统已经安装Docker(Docker版本需要高于17.06,推荐18.06),安装方法可参照docker 安装教程。 制作镜像 搜索基础镜像。 docker search dotnet 根据您的工程配置,选择合适的镜像。 镜像需要集成与您的工程配置兼容的.Net运行环境,下文使用的
最大值:65535 host_ip 否 String 对应网卡地址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64 表7 DNSConfigDTO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hostname 否 String 域名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1024 ip 否 String 域名解析对应IP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64
应用名称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64 deploy_type String 部署类型docker|process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64 deploy_multi_instance Boolean 是否允许部署多实例 缺省值:false version String 应用版本 最小长度:0
表1 个人数据范围列表 类型 收集方式 是否可修改 是否必须 用户名 在创建用户账号时由系统管理员配置登录名 否 是 登录名是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 密码 在管理员创建用户、重置用户密码时配置密码 在用户登录系统前重置密码、登录系统后修改密码时输入密码 是 是 用户登录控制台时使用。 设备名称
h │ │ └─edge.h └───conf // 配置文件 │ │ ├─sdk_log.conf //sdk日志配置 │ │ ├─module.dat //sdk需要的密钥 │ │ └─rootcert.pem //证书 └───start.sh // 启动脚本(编写启动脚本可参考制作镜像包或插件包)
下写数据结果与预期不一致 现象描述: 下写数据为小数,写成功后发现下写值为整型。 问题排查: 排查配置对应点位时 ,数据类型是否为整型,若配置整型但下写小数,则会取整。 正确格式: 将对应配置修改为正确的对应参数。 父主题: 点位下写失败
参数类型 描述 description 否 String 应用描述 deploy_type 否 String 部署类型docker|process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64 deploy_multi_instance 否 Boolean 是否允许部署多实例 缺省值:false
最大长度:32 description 否 String 应用描述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255 sdk_version 否 String 应用集成的边缘SDK版本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32 deploy_type 否 String 应用部署类型,分为docker容器部署类型和proc
最大长度:128 password 否 String 鉴权密码 最小长度:8 最大长度:164 trust_certs 否 Object 客户端信任证书列表 数组长度:0 - 5 verify_hostname 否 Boolean 客户端是否开启校验域名 表6 UpdateMqttNodeChannelPushInfoDTO
理。 如果遇到状态为error,则调用事先在产品模型定义好的设备命令。对于未指定MOTOR_PRODUCT_ID的产品上报的数据将继续上报给云端。 该Demo的应用可参考集成ModuleSDK进行数据处理。 #include "edge.h" #include <stdio.h>
根据报错信息,查看对应点位的数据类型与寄存器类型是否匹配,也可查看上一次下发配置时的metadata报错信息。 若数据类型与寄存器类型配置无误,且检查上次下发配置时报错信息无对应点位,可初步判断点位未下发。点位未下发时,单击下发配置后刷新,再次单击采集查看结果。 正确格式: 表1 参数 寄存类型
如何让边端的设备数据不上云? 在边缘节点详情页 –> 模块管理 -> 数据流转配置,不配置消息目标为“云端”的数据流转规则即可。 为防止设备数据丢失,建议检查是否已开启边缘节点的数据存储功能,或者通过配置数据流转规则将数据流转到自定义应用进行存储。 父主题: 子设备管理
图4 获取安装命令 鸿蒙操作系统下默认未安装wget以及openssl,因此需要将安装命令拆解为以下几步执行。如图为安装命令的拆分图解 图5 命令拆解 其中第①步为下载安装包,第②步为安装包完整性校验(可以跳过),第③步为执行安装命令。 根据步骤二的说明获取安装包的下载命令并通过浏览器下载。
CreateMqttChannelDetail object MQTT通道配置详情 iotdb_channel_detail 否 CreateIoTDBChannelDetail object MQTT通道配置详情 influxdb2_channel_detail 否 Create
应用名称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64 请求示例 POST https://{endpoint}/v2/{project_id}/edge-apps { "edge_app_id" : "test-app", "description" : "this is a test app"
开发应用驱动集成ModuleSDK进行OT数采。(此示例以采集OPCUA为示例) 在节点部署集成了ModuleSDK应用驱动。 配置好数据源模板(可自定义)。 在平台进行数据源配置,以及点位配置下发。 集成ModuleSDK应用驱动对平台下发的配置进行处理。 通过下发信息获取数据源连接,以及点位信息进行数据周期采集。
添加边缘应用-端点和部署配置 输入输出端点是非必需配置的,当有数据流转时才需要配置。 驱动类应用和IT应用一般不需要配置。 配置确认,单击"立即发布" 父主题: 集成ModuleSDK进行数据采集
ItClient方法说明 接口 说明 createFromEnv 根据环境变量创建客户端,相关配置参数从环境变量获取。 syncConfigs 从云端同步集成应用的配置。 confirmConfigs 向云端确认已同步的配置。 getJson 发送GET json请求。 postJson 发送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