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备份软件可以支持各种数据的备份。 华为云云服务提供了备份工作负载数据的功能,典型的备份有: 云备份CBR服务:CBR提供对磁盘(EVS)、服务器(ECS、HECS、BMS)基于快照的备份和恢复能力,SFS Turbo文件系统备份,云服务器部署的MySQL或SAP HANA等数据库
还要考虑安全会话管理、防SQL注入、防跨站脚本攻击XSS、防跨站请求伪造CSRF等编码规范。 对于C/C++语言,要考虑缓冲区溢出漏洞、命令注入、危险函数、内存泄露、指针越界、数组读写越界等安全风险。 对于JavaScript语言,要考虑容易受到XSS攻击的安全风险。 父主题:
RES06-03 支持亚健康检测 系统内组件有可能完全故障,也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指系统整体业务未超标,但系统中局部实例业务超标。亚健康更多是个相对概念,相对历史表现的统计,或相对系统整体。因此针对亚健康的检测和判断有所不同。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系统也需要及时进行隔离或恢复处理,避免对业务造成影响。
峰值及异常负载等状态下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的活动,它关注运行系统在特定负载下的性能,可帮助你评估系统负载在各种方案中的功能,涉及系统在负载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和稳定性,以帮助确保系统性能满足基线要求,有助于提早发现性能问题,防止随着系统运行可能出现的性能裂化小
磁盘容量维度所需最小节点数 = max(总磁盘容量需求 / 单节点磁盘容量上限) 详细规格选择参考官方文档。 父主题: 选择合适的应用中间件云服务资源
考虑不同的云资源技术选型 风险等级 中 关键策略 定期咨询专家或 华为 合作伙伴,以便确定哪些服务和功能的成本更低。查看华为博客和其他信息源。如在非计算密集型场景,使用华为云的云耀系列服务器取代普通ECS服务器 父主题: COST07 管理和优化资源
SEC01-04 分隔工作负载 分隔工作负载是一种架构上进行分治的思想,通过将整个系统的工作负载分割成更小的部分,每个部分独立运行和管理,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一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往往有多个不同类型(如生产环境、开发环境、测试环境)或不同组织
编码了流经分布式系统的端到端请求流。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当系统出现问题时,需要能够追踪系统中每个组件的行为和交互情况。通过在系统中实现分布式跟踪,可以快速定位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故障排除。 设计建议 链路跟踪可以通过在系统中添加跟踪标识符来实现。当请求进入系统时,标识符将被添加
问题,不断验证和推动系统、工具、流程、人员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前发现并修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或通过验证故障发现手段、故障修复能力来达到缩短故障修复时长的作用。 运维托管 运维托管服务是一种针对企业或组织的IT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管理和维护的专业服务,旨在提高IT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
题后可以及时恢复;定期进行演练,及时发现问题。 根据以上方案,典型部署架构如下: 该架构的主要特点包括: 应用系统采用无状态应用+有状态数据库的分层部署架构。 该应用系统在华为云一个Region两个AZ中各部署一套,提供同城容灾能力。 接入层(外部GSLB):通过外部GSLB进行
根据“常见IT系统SLO示意”中的表格可以得知,不同的IT系统,SLO目标是存在差异的,不是所有的应用系统都需要达到最高可用性要求。 当系统可用性目标要求升高时,所需的成本也通常会增加,因此在可用性目标制定时,需要对韧性与成本进行权衡,确定真正的可用性需求。 在系统的可用性目标明
Zone,简称AZ)能力,应用可以用较小成本来完成容灾架构部署。应用系统可设计为使用分布在多个可用区中的资源池,并利用云服务实例本身具备或应用自身支持的跨AZ数据复制与切换能力,在多个AZ之间复制数据、负载均衡和跨AZ故障切换,从而使应用系统具备应对可用区故障的能力。 RES03-01 集群跨AZ部署
网络高可用 应用系统对外或对内通信都依赖于网络,一旦网络异常将会导致业务中断,因此网络架构的高可用及容灾能力至关重要。在进行网络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应用系统对内和对外的网络连接、IP地址管理和域名解析等。 华为云中网络高可用主要涉及三个场景: 公有云网络:构建应用系统相关的公网网络
RES13 过载保护 当系统流量超过一定阈值后,导致系统处于过载状态时,可能会导致部分请求失败,失败触发业务重试,会进一步增加系统的负荷,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业务成功率远远低于系统的设计容量,甚至整体不可用。因此应用应该设计过载保护机制,使得在过载状态下依然可以保证一定比例设计容量的处理能力。
RES10 故障隔离 当系统某个单元发生故障时,如果不采取措施,故障可能会大规模扩散,从而造成整个系统失效。故障隔离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工作负载内的故障影响限制于有限数量的组件内,降低故障影响范围,防止产生级联故障。 通过划分故障隔离域,限制工作负载的影响,可有效进行故障隔离。
RES07 监控告警 应用系统需要监控,以便维护人员能快速识别系统运行现状及问题。 RES07-01 定义关键指标与阈值并监控 RES07-02 日志统计监控 RES07-03 监控到异常后发送消息通知 RES07-04 监控数据存储和分析 RES07-05 端到端跟踪请求消息 父主题:
选择云服务的时候,选择合适的云服务,结合业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云服务类型和规格,利用好云弹性的特性的优势。设计功能过于复杂的组件,有时候是为了通用,有时候则是一种不好的软件设计习惯。够用原则适用于自己设计或者调用已有的功能,使用时注意避免过度设计。 性能可观测 在业务系统开发维护
而控制平面不直接处理业务,因此其故障时不应该影响业务系统。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应用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隔离,避免控制系统故障影响业务。 数据平面所在业务系统的故障恢复可不依赖控制平面,避免由于控制平面故障而导致业务系统无法恢复。 父主题: RES10 故障隔离
免由于资源不足而导致业务受影响。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当发现应用系统业务需要更多资源时,可主动扩展资源以满足需求,而避免影响可用性。典型场景如产品促销前预测会有突发大流量,则可手工进行扩容处理。 华为云服务实例支持主动横向或纵向扩容功能;如对于ECS实例可以通过创建多个ECS
高可用设计 具有高可用的系统必须避免单点故障,以防由于某个节点故障而导致整个系统不可用。 RES01 冗余 RES02 备份 RES03 跨AZ容灾 RES04 跨Region/跨云容灾 RES05 网络高可用 父主题: 韧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