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单击“sidecar管理”,选择命名空间,判断是否重启已有服务,单击“确定”。 图1 注入sidecar 参数释意: 选择命名空间:选择一个或多个命名空间,系统将根据不同的istio版本为命名空间设置标签: 设置istio-injection=enabled标签,适用于1.13.9-r3及以下版本、1.15
扁平网络和非扁平网络 企业版网格所管理的用户集群,根据他们的网络类型,可以分为扁平网络和非扁平网络。 扁平网络 扁平网络指的是两个或多个Kubernetes集群的Pod之间能够直接访问,而无需通过其他组件转发,能够提供更高的通信效率。 图1 扁平网络 使用扁平网络对Kuberne
建议值说明: 网关对CPU敏感,建议申请和限制比例为1:1。避免申请值过小而限制值过大,容易导致节点超分严重。 2U4G仅为示例,实际配置值请根据压测结果自行调整。 CPU配额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申请 容器使用的最小CPU需求,作为容器调度时资源分配的判断依赖。只有当节点上可分配CPU总量
规格推荐 独享节点规格推荐 应用服务网格性能与集群控制面(Master)节点资源息息相关,请您根据您的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独享节点规格,以提高应用服务网格的可用性。 QPS(每秒请求数)总数 0~20000 20000~60000 节点规格 8U16G 16U32G 其中QPS总
18之前版本的应用指标仅支持对接APM。1.18以及后续版本网格仅支持对接到AOM,同时低版本网格升级到1.18后也可以切换到AOM,为了获取更优的使用体检,建议切换到AOM。 目前访问日志仅Istio 1.18及以上版本支持对接到云日志服务(LTS)。若要启用访问日志,请提前在
访问JWT工具网站,选择“Algorithm”为“RS512”,获取公钥(PUBLIC KEY)。 图1 生成公钥 在JWK to PEM Convertor online工具中选中“PEM-to-JWK (RSA Only)”,输入上一步获取的公钥,单击“submit”,将公钥转换为JWK。
√ √ 服务多形态 支持容器类型的服务后端 √ √ √ 协议及语言支持 HTTP协议灰度、治理、监控(根据协议特征不同细节不同,参照协议功能矩阵)、gRPC协议灰度、治理、监控(根据协议特征不同细节不同,参照协议功能矩阵)、开发语言无关、开发框架不限定、业务代码无侵入 √ √ √ 应用网关
√ √ 服务多形态 支持容器类型的服务后端 √ √ √ 协议及语言支持 HTTP协议灰度、治理、监控(根据协议特征不同细节不同,参照协议功能矩阵)、gRPC协议灰度、治理、监控(根据协议特征不同细节不同,参照协议功能矩阵)、开发语言无关、开发框架不限定、业务代码无侵入 √ √ √ 应用网关
包年/包月计费模式的资源完成支付后,会实时上报一条账单到计费系统进行结算。 按需计费模式的资源按照固定周期上报使用量到计费系统进行结算。按需计费模式产品根据使用量类型的不同,分为按小时、按天、按月三种周期进行结算,具体扣费规则可以参考按需产品周期结算说明。应用服务网格的按需计费模式按小时进行结算。
备需求量长期稳定的成熟业务。 按需计费:一种后付费模式,即先使用再付费,按照网格实际使用时长计费,秒级计费,按小时结算。按需计费模式允许您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灵活地调整资源使用,无需提前预置资源,从而降低预置过多或不足的风险。一般适用于电商抢购等设备需求量瞬间大幅波动的场景。 父主题:
在这个过程中,重点是第六步,原来服务端的JWT认证功能迁移到了网格代理上。网格数据面从控制面配置的认证策略中获取验证JWT令牌的公钥,可以是jwks(JSON Web Key Set)上配置的公钥,也可以是从jwksUri配置的公钥地址获取到的公钥。获得公钥后,网格代理使用该公钥对认证服务私钥签名的令牌进行验证,
户确定。 访问端口:容器端口映射到集群虚拟IP上的端口,用虚拟IP访问工作负载时使用,端口范围为1-65535,可任意指定。 访问协议 请根据业务的协议类型选择,目前支持http、tls、tcp、grpc和dubbo协议,默认选中http协议。 版本号 为服务设定版本号。 状态
3及之前版本:Dubbo社区版本未提供Interface到Service的二级关系,需要SDK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方式来维护Interface到服务的映射关系。如可以使用在服务注册时通过扩展信息的方式提供服务名等信息。 客户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SDK使用情况选择灵活的处理方式。对于老版本的SDK可以基于现
登录应用服务网格页面,单击“购买网格”,选择步骤1的集群,“可观测性配置--调用链”启用调用链,选择“第三方Jaeger/Zipkin服务”,填写服务地址和服务端口,其他参数根据需要自行填写。 服务地址为步骤2中所创建服务的<服务名称>.<命名空间>.svc.cluster.local。 服务端口为步骤2创建负载均
istio-bookinfo。 根据标签查找Service关联的Pod。 kubectl get pod -n {namespace} -l app=ratings,release=istio-bookinfo {namespace}和Service的namespace一致。 根据Pod名称,找到其关联的工作负载。
发布任务名称 系统自动生成,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 版本号 新增服务中灰度版本号。 版本描述 灰度版本描述信息。 根据界面提示的流程图,熟悉灰度发布版本流程,单击“创建”。 部署灰度版本。 实例数量 灰度版本的实例数量。灰度版本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实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每个灰度版本的实例都由相同的容器部署而成。
加一个health_check的健康检查功能,获取有关Collector健康状况的信息。 otel-collector在ASM基础版网格中的使用 可通过以下命令获取otel-collector工作负载的配置信息: 以在基础版网格获取到的配置文件为例: receivers配置项定义
terminationGracePeriodSeconds,默认值为30s,可根据业务诉求适当调整。 配置preStop preStop会在实例pod中止前调用,可以用来实现业务pod的优雅关闭。此处需要根据业务诉求来进行相应的配置,以Nginx为例。 kubectl get deploy
${VM1_DIR}/root-cert.pem 设置启动参数 在kubectl节点执行以下命令,获取相关参数并写入${VM1_DIR}目录下的asm_proxy.env文件中。 获取ASM控制面通信地址 ISTIO_PILOT_ADDR=$(kubectl get pod -n istio-system
如果服务存在异常,请单击“处理”,根据服务异常修复进行处理。 图1 服务诊断 修复异常项后,您可以单击“重新诊断”对服务进行再次诊断。 服务异常修复 诊断异常的服务,需要先手动修复异常状态的手动处理项,再一键修复可自动处理项。 在诊断状态为异常的服务下单击“处理”,若手动处理项有异常,根据修复指导进行手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