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节点本地域名解析加速插件版本发布记录 表1 节点本地域名解析加速插件版本记录 插件版本 支持的集群版本 更新特性 社区版本 1.6.62 v1.25 v1.27 v1.28 v1.29 v1.30 v1.31 支持CCE v1.31集群 1.22.20 1.6.37 v1.23 v1
使用已有EIP的annotation配置 annotation 是否可选 参数说明 yangtse.io/eip-id 必选 弹性公网IP的ID。 获取方法: 登录弹性公网IP控制台,在弹性公网IP列表单击需要绑定的EIP名称,找到“ID”字段复制即可。 检查Pod的EIP就绪 容器网络控制器会在Pod
使用中)不支持通过Pod修改EIP属性。 对Pod的EIP地址无明确要求的业务不建议配置固定EIP,因为配置了固定EIP的Pod,Pod重建的耗时会略微变长。 配置固定EIP 创建固定EIP的Pod时,填写EIP相关的annotation后,EIP会随Pod自动创建并绑定至该Pod。
方案二:容器部署使用主机网络部署,然后亲和到集群的某一个节点,这样可以明确知道容器的服务地址(就是节点的地址),注册的地址为:服务所在节点IP,这种方案可以满足注册中心利用VM部署,缺陷是使用主机网络效率没有容器网络高。 父主题: 容器设置
168.0.0/25,则可支持122个节点。若创建200个节点集群,则实际只能添加122个节点(包括控制节点)。 图1 查看“可用IP数” 相关文档 集群网络地址段规划实践 父主题: 网络规划
前端协议:“HTTP” 对外端口:80 高级配置: 数据压缩:开启 转发策略配置 域名:实际访问的域名地址,不配置时可通过IP地址访问Ingress。请确保所填写的域名已注册并备案,一旦配置了域名规则后,必须使用域名访问。 路径匹配规则:支持前缀匹配、精确匹配、正则匹配,请按需选择。 路径
服务加入Istio后,如何获取客户端真实源IP? 问题现象 服务启用Istio后,访问日志中无法获取到客户端源IP。 解决方案 本文以绑定ELB类型Service的nginx应用为例,详细步骤如下: ELB侧开启获取客户端IP 独享型ELB默认开启源地址透传功能,无需手动开启。 在管理控制台左上角单击图标,选择区域和项目。
1-r0及以上版本的集群中,访问控制可同时选择多个IP地址组,最多同时选择5个。 前端协议:“HTTP” 对外端口:80 高级配置: 访问控制:黑名单 转发策略配置 域名:实际访问的域名地址,不配置时可通过IP地址访问Ingress。请确保所填写的域名已注册并备案,一旦配置了域名规则后,必须使用域名访问。 路径匹配
对于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负责集群内部流量转发的kube-proxy组件默认会将Service绑定的ELB IP地址配置到节点本地的转发规则中,从集群内部访问ELB的地址时,流量就会直接在集群内部转发,而不会经过ELB转发。 如果Service设置了服务亲和为节点级别,即exte
ingressClassName: cce Ingress中还可以设置外部域名,这样您就可以通过域名来访问到ELB,进而访问到后端服务。 域名访问依赖于域名解析,需要您将域名解析指向ELB实例的IP地址,例如您可以使用云解析服务 DNS来实现域名解析。 ... spec: rules: -
ingress: - ip: 192.168.1.138 表1 关键参数说明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kubernetes.io/elb.custom-eip-id String 自定义EIP的ID,您可以前往EIP控制台查看。该EIP必须是处于可绑定状态。 Ingre
CCE集群IPVS转发模式下conn_reuse_mode问题说明 发布时间:2022/01/27 CCE集群在IPVS模式下,通过Service方式访问集群内部服务,偶现1秒延时的情况,引起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社区IPVS连接复用Bug。 详情请参见CCE集群IPVS转发模式下conn_reuse_mode问题说明。
ingress: - ip: *.*.*.* - ip: 192.168.0.15 表1 关键参数说明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kubernetes.io/elb.custom-eip-id String 自定义EIP的ID,您可以前往EIP控制台查看。该EIP必须是处于可绑定状态。
此期间操作集群。 自定义 SAN:主题备用名称(SAN)允许将多种值(包括IP地址、域名等)与证书关联,在集群访问证书中签入自定义SAN后,可以通过SAN定义的域名或IP访问集群。详情请参见通过自定义域名访问集群。 此操作将会短暂重启 kube-apiserver 并更新集群访问
IP,通过iptables或IPVS规则转到Real Server,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例如:Service有2个EndPoint,但是DNS查询时只会返回Service的地址,具体client访问的是哪个Real Server,是由iptables或IPVS规则来决定的,客户端无法自行选择访问指定的EndPoint。
echo "node ${ETH0_IP} works well"; fi; 参考命令中1.1.1.1为示例IP,该IP仅用于触发发送ARP报文。可直接使用,也可替换为任意合法IP。 若回显为如下则表示节点存在隐患(10.2.0.35为示例节点eth0网卡IP,具体以实际回显为准): WARNING
RS(IPVS的后端)上。 当net.ipv4.vs.conn_reuse_mode=1时,IPVS则会对新连接进行重新负载。 IPVS连接复用参数带来的问题 问题1 当net.ipv4.vs.conn_reuse_mode=0时,对于端口复用的连接,IPVS不会主动进行新的调度
避免IPVS缺陷导致的DNS概率性解析超时 问题描述 当集群使用IPVS作为kube-proxy负载均衡模式时,您可能会在CoreDNS缩容或重启时遇到DNS概率性解析超时的问题。 该问题由社区Linux内核缺陷导致,具体信息请参见https://github.com/torva
当节点无法连接互联网时,请参照如下方法排查。 排查项一:节点是否绑定弹性IP 登录ECS控制台,查看节点对应的弹性云服务器是否已绑定弹性IP。 若弹性IP一栏有IP地址,表示已绑定弹性IP。若没有,请为弹性云服务器绑定弹性IP。 图1 节点是否已绑定弹性IP 排查项二:节点是否配置网络ACL 登录VPC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的“访问控制
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负载,然后单击“确定”。 IPv6:默认不开启,开启后服务的集群内IP地址(ClusterIP)变为IPv6地址,具体请参见如何通过CCE搭建IPv4/IPv6双栈集群?。该功能仅在1.15及以上版本的集群创建时开启了IPv6功能才会显示。 端口配置: 协议:请根据业务的协议类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