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90:5000”为GDS服务的IP及端口号;“input_data”为GDS服务管理的数据源文件所在的路径。请根据实际情况替换。 依据数据源文件中的数据情况,设计导入容错机制。 GaussDB(DWS)支持如下的数据容错性处理,相当于数据入库前对数据做初步的简单清洗。 fill_mi
使用GDS从远端服务器导入数据 关于GDS并行导入 准备源数据 安装配置和启动GDS 创建GDS外表 执行导入数据 处理导入错误 停止GDS GDS导入示例 父主题: 导入数据
使用GDS导出数据到远端服务器 关于GDS并行导出 规划导出数据 安装配置和启动GDS 创建GDS外表 执行导出数据 停止GDS GDS导出示例 父主题: 导出数据
not create listen socket for '%s'" SQLSTATE: XX000 错误原因:系统内部错误。 解决办法:请联系技术支持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 GAUSS-00442: "could not create any TCP/IP sockets" SQLSTATE:
行计划等。 GDS工具 它是GaussDB(DWS)提供的数据服务工具,通过和外表机制的配合,实现数据的高速导入导出。 GDS工具包需要安装在数据源文件所在的服务器上,数据源文件所在的服务器称为数据服务器,也称为GDS服务器。 DSC SQL语法迁移工具 DSC(Database
数据源文件中的列数比外表定义的列数少。 对于TEXT格式的数据源文件,由于转义字符(\)导致delimiter(分隔符)错位或者quote(引号字符)错位造成的错误。 示例:目标表存在3列字段,导入的数据如下所示。由于存在转义字符“\”,分隔符“|”被转义为第二个字段的字段值,导致第三个字段值缺失。
“off”。 用户获取OBS访问协议对应的AK值(access_key) 。 用户获取OBS访问协议对应的SK值 (secret_access_key)。 请根据用户实际获取的access_key和secret_access_key的密钥替换示例中的对应内容。 设置的导入容错性如下所示:
通常在将数据导入数据库前,即将入库的数据已经在相关主机上了。这种保存着待入库数据的服务器为数据服务器。此时,只需检测以确认数据服务器和GaussDB(DWS)集群能够正常通信,并查看和记录数据在数据服务器上的存放目录备用。 如果待入库数据还没有就绪,则请先参考如下步骤,将数据上传到数据服务器上。 操作步骤
适用于高并发、大量数据导出的场景。 当前版本的GDS支持从数据库导出到管道文件,该功能使GDS的导出更加灵活多变。 当GDS用户的本地磁盘空间不足时: 通过管道文件将从GDS导出的数据进行压缩减少磁盘空间。 通过管道直接将导出来的数据放到hdfs服务器上。 当用户导出前需要清洗数据时:
调整策略如下: 调大CN的max_connections会造成并发连接到DN的查询变多,所以需要同步调大DN的max_connections和comm_max_stream。 CN/DN的max_connections一般按照原来的2倍调大,原值比较小的集群可以调节到4倍。 为避
GDS来帮助分发待导入的用户数据及实现数据的高速导入。GDS需部署到数据服务器上。 数据量大,数据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时,在每个数据服务器上安装配置、启动GDS后,各服务器上的数据可以并行入库。GDS在各台数据服务器上的安装配置和启动方法相同,本节以一台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 背景信息
DB(DWS)集群数据库中。云平台用户通过客户端或API、SDK等方式访问OBS时,需要通过AK/SK认证方式进行认证鉴权。因此,当您需要通过客户端或JDBC/ODBC应用程序等方式连接GaussDB(DWS)数据库访问OBS时,必须先获取访问密钥(AK和SK)。 Access Key
专属集群”页面,找到需要查看监控的集群。 在指定集群所在行的“操作”列,单击“监控面板”,系统将显示数据库监控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工具 > SQL诊断”,进入SQL诊断页面,其中包括: 查询ID 数据库 模式名 用户名称 客户端 客户端IP地址 运行时间(ms) CPU时间(ms)
以root用户登录每台GDS数据服务器,在两台数据服务器上,分别创建数据文件存放目录“/input_data”。以下以IP为192.168.0.90的数据服务器为例进行操作,剩余服务器上的操作与它一致。 mkdir -p /input_data (可选)创建用户及其所属的用户组。此用户用于启
GDS是GaussDB(DWS)提供的数据服务工具,通过和外表机制的配合,实现数据的高速导出。 安装配置和启动GDS操作步骤如下,详细内容请参见安装配置和启动GDS。 操作步骤 在使用GDS导入/导出数据前,请先参考教程:使用GDS从远端服务器导入数据中的步骤:“准备ECS作为GDS服务器”、“下载GDS工具包”。
-a查看当前系统支持的区域和相应的编码格式,并可以选择进行设置。 默认情况下,gs_initdb会根据当前的系统环境初始化此参数,通过locale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的配置环境。 默认值:C lc_monetary 参数说明:设置货币值的显示格式,影响to_char之类的函数的输出。可接受的值是系统相关的。
GDS是GaussDB(DWS)提供的数据服务工具,通过和外表机制的配合,实现数据的高速导出。 当不在使用GDS时,可通过以下步骤停止GDS。 操作步骤 以gds_user用户登录安装GDS的数据服务器。 请根据启动GDS的方式,选择停止GDS的方式。 若用户使用“gds”命令启动GDS,请使用以下方式停止GDS。
到应用或客户端的导入SQL指令后,负责任务的规划及下发到DN。 DN(Datanode):GaussDB(DWS)数据节点。接收CN下发的导入任务,将数据源文件中的数据通过外表写入数据库目标表中。 数据源文件:存有数据的文件。文件中保存的是待导入数据库的数据。 数据服务器:数据源
关案例请参见多数据服务器并行导入。 对于高并发的GDS导入场景,为了保持GDS和DN间的数据连接稳定,可以将GDS服务器环境和DN所在环境的TCP Keepalive检测时间增长(推荐增长至5分钟)。调整集群环境的TCP Keepalive参数会影响故障检测的响应时间。 任务示例
PG_COMM_CLIENT_INFO视图存储单个节点客户端连接信息(DN上查询该视图显示CN连接DN的信息)。 表1 PG_COMM_CLIENT_INFO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ode_name text 当前节点的名称。 app text 客户端应用名。 tid bigint 当前线程的线程号。 lwt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