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用户Token,通过调用IAM服务获取用户Token接口获取(响应消息头中X-Subject-Token的值)。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102400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0 表4 响应Body参数
Integer 分页查询,每页显示的条目数量 最小值:1 最大值:10000 缺省值:5 请求参数 表3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用户Token,通过调用IAM服务获取用户Token接口获取(响应消息头中X-Subject-Token的值)。
么类型的操作。 GET:请求服务器返回指定资源。 PUT:请求服务器更新指定资源。 POST:请求服务器新增资源或执行特殊操作。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资源,如删除对象等。 HEAD:请求服务器资源头部。 PATCH:请求服务器更新资源的部分内容。当资源不存在的时候,PATCH可能会去创建一个新的资源。
图1 监测任务的扫描设置 表1 扫描设置参数说明 参数 参数说明 任务名称 用户自定义。 目标网址 待扫描的网站地址或IP地址。 通过下拉框选择已认证通过的域名。 扫描周期 单击下拉框选择任务扫描周期。 每天 每三天 每周 每月 开始时间 设置监测任务开始的时间。 扫描模式 三种扫描模式: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用户Token,通过调用IAM服务获取用户Token接口获取(响应消息头中X-Subject-Token的值)。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102400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0 表4 响应Body参数
如何配置跳板机进行内网扫描? 使用跳板机进行内网扫描的网络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示意图 创建主机扫描任务,IP地址栏填写目标主机的内网IP。 添加跳板机配置。 配置的跳板机“公网IP”需与被测目标机的内网环境互通。 添加跳板机后,还需在该跳板机的ssh配置文件“/etc/ssh/ssh
Integer 分页查询,每页显示的条目数量 最小值:1 最大值:10000 缺省值:5 请求参数 表3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用户Token,通过调用IAM服务获取用户Token接口获取(响应消息头中X-Subject-Token的值)。
sparse、Intel HEX、RockChip、U-Boot等固件。 支持上传的文件大小:不超过5GB。 平均扫描时间预估:根据不同的压缩格式或者文件类型扫描时长会有一定的差异,平均100MB/6min。 服务采用基于软件版本的方式检测漏洞,不支持补丁修复漏洞场景的检测。 父主题: 二进制成分分析类
0及以上版本的主机,SSH登录IP白名单功能对其不生效。 配置了SSH登录IP白名单的服务器,只允许白名单内的IP通过SSH登录,启用该功能时请确保将所有需要发起SSH登录的IP地址都加入白名单中。 登录企业主机安全控制台,参考图1,单击“添加白名单IP”。 图1 添加白名单IP 在配
获取主机组列表 功能介绍 获取主机组列表 调试 您可以在API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GET /v3/{project_id}/hostscan/groups 表1
使用“一键认证”有什么要求? 在选择“一键认证”方式对域名进行认证前,请您请确保待检测站点的服务器搭建在华为云的以下区域,且该服务器是您当前登录账号的资产: 华北-北京一 华北-北京四 华东-上海一 华东-上海二 华南-广州 华南-深圳 东北-大连 西南-贵阳一 图1 一键认证方式
漏洞管理服务和传统的漏洞扫描器有什么区别? 漏洞管理服务和传统的漏洞扫描器的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漏洞管理服务和传统的漏洞扫描器的区别 对比项 传统的漏洞扫描器 漏洞管理服务 使用方法 使用前需要安装客户端。 不需要安装客户端,在管理控制台创建任务(输入域名或IP地址)就可以进行漏洞扫描,节约运维成本。
编辑监测任务 操作场景 该任务指导用户通过漏洞管理服务编辑资产的监测任务。 前提条件 已获取管理控制台的登录账号与密码。 已创建监测任务。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选择“服务列表 > 开发与运维 > 漏洞管理服务”,进入漏洞管理服务页面。 在左侧导航树中
描、周期性检测。 前提条件 已获取管理控制台的登录账号与密码。 已添加网站。 如果您的网站设置了防火墙或其他安全策略,将导致漏洞管理服务的扫描IP被当成恶意攻击者而误拦截。因此,在使用漏洞管理服务前,请您将以下漏洞管理服务的扫描IP添加至网站访问的白名单中: 119.3.232.114,119
删除监测任务 操作场景 该任务指导用户通过漏洞管理服务删除已创建的监测任务。 前提条件 已获取管理控制台的登录账号与密码。 已创建监测任务。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选择“服务列表 > 开发与运维 > 漏洞管理服务”,进入漏洞管理服务页面。 在左侧导航树
配置了双IP地址的跳板机(跳转服务器),其中一个IP地址是公网IP,能够与扫描引擎通信;另一个IP地址位于内网中,用于与被扫描的目标主机互通。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建立从扫描引擎到被扫描目标主机的网络连接,进而完成内网主机的漏洞扫描。 创建主机扫描任务。在IP地址栏填写被扫描目标机的内网IP。
主机互通性测试异常如何处理? 通过互通性测试可以测试待扫描的主机与扫描环境的连通性是否正常。 主机互通性测试不同异常提示的处理方法如下: 目标机或跳板机的SSH服务未开启,无法登录,请开启SSH服务。 目标机或跳板机的SSH服务连接超时,请确认网络是否可连通或是否有防火墙阻隔。 待扫描的主机或跳板机
创建任务时,为了让漏洞管理服务识别出网站使用的协议(http或https),需要在输入的时候填写此信息。 正确的域名格式为:“http(s)://域名或IP”。 例如:一个使用https协议,IP地址为10.10.10.1的网站,在创建任务时应输入的“目标网址”为“https://10.10
主机名称 主机的名称。 IP地址 主机的IP地址。 授权信息 主机授权的具体操作请参见配置漏洞管理服务Linux主机授权和配置漏洞管理服务Windows主机授权。 操作系统 主机的操作系统,包含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 该参数默认不显示,单击主机列表右上方的,可选择显示该参数。
参数说明 主机名称 用户需要添加的主机名称,必填参数。 IP地址 添加主机的公网IP地址,必填参数。 操作系统类型 主机的操作系统类型,支持Linu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 分组 主机的分组。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已有分组或者是新建分组,新建分组的步骤如下: 单击“新建分组”,弹出“新增主机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