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责任共担模式 云上应用系统的韧性,依赖于云基础设施及应用系统本身的韧性,任何一方故障,都可能会导致云上应用系统故障;因此需要华为云与客户共同承担责任,来保障应用系统的韧性。 华为云责任:华为云提供高可用的基础设施,包括运行华为云服务的硬件、软件和机房设施,并确保服务可用性满足SLA服务等级协议。
快速恢复,可采用双活/多活容灾;对于重要业务,允许一定的业务中断时间,可采用主备容灾;对于一般业务,允许中断的业务时间可达到天级,则可采用远程备份;对于一些不重要的业务,其业务中断对外部客户没有影响,则不需要进行容灾。 父主题: RES04 跨Region/跨云容灾
COST05-03 定期回顾和审核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为了让云上应用始终最具成本效益,推荐您定期对其进行回顾和审核,以了解是否有机会实施新的优化措施。 回顾和审核可以基于成本分配的原则,在应用级别执行,持续审核组织为每个云上应用付出的总体成本。通过综合考虑云资源成本,研发成本,运营管理成本(如托管服务
COST03-02 可视化成本分摊结果 风险等级 中 关键策略 将成本分配到责任团队,使各责任团队及时准确清晰的了解自己业务成本,加强团队成本意识,在构建方案时追求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的平衡。 相关服务和工具 华为云支持您按照组织规划的方式分配成本。随着云服务的使用,规划的组织方式
COST07-01 持续监控资源利用率指标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持续地在组织中定义资源的核心利用率指标(如CPU利用率,内存,CDN服务的流量,数据库的TPS),按(天、周、月)等时间周期发现规律,对低利用率资源的应用/项目进行审查。 父主题: COST07 管理和优化资源
OPS01-02 规划标准化的运维组织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承载卓越运营,应该建立适应您实际的运维组织。运维组织的团队之间具有明确的流程,规定了团队之间的协作方式,例如规定不同团队的响应时间、服务级别目标(SLO) 或服务等级协议(SLA),同时应该记录团队间沟通信息,确保有足够的数据用于后续的改进。
责任共担模型 基于华为在安全、合规、隐私及数据保护领域积累多年的技术和治理能力,华为云为您提供安全、可靠、可信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华为云提出“七层防线+一个中心”的网络安全建设框架,通过多重、多方面的安全防线来成体系保障云上业务的安全性。 华为云把安全合规作为首要任务,安全是华为
PERF04-04 资源性能数据收集 风险等级 中 关键策略 每个华为云提供的云服务都有一组特定于资源功能的指标,用于呈现有关资源的使用情况。通过收集资源性能数据,可以深入了解工作负载的运行状况和行为。 指标作用: 帮助你了解资源的运行状况和性能, 在云监控平台上配置对应的告警策略和配置指标看板。
更多参考文档 华为云零信任能力成熟度模型白皮书 企业上云安全白皮书 华为云安全白皮书 华为云隐私保护白皮书 华为云服务的安全特性 华为云安全配置基线指南 父主题: 安全性支柱
实践保护工作负载免受各种安全威胁,降低安全风险。安全性支柱涉及保护云上系统、资产、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以及合法、合规使用数据,保护用户隐私的一系列最佳实践。 性能效率支柱: 聚焦于如何设计出高性能的架构。作为基本的质量属性,性能的重要性和性能失败后果的严重性是无须质疑的。
SEC10-01 建立安全响应团队 建立安全事件响应团队,明确各角色与职责。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安全事件响应团队一般包含如下角色及职责: 安全响应专家:主导网络安全事件调查,负责对事件进行定级、通报、攻击溯源以及确定影响范围,制定应急处置措施,推动服务控制风险。 攻击溯源专
RES11-04 灾难演练 通过容灾演练,可以验证灾备系统是否可用,且数据丢失时间以及恢复时间符合数据的RPO与RTO指标要求。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灾难演练着重测试服务跨AZ或跨Region故障转移能力,验证系统的容灾能力以及面对灾难时的应对能力,涉及到多个团队间配合,通常
OPS03-02 使用多个环境进行集成测试,构建和生产环境相同的预生产环境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开发者测试虽然成本低,但是缺乏对生产环境配置以及不同服务和应用之间实际交互的验证。为此,您的组织可以在云上提供多个环境,典型的环境包含测试环境,预生产环境和生产环境。在生产环境部署
RES09-01 API及命令调用需要设计为可重试 在进行重试处理时,API及命令调用会重复发送,服务方会多次重复执行,需要保证重复执行多次的结果不变。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应用系统在设计时,应使操作具有幂等性,也就是允许一个操作连续执行两次或多次时,应该与单次调用产生的结果
RES09-03 重试需要避免造成流量压力 对于链路闪断等原因导致的临时性故障,客户端进行一定的重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流量过载等原因导致的故障,重试可能会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因此需要避免这种影响。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客户端进行重试处理时,建议: 增加指数回退和抖动方法
SEC01-02 建立安全基线 建立符合合规性要求、行业标准和平台建议的安全基线,安全基线是团队内对安全的底线要求。根据基线定期衡量您的工作负载架构和运行情况,持续保持或改善工作负载的安全状况。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确定合规性要求:了解您的工作负载必须符合的组织、法律和合规性要求。
韧性支柱简介 韧性支柱旨在帮助企业构建具有高可用的应用系统架构,提高工作负载的韧性,使之在面对各种异常场景时仍能提供和维持可接受的服务水平。韧性支柱结合了华为公司韧性设计经验和业界最佳实践,总结并提炼出一系列设计原则与最佳实践,用以帮助企业利用华为云平台基础设施达到高可用、面向各
成本优化支柱简介 成本优化支柱专注于帮助企业高效地使用云服务来构建工作负载,面向工作负载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断完善和改进,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并提升运营效率,让云上应用始终最具成本效益。 成本优化实践不意味着只有降本,它是安全合规、韧性等维度的平衡,也是达成业务目标的最优投入。 华为公司
OPS02-01 进行需求管理和迭代开发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您的云上应用要达到卓越运营,从设计和开发阶段就需要保证可用性,可恢复性,同时也需要保证代码的质量。您需要评估和了解软件DFX相关要求,包括可靠性、性能、可服务性、可运维性、可交付性等要求 将监管、行业和内部合规性要
OPS06-01 建立可观测性体系 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最初是系统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系统的状态能否被外部观察到和重现。随着云原生、微服务架构的发展,IT系统对可观测性的需求日益增强。业界对可观测性的定义:通常是指基于对复杂系统外部输出的了解,能够了解其内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