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检查microservice.yaml文件中服务中心和配置中心地址是否配置正确,如果不正确,请配置为正确的地址。 cse: service: //服务中心信息,其中address为服务中心地址 registry: address: https://cse
版本。 待重新设置的技术栈版本软件包(支持.zip或者.tar.gz格式)已经上传到OBS对象存储,请参考流式上传(PUT上传)。 编辑技术栈自定义版本 登录ServiceStage控制台。 选择“技术栈管理”,进入“技术栈管理”页面。 单击“部署类型”为“虚拟机”的Java、T
将微服务组件接入微服务引擎,可以使用微服务引擎的服务注册、服务治理、配置管理等能力,使您可以专注于业务开发,提升产品交付效率和质量。可以在设置组件“云服务配置”时绑定微服务引擎。 以ServiceComb 2.7.8及以后版本或Spring Cloud Huawei 1.10.4-2021
String 消息体的类型(格式),默认取值为“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X-Auth-Token 是 String 调用接口的认证方式分为Token和AK/SK两种,如果您使用的Token方式,此参数为必填,请填写Token的值。Token获取方式,请参考获取用户Token。
组件接入微服务引擎,可在“高级设置”中选择已绑定的微服务引擎,单击,输入应用进程的监听端口号,开启多语言接入Mesher服务网格,具体操作请参考创建并部署组件 。 组件部署环境为容器场景时,支持开启多语言接入Mesher服务网格;当部署环境为虚拟机场景时,不支持开启多语言接入Mesher服务网格。
管理虚拟机Agent 虚拟机Agent概述 安装虚拟机Agent 升级虚拟机Agent 重启虚拟机Agent 父主题: 环境管理
数”选择“单实例”即可。 请参考购买集群。 每个集群中至少包含1个规格为8vCPUs、16GB内存或者2个规格为4vCPUs、8GB内存的ECS节点。 为CCE集群添加节点,请参考考创建节点。 集群所在VPC为1创建的VPC。 创建集群时,需在“集群master实例数”下选择“指
如何定制Tomcat Context path? 在创建和部署Tomcat应用时需要设置Tomcat配置,使用默认server.xml配置,上下文路径是"/",没有指定应用路径。 选择开启“公网访问”,应用访问地址为:http://${应用公网域名}:${应用访问端口号}。例如,http://example_domain
String 消息体的类型(格式),默认取值为“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X-Auth-Token 是 String 调用接口的认证方式分为Token和AK/SK两种,如果您使用的Token方式,此参数为必填,请填写Token的值。Token获取方式,请参考获取用户Token。
String 消息体的类型(格式),默认取值为“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X-Auth-Token 是 String 调用接口的认证方式分为Token和AK/SK两种,如果您使用的Token方式,此参数为必填,请填写Token的值。Token获取方式,请参考获取用户Token。
例滚动升级分多少批次完成。 例如,当前组件总实例数为6,“首批灰度实例数量”参数设置为1,且“剩余实例部署批次”设置为3。则当前剩余实例数为5,那么升级剩余实例会按照2:2:1个实例分批升级。 单击“修改灰度策略”,等待灰度发布完成。 父主题: 升级单个组件版本配置
入准备环境。 进行微服务应用开发,首先需要进行技术选型。技术选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技术决策者需要考虑使用的技术是否容易被团队成员掌握,技术能否满足项目对于功能、性能、可靠性方面的要求,还需要考虑商业服务等多方面的因素。本文档不探讨技术选型,假设技术团队已经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开发框架
隔离仓 隔离是一种异常检测机制,常用的检测方法是请求超时、流量过大等。一般的设置参数包括超时时间、同时并发请求个数等。 Java Chassis的隔离作用于微服务消费者,需要微服务应用集成隔离模块,启用bizkeeper-consumer处理链。 配置如下: servicecomb:
选择流量比例 灰度流量比例:设置为50%,即引入到新版本的流量比例为50%。 当前流量比例:自动调整为50%,即引入到当前版本的流量比例为50%。 灰度实例新增模式 选择“金丝雀(先增后减)”。 首批灰度实例数量 设置为1。 剩余实例部署批次 设置为1。 图1 设置组件灰度策略配置信息 单击“升级”。
ServiceComb引擎所在VPC为1所创建的VPC。如果VPC不一致,需正确配置VPC连通。 创建一个CCE集群(如果只是试用场景,“集群规模”选择“50节点”,“集群master实例数”选择“单实例”即可),请参考购买集群。 CCE集群所在VPC为1所创建的VPC。 集群中至少包含1个规格为8vCPU
503 默认策略是在异常错误码为502、503情况下生效,1.11.4-2021.0.x/1.11.4-2022.0.x版本开始支持响应头header的特殊场景生效。 响应头header设置key默认为"X-HTTP-STATUS-CODE",也支持自定义设置,配置如下: spring:
回滚组件版本配置 重新部署组件 设置组件访问方式 修改组件访问域名 设置组件实例伸缩策略 组件运维 查看组件运行环境 启停组件实例 手动同步更新组件状态 管理容器部署组件云服务配置 管理容器部署组件容器配置 管理容器部署组件应用配置 管理容器部署组件高级配置 管理虚拟机部署组件配置 删除组件
rolling_release 否 Object 滚动部署参数,部署类型为RollingRelease时为必选,请参考表9。 gray_release 否 Object 灰度发布升级,部署类型为GrayRelease时为必选,请参考表10。 表9 rolling_release 参数 是否必选
该策略采用COUNT_BASED滑动窗口策略,窗口大小为10个请求,到达10个请求的时候,开始计算错误率,如果错误率达到20%,就会对后续请求进行熔断。默认的滑动窗口策略是TIME_BASED。策略执行顺序为优先判断响应码,如果异常响应码满足策略设置,容错开启;响应码不满足后,再判断header设置的响应编码是否满足条件。
选择流量比例 灰度流量比例:设置为50%,即引入到新版本的流量比例为50%。 当前流量比例:自动调整为50%,即引入到当前版本的流量比例为50%。 灰度实例新增模式 选择“金丝雀(先增后减)”。 首批灰度实例数量 设置为1。 剩余实例部署批次 设置为1。 单击“升级”。 等待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