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安全参考框架 基于上述安全设计原则,华为云推荐采用“一个中心 + 七层防线”的安全参考框架和华为云提供的云原生安全服务来构筑企业的云上安全防护体系,如下图所示。该安全框架完全遵守了纵深防御原则,将各种安全防护措施有机组合起来,针对保护对象(企业的关键业务系统和核心数据),因地制宜
设备的可靠性。同时,AI还可以优化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运输计划和交付路线,减少成本并提升响应能力。 创新商业模式:AI技术为企业创造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例如,云计算和AI结合可以实现弹性计算和按需服务,推动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的发展。另外,AI与物联网的结合也可以
Landing Zone参考架构 公司IT治理架构 组织和账号设计 整体架构设计 身份和权限设计 整体网络架构 公共服务管理 多账号统一管理 数据边界 父主题: Landing Zone设计
- - - 研发相关 - 是 - - - 环境(源端、目的端、迁移任务、执行脚本)检查 云服务基础检查项 运维相关 - 是 - - - 数据库检查项 运维相关 - 是 - - - 运维相关 - 是 - - - 大数据检查项 大数据相关 - 是 - - - 大数据相关 - 是 - -
适用于停机窗口较小,业务可接受短时间的跨云访问,跨云带宽和时延评估可以满足业务需求。 中 1 全部业务 分5~10次切换,应用灰度切流(1%,30%,…100%),然后数据层分批次切换(比如:第一批缓存+数据库,第二批缓存+数据库,第三批中间件消息队列等) 适用于停机窗口较小, 业务可接收短时间的跨云访问,跨云
集中部署企业路由器(ER),为云上云下互联、云上多账号多VPC互联、云上跨Region互联构建网络枢纽。 集中部署VPN或专线与本地数据中心互联,打通云上云下互联的通道,所有账号都可以共享使用VPN或专线与本地数据中心通信。 集中部署云连接(Cloud Connect,CC)与华为云其他的Regi
大企业IT治理架构的层级关系 上述IT治理架构中的各个层级需要逐一映射到华为云上,在华为云上创建相应的对象,华为云从精益治理的角度推荐如下图所示的映射关系。集团公司映射为华为云的主账号(或管理账号),下面的子公司、分公司和部门都可以映射为华为云的组织单元(Organization Unit, OU)
服务器迁移到华为云。 方案2:在华为云ECS重新部署Kong/Zuul网关,然后拷贝源端配置文件到华为云ECS,并修改转发策略 DNS域名解析 解析应用的内外部域名 方案1:使用华为云平台的DNS服务替代源端的DNS,并重新配置DNS解析地址。 方案2:在华为云的ECS上部署DNS服务,并重新配置DNS解析地址。
例如,某些业务可能无法适应云环境,通过试点,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暴露这些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从而降低全面迁移时的风险。 验证可行性:上云迁移试点可以验证企业的应用和数据是否适合迁移到云端。通过选择一小部分应用或业务进行试点,企业可以评估业务在云环境中的兼容性、性能、安全性、
在尽量保留原有IT治理模式的前提下,如何将其迁移到公有云上? 要应对上述挑战,需要设计一套全面的云上IT治理方案和最佳实践,对业务单元、用户、权限、云资源、数据、应用、成本、安全等要素进行全面有效管理。华为云通过Landing Zone解决方案来全面应对云上IT治理的挑战。Landing Zon
要素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图1 应用上云迁移示意图 在进行迁移方案设计之前,先要参考第5章完成该应用的云上目标架构设计(B),然后设计从A->B的迁移方案(C)。 应用迁移方案要基于应用的四层架构来设计,分别设计每一层的迁移方案,如下图: 图2 应用迁移过程 接入层:通常是负载均
不停服,保持在线可使用状态;为了保持数据一致性,写的服务仍然采用停服方式进行切换。从业务对外体验上,多数用户感知不到停服的影响,比如某购物平台,用户仍然可以浏览商品,但是不能下单,下单时可友好的提示:系统正在升级中,预计凌晨4点恢复,请您稍后重试下单等。 四种停写不停读切换方案对比
Replatform 3 Re-architect 1 应用迁移批次规划样例 表3 批次规划样表 应用名称 上云策略 上云批次 第一批次上云 第二批次上云 第三批次上云 第四批次上云 - - - 2025.01.01~2025.03.31 2025.04.01~2025.06.30 2025
双写的数据一致性由应用逻辑保障; 实时对比源端和目标端数据一致性; 历史数据迁移至华为云数据层; 修改外部DNS域名解析地址,将外部流量从源端切换到华为云。 图1 不停服切换方案 父主题: 设计切换方案
操作简单,可快速还原源端配置 所有 主机上的应用容器化上云 对于部署在主机上的传统应用,如果要迁移到容器,就需要将传统应用进行容器化改造,将主机上的应用改造成容器镜像,部署到K8S或华为云CCE集群。容器化改造上云,属于应用现代化,具体请参考应用现代化。 父主题: 设计迁移方案
上云试点执行与总结 上云试点执行 试点应用选择好以后,上云迁移试点按照应用迁移小循环流程执行即可,最后输出试点总结: 图1 迁移小循环流程 上云试点总结 上云迁移试点总结旨在总结试点项目的成果、经验和教训,并为后续的大规模迁移提供指导和改进方向。这对于企业切实评估上云的收益、风险
时可以考虑如下因素: 上云意愿:企业推行全面上云时,不同业务部门的上云意愿是不一样的,可以优先考虑意愿度高、有充足的人力和时间、投入积极的业务。 业务重要性:根据企业现有的应用和业务,选择重要性较高,但又不影响正常运营的应用作为试点。 上云价值:选择上云的价值可量化、容易量化的应
数据。结构化数据包含各类数据库,例如MySQL数据库、MongoDB数据库等,非结构化数据包含对象存储、各类文件存储等。 结构化数据迁移方案 结构化数据,主要为业务提供即时数据支撑,包含数据查询、计算、分析、修改等操作。业务连续性高的业务,很依赖数据库迁移工具的实时同步能力。在做
华为云提供了三种资源共享的方式。 图1 资源共享方案 基于网络的共享:通过ER或VPC Peering将账号之间的网络打通,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共享,该方式仅限于拥有租户可见IP地址的资源,如NTP服务器、自建DNS服务器或者SFS文件存储等。 基于RAM的共享:通过华为云RAM
网(不可信网络)访问云资源的请求会被拒绝,不可信身份通过本地数据中心网络(可信网络)访问云资源的请求也会被拒绝,可信身份访问其他企业的对象存储桶(不可信资源)的请求还会被拒绝,只有可信身份通过本地数据中心网络(可信网络)访问本企业的云资源的请求是允许的。 图1 全方位数据边界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