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OPS02 通过CI/CD实现高效的频繁可逆的小规模变更 OPS02-01 进行需求管理和迭代开发 OPS02-02 关联源代码版本和部署的应用版本,使用代码质量最佳实践 父主题: 卓越运营支柱
OPS07 进行故障分析和管理 OPS07-01 创建可操作的告警 OPS07-02 创建监控看板 OPS07-03 支持事件管理 OPS07-04 支持故障恢复流程 父主题: 卓越运营支柱
高可用设计 具有高可用的系统必须避免单点故障,以防由于某个节点故障而导致整个系统不可用。 RES01 冗余 RES02 备份 RES03 跨AZ容灾 RES04 跨Region/跨云容灾 RES05 网络高可用 父主题: 韧性支柱
RES06 故障检测 RES06-01 故障模式分析 RES06-02 面向所有故障进行检测 RES06-03 支持亚健康检测 父主题: 故障全面检测
故障快速恢复 当应用系统采用华为云服务的高可用设计时,在云服务实例发生故障后,云服务能自动检测和恢复;但对于应用系统本身的故障,需要应用系统自身进行检测和快速恢复处理,以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例由于故障重启可能会导致通信中断,如ECS所在物理服务器由于硬件原因故障时,ECS重启或在其他物理服务器中自动恢复,恢复过程中与ECS的通信会中断,需要重试。 实例由于过载导致无法及时响应,需要重试。
电商类应用典型部署架构(99.99%) 电子商务类应用用于外部客户,需要提供较高的可用性,并能承受组件故障,其可用性目标通常要求达到99.99%,即每年故障时间可以为52.56分钟。 假定故障中断与变更中断的时长分别如下: 故障中断:假定每年故障中断3次,每次应急恢复决策时长为10
安全性支柱 概述 基本概念 设计原则 问题和检查项 云安全治理策略 基础设施安全 应用安全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安全运营 参考架构 安全性云服务介绍 更多参考文档
概述 安全性支柱简介 责任共担模型 父主题: 安全性支柱
基础设施安全 SEC02 身份认证 SEC03 权限管理 SEC04 网络安全 SEC05 运行环境安全 父主题: 安全性支柱
SEC02 身份认证 SEC02-01 对账号进行保护 SEC02-02 安全的登录机制 SEC02-03 安全管理及使用凭证 SEC02-04 一体化身份管理 父主题: 基础设施安全
应用安全 SEC06 应用安全性 父主题: 安全性支柱
SEC06 应用安全性 SEC06-01 安全合规使用开源软件 SEC06-02 建立安全编码规范 SEC06-03 实行代码白盒检视 SEC06-04 应用安全配置 SEC06-05 执行渗透测试 父主题: 应用安全
在云服务模式下,华为云与客户共同承担云环境的安全保护责任,为明确双方的责任,确定责任边界,华为云制定了责任共担模型。华为云负责云的安全性,华为云客户负责云上的安全性。 详细内容见:华为云责任共担模型 父主题: 概述
PERF01 流程与规范 全生命周期性能管理 应用性能编程规范 父主题: 性能效率支柱
全生命周期性能管理 全生命周期性能管理围绕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与编护完整的软件生周期展开,将性能活动内化到生命周期流程中,实现性能工作的常态化。 PERF01-01 全生命周期性能管理 父主题: PERF01 流程与规范
应用性能编程规范 PERF01-02 应用性能编程规范 父主题: PERF01 流程与规范
PERF05 性能优化 性能优化工作中,需警惕“过早优化”的问题。我们的基本指导策略还是首先让系统运行起来,再考虑怎么让它变得更快。一般只有在我们证实某部分代码的确存在一个性能瓶颈的时候,才应进行优化。除非用专门的工具分析瓶颈,否则很有可能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另外,性能优化的隐含代价会使我们的代码变得难于理解和维护
OPS01 建立持续改进的团队文化和标准化的运维体系 OPS01-01 建立持续学习和改进的文化 OPS01-02 规划标准化的运维组织 OPS01-03 规划标准化的运维流程和运维工具 父主题: 卓越运营支柱
OPS05 运维准备和变更管理 OPS05-01 进行生产准备度评审(Product Readiness Review) OPS05-02 进行变更风控 OPS05-03 定义变更流程 父主题: 卓越运营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