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加密属性依据数据盘而定,使用未加密的数据盘创建的私有镜像为未加密的私有镜像。在创建镜像时不可更改此属性,创建成功后,可以通过区域内复制更改加密属性。 如您的组织已经设定了镜像的相关标签策略,则需按照标签策略规则为私有镜像添加标签。
raw格式镜像文件:确认镜像文件已经转换为raw格式,按照要求完成了镜像优化,且已生成位表文件。
由于镜像文件不同,安装步骤稍有不同,请根据实际的安装界面提示进行操作。 请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时区、KMS地址、补丁服务器、输入法、语言等相关配置。 前提条件 已使用平台提供的“远程登录”方式(即VNC登录),连接云服务器并进入安装界面。
镜像加密 IMS提供了对镜像加密的能力,用户可以采用加密方式创建私有镜像,确保镜像数据安全性。 父主题: 安全
父主题: 通过外部镜像文件创建Linux系统盘镜像
只有通过云备份,或云服务器(未通过旧版CSBS服务生成备份)创建的整机镜像,才支持共享。 整机镜像不支持区域内复制。 父主题: 镜像创建类
使用创建镜像元数据(OpenStack原生)创建镜像元数据。调用成功后,保存该镜像的ID。 使用2得到的镜像ID,上传支持格式的镜像文件。 当前接口已废弃,推荐使用制作镜像。 URI PUT /v2/images/{image_id}/file 参数说明请参见表1。
保存设置并退出“/etc/dracut.conf”文件。 参考以下命令,重新生成initrd。
通过ISO文件创建Windows系统盘镜像 创建流程(Windows) 为原始ISO文件集成virtio驱动 将ISO文件注册为镜像(Windows) 使用ISO镜像创建Windows云服务器 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和virtio驱动 配置云服务器并创建Windows系统盘镜像
图8 数据盘 返回云服务器列表,等待几分钟,云服务器创建成功。 登录云服务器,验证数据是否迁移成功。 执行fdisk -l,可以看到数据盘已分区。将新分区重新mount一下,再查看“qianyi.txt”文件,数据迁移成功。
通过ISO文件创建Linux系统盘镜像 创建流程(Linux) 将ISO文件注册为镜像(Linux) 使用ISO镜像创建Linux云服务器 安装Linux操作系统 配置云服务器并创建Linux系统盘镜像 父主题: 创建私有镜像
图1 跨区域复制典型场景示意图 背景知识 跨区域复制适用于跨区域部署服务器,或者跨区域备份数据,常和共享镜像结合使用,以达到跨区域跨账号复制镜像的目的。不同场景的使用方式见下表: 场景 说明 操作步骤 跨区域同账号复制 复制完成后,目标区域会生成新的镜像,新镜像具有唯一的ID。
通过外部镜像文件创建Windows系统盘镜像 流程概览(Windows) 准备镜像文件(Windows) 上传镜像文件(Windows) 注册镜像(Windows) 使用镜像创建弹性云服务器(Windows) 父主题: 创建私有镜像
如果不一致,请参考“清理网络规则文件”。 检查网卡属性是否为DHCP。如果云服务器网络配置为静态IP地址,请参考“设置网卡属性为DHCP”。 检查SSH服务是否为开启状态(可以通过service sshd status查看)。
cp /boot/initrd-2.6.32.12-0.7-default /boot/initrd-2.6.32.12-0.7-default_bak 执行以下命令,重新生成initrd映像文件。
保存设置并退出“/etc/dracut.conf”文件。 执行以下命令,重新生成initrd。
ISO文件创建Windows系统盘镜像 通过ISO文件创建Linux系统盘镜像 创建裸金属服务器私有镜像 通过裸金属服务器创建私有镜像 通过外部镜像文件创建私有镜像 创建数据盘镜像 通过云服务器的数据盘创建数据盘镜像 通过外部镜像文件创建数据盘镜像 创建整机镜像 通过云服务器创建整机镜像
执行以下命令编辑“fstab”文件。 vi /etc/fstab 删除相关数据盘在“fstab”文件中的配置信息。 “/etc/fstab”文件中记录了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的文件系统和存储设备的信息,需要删除,如图1中最后一行是数据盘在“fstab”中的配置信息。
可从Ubuntu官网下载:https://ubuntu.com/download/server#downloads 本示例文件名称:Ubuntu-20.04-server.iso 免费 Cloud-Init工具 为了保证使用私有镜像创建的新云服务器可以通过“用户数据注入”功能注入初始化自定义信息
父主题: 通过ISO文件创建Windows系统盘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