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速度。 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特点 融合计算、存储和网络:传统的数据中心网络需要单独部署计算、存储和网络设备,而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通过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将这三个要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架构,极大地简化了数据中心的部署和维护。 软件定义网络: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采用软件定义网
GaussDB如何支持跨数据中心的实时数据同步和容灾?
相信未来一两年内客户大规模部署的可能性不大。观点3:数据中心云平台与SDN之间的整合基于VxLAN券过去两年的发展说明,不同场景(如数据中心内部、广域互联等)需要利用SDN解决的问题完全不一样,而采用的技术也就完全不同。数据中心内部关注点在虚拟资源之间的有效整合,从我们接触的客户
1.12.2 NvGRENvGRE(Network virtualization GRE,RFC 7637)是微软提出来的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用于其自家的Hyper-V中。如图1-37所示,NvGRE是一种MACinGRE隧道,它对传统的GRE报头进行了改造,增加了24位的VSI
1.12.3 STTSTT(Stateless Transport Tunnel,RFC Draft)是Nicira提出的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是一种MACinTCP的隧道,其封装格式如图1-38所示。之所以设计STT,是因为希望利用网卡的TSO(TCP Segment Offlo
、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组织起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百度、美团、腾讯、京东、华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联合撰写的《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白皮书》在“2021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 《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白皮书》分析了
址。住宅代理允许用户通过目标区域内的真实IP地址连接到互联网。 数据中心代理 数据中心代理是指是使用数据中心拥有并管理IP的代理,IP地址来源于数据中心机房,不需要其他设备再进行路由。这可以让数据中心更好地直接控制速度并保障安全性。 那我们应该怎么实际选择呢?
度效率,支持客户业务快速发展。某电信企业基于UCS (On-Premises) 实现边缘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多集群管理效率提升90%企业为满足对时延敏感的业务场景,通常将业务部署在边缘数据中心,但分散的、大量的多集群管理成为企业快速创新的阻碍,通过UCS (On-Premises)
短为两周,极大提高制作周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指数》显示,**我国数据中心产业规模已接近2000亿元,北上广深等热点地区及周边数据中心规模指数较高**。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我国数据中心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失衡、失序发展等问题。 今年,我国发改委、网
1.8.2 控制与转发过程分析现考虑以下拓扑:3台Leaf的SID分别为100/200/300,4台Spine的SID分别为10/ 20/30/40,现有两台主机MAC A和MAC B分别接在S 100和S 300下。建立好拓扑之后,ISIS发现拓扑,DRAP分配好SID和Fta
1.9.2 集中式的控制机制Director是QFabric的中央管理/控制平面,在生产环境中需要多个Director组成一个Director Group以实现高可用。Director自身的实现是分布式的,每个Director中都有运行着多个VM,不同的VM上运行着不同的管理/控
1.10.2 控制与转发过程分析VDX交换机可以在VCS和Standalone两种模式下工作。当在VCS模式下工作时,交换机上所有的端口上开始跑BLDP(Brocade Link Discovery Protocol),BLDP首先会判断链路两端的交换机是否均为VDX交换机,如果
目录 文章目录 目录 前文列表 历史背景 混合云 Why hybrid cloud? 混合云市场 混合云的逻辑架构 混合云应用场景 灾难恢复 数据备份 负载扩容 应用部署 开发测试生产部署 混合云产品 多云管理产品 多云网络互联产品
近日,在华为云行业高峰论坛2023上,《政务数据之道白皮书》重磅发布。该白皮书由安徽省大数据中心和华为云联合编制,结合业界最佳实践,充分融合各方在数字化转型和数据管理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白皮书聚焦政府行业在数据汇聚、治理、应用方面的发展现状和挑战,总结出政务数据
写入场景仍受数据中心网络延迟影响,这是因为遵循 Raft 多数派协议,所有写入的数据需要同步复制到至少 2 个数据中心 TiDB Server 数据中心级别单点 业务流量纯走单数据中心,性能受限于单数据中心网络带宽压力 TSO 获取能力以及读取性能受限于业务流量数据中心集群 PD、TiKV
在电信运营商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同,网络在数据中心内部应该被定位于业务与应用的辅助,如果让应用围着网络来转,显然就是本末倒置了。虽然数据中心和电信运营商在网络设备厂商中通常是两条独立的产品线,不过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设计至今仍然没有摆脱“以网络为中心”的思路,虽然SDN为网络提供了可编
3.3.2 网络传输云数据中心里,Fabric指的是能够为虚拟机间的通信提供高带宽、无阻塞传输的网络。传统数据中心的3-Tier网络,对于Fabric没有明确的需求。云计算兴起后,数据中心的通信模型发生了巨变,前面章节中反复提到过的一些原因,如虚拟机规模的扩张、东西向流量的激增等
1.9.3 控制与转发过程分析QFabric的技术架构实际上采用的还是Juniper一贯的路数——BGP/MPLS VPN,Node可以看作PE,Interconnect可以看作P,Director可以看作RR。在控制面上,QFabric为BGP扩展了MAC的地址族,并且还可以传
发布会上,华为重磅发布了《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 面对数据中心蓬勃发展、绿色低碳要求,华为与全球数据中心行 业领袖和技术专家展开了深入广泛的研讨,并达成重要共识,《白皮书》总结出下一代数据中心四大特征为低碳共生、融合极简、自动驾 驶、安全可靠。 1. 低碳共生 :面对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挑战,数据中心发展的
1.16 本章小结数据中心网络技术近十年间的演进,在传统IDC向云数据中心转型的大背景下展开,东西向流量的爆发催生了Leaf-Spine架构和各路大二层技术,而对于开放性和自动化的强烈诉求,则拉开了SDN时代的序幕。同时,在与SDN碰撞的过程中,传统网络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