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Client长期不发起请求的情况,例如:重启网卡后又复现,尝试使用以下方法配置静态IP。 Linux系统: 执行以下命令,打开/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中的配置。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获取对等连接的对端项目ID 操作场景 当您创建不同账户下的VPC对等连接时,您可以参考本章节获取对端VPC所在区域对应的项目ID,即对端项目ID。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此处使用对端账户登录管理控制台。 在页面右上角的用户名的下拉列表中,单击“我的凭证”。 进入“我的凭证”页面。
更多安全组规则配置示例,请参见安全组配置示例。 安全组配置流程 图6 安全组配置流程 表2 安全组配置流程说明 序号 步骤 说明 操作指导 1 创建安全组 创建安全组时候,您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规则。预置的部分安全组规则,详细信息请参见安全组模板说明。 创建安全组 2 配置安全组规则
当ECS-test实时向镜像源ECS-source发送TCP报文时,通过TCPDUMP工具,查看镜像目的ECS-target-01是否可以获取到该报文的数据包,如果获取成功,则表示镜像会话配置生效。 远程登录ECS-target-01。 ECS有多种登录方法,具体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在ECS-tar
P报文时,通过TCPDUMP工具,查看镜像目的ECS-target-01和ECS-target-02是否可以获取到该报文的数据包,如果可以获取到,则表示出方向的采集规则配置生效。 远程登录ECS-target-01。 ECS有多种登录方法,具体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在ECS-
获取项目ID 操作场景 在调用接口的时候,部分URL中需要填入项目ID,所以需要获取到项目ID。有如下两种获取方式: 调用API获取项目ID 从控制台获取项目ID 调用API获取项目ID 项目ID可以通过调用查询指定条件下的项目列表API获取。 获取项目ID的接口为“GET ht
获取虚拟私有云的ID信息 操作场景 本章节指导用户查看并获取虚拟私有云的ID信息,即VPC ID。 当您创建不同账户下的VPC对等连接时,需要获取对端VPC所在区域对应的项目ID,即对端项目ID。您可以将此章节推荐给对端项目ID账户的用户,以获取对端项目ID。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rity_group_id}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项目ID。 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项目ID。 security_group_id 是 String 安全组资源ID。 请求参数 无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0 表2 响应Body参数
在ECS-target中,查看是否可以获取到报文的数据包。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可以看到TCPDUMP工具启动后,ECS-test发送的信息12345对应的数据包。其中,vni 1为镜像会话的标识,表示通过镜像会话,ECS-target可成功获取到数据包,数据包内容分为两部分,详细说明请参见表6。
ecurity-group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项目ID。 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项目ID。 请求参数 表2 请求Bod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dry_run 否 Boolean 功能说明:是否只预检此次请求。
urity_group_id} 参数说明请参见表1。 表1 参数说明 名称 是否必选 说明 project_id 是 项目ID,获取项目ID请参见获取项目ID。 security_group_id 是 安全组唯一标识 请求参数 无 请求示例 GET https://{Endpoi
当镜像源ECS-source实时向ECS-test-A发送TCP报文时,通过TCPDUMP工具,查看镜像目的ECS-target是否可以获取到该报文的数据包,如果获取不到,则表示出方向的不采集规则配置生效。 远程登录ECS-target。 ECS有多种登录方法,具体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在ECS-tar
如果将当前端口暴露到公网,可能存在网络安全风险,建议您将源IP设置为已知的IP地址,配置示例请参见表6。 您需要在弹性云服务器上先安装FTP服务器程序,再查看20、21端口是否正常工作。安装FTP服务器的操作请参见搭建FTP站点(Windows)、搭建FTP站点(Linux)。
Cloud,VPC)提供的SDK语言版本,列举了最新版本SDK的获取地址。 在线生成SDK代码 API Explorer能根据需要动态生成SDK代码功能,降低您使用SDK的难度,推荐使用。 SDK列表 表1提供了VPC支持的SDK列表,您可以在GitHub仓库查看SDK更新历史、获取安装包以及查看指导文档。 表1 SDK列表
0/24,ECS2中容器网段为10.0.3.0/24。 发送给容器的数据包下一跳为容器所在弹性云服务器。如图中发送给10.0.2.0/24网段的数据包下一跳为192.168.0.2,发送给10.0.3.0/24网段的数据包下一跳为192.168.0.3。 图1 网络拓扑 配置步骤 创建VPC及VPC网段。 具体操作请参见创建虚拟私有云和子网。
NAT64 TOA插件配置 操作场景 用户使用IPv6地址通信需要获取来访者的真实IPv6地址。TOA内核模块主要用来获取经NAT64转化过的来访者真实IPv6地址,该插件安装在后端服务器。 当用户需要在操作系统中编译NAT64 TOA内核模块时,可参考本文档进行配置。本操作当前仅支持华东-上海一和华北-北京四区域。
检查/etc/cloud/cloud.cfg配置文件格式,参考无法登录或者无法完成非root用户的创建。 无法通过预先获得的密钥文件登录弹性云服务器(或无法获取弹性云服务器密码) 重启弹性云服务器后重试解决。 弹性云服务器未获取到IP 检查弹性云服务器是否已经获取到IP地址。 如果没有获取到IP地址,请尝试
目标端口。 53 protocol IANA协议编号。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Internet协议编号。 17 packets 数据包的数量。 1 bytes 数据包的大小。 96 start 捕获窗口启动的时间,采用Unix秒的格式。 1548752136 end 捕获窗口结束的时间,采用Unix秒的格式。
址和端口(192.168.0.154,38929)通过UDP协议向目的端IP地址和端口(192.168.3.25,53)传输了1个数据包,所有数据包的大小为96 byte。 1 5f67944957444bd6bb4fe3b367de8f3d 1d515d18-1b36-47dc-a983-bd6512aed4bd
示例六:配置VPC资源标签 操作场景 本章节指导用户通过调用API来配置和管理VPC的资源标签,包含标签的创建、查询和删除。 前提条件 已创建VPC,并获取VPC的ID,具体请参见创建VPC和子网。 当您使用Token认证方式完成认证鉴权时,需要获取用户Token并在调用接口时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