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常见问题 如何实现每次调试前,代码自动编译? 修改代码后,需重新编译再进行调试。可以新建一个编译工程的Task,并将其label配置为调试配置项的preLaunchTask,以达到调试前自动编译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进入CodeArts IDE Online工作界面。 新建一个
不同来源工程信息参数说明下: 工程来源 参数名 说明 样例工程 工程名称 工程的名称。请根据界面提示进行设置。 工程模板 根据上一步选择的“技术栈”类型不同,对应“工程模板”也不同。请根据需要设置不同“技术栈”以及对应的“工程模板”。 私有仓库 项目名称 工程所属项目的名称,来源为当前用户
Integer login_id 请求示例 创建一个“pycharm”类型,IDE版本为“Professional Edition 2022.1”的登录。 POST https://{endpoint}/v2/aims/codemodelserver/code-generation/login
join-request(success/error/conflict) 请求示例 创建一个地域在北京,用户名为“name”,邮箱为“email@codeartssnap.com”,组织为“huawei”的用户。 POST https://{endpoint}/v2/aims/codemodelserver/join-request
调试”,打开调试视图。 在调试任务下拉框中选择“新增配置”,如图4所示。 图4 新增配置 选择“Launch Program”,根据界面提示在配置文件中设置需要调试的“mainClass”。 单击调试视图中的,开始调试。 代码调试 双击文件名称,打开文件。 单击main函数上的“Debug”按钮来调试代码。
回复id 请求参数 表2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用户Token。 通过调用IAM服务获取用户Token接口获取(响应消息头中X-Subject-Token的值)。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0 表3 响应Body参数
创建和训练模型 命令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create model model = keras.Sequential([ keras.layers.Flatten(input_shape=(28, 28)),
n 请求参数 表1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用户Token。 通过调用IAM服务获取用户Token接口获取(响应消息头中X-Subject-Token的值)。 表2 请求Bod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导入和预处理训练数据集 参考TensorFlow官网的教程,创建一个简单的图片分类模型。 查看当前TensorFlow版本,单击或者敲击Shift+Enter运行cell。 1 2 3 4 5 6 7 8 9 10 from __future__ import absolute_import
5GB|10GB|20GB 枚举值: 5GB 10GB 20GB refresh_time 否 String 自动休眠时长。arm架构,自动休眠时长只能设置成30,60。x86架构可取值为30,60,240,1440和-1。除-1外,其它值的单位为“分钟”。实例无操作超过自动休眠时长后,将会被
y 请求参数 表1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否 String 用户Token。 通过调用IAM服务获取用户Token接口获取(响应消息头中X-Subject-Token的值)。 表2 请求Bod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