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如果当前资源配额限制无法满足使用需要,您可以申请扩大配额。 怎样查看我的配额?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选择区域和项目。 在页面右上角,选择“资源 > 我的配额”。 系统进入“服务配额”页面。 图1 我的配额 您可以在“服务配额”页面,查看各项资源的总配额及使用情况。 如果当
连接HANA SYSTEMDB 数据库时使用的用户名 system HANA密码 连接HANA SYSTEMDB 数据库时使用的密码 Huawei@123 HANA实例编号 连接HANA数据库时使用的实例编号 00 HANA SID 连接HANA数据库时使用的SID WXJ 父主题: 通过自定义脚本实现SAP
服务器能否跨区域备份? 支持对生成的备份数据进行跨区域复制,并支持使用复制到目标区域的备份创建镜像。 父主题: 备份类
小RTO与RPO。 数据准备 表1 数据准备 准备项 说明 示例 MySQL用户名 连接MySQL数据库时使用的用户名 root MySQL密码 连接MySQL数据库时使用的密码 Huawei@123 父主题: 通过自定义脚本实现MySQL一致性备份
v3协议告警上报账号的密码,以提升系统运维安全性。 前提条件 已获取管理控制台的登录账号和密码。 已获取服务器的登录账号和密码。 背景信息 本节介绍如何修改安装在Windows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的客户端的SNMPv3告警上报账号密码。 客户端SNMP v3的授权认证密码和数据加密
过复制或复制失败的备份执行复制操作。参数说明如表2所示。 表2 复制策略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备注 复制策略 选择是否为该备份策略配置对应的复制策略。 立即配置 是否启用 设置复制策略的启用状态。 启用: 禁用: 仅当启用复制策略后,以下配置才生效。 目标区域 选择备份数据需要复制到的目标区域。
服务介绍 03:23 云容器引擎服务介绍 操作指导 云服务器备份 CSBS 了解如何创建云服务器备份 04:25 创建云服务器备份 云服务器备份 CSBS 使用云服务器备份恢复云服务器 02:32 使用云服务器备份恢复云服务器 云容器引擎 CCE 熟悉云容器引擎控制台 03:23 熟悉云容器引擎控制台
备份和恢复服务器需要多长时间? 在云硬盘备份界面上的显示的云服务器备份有什么用途? 云服务器备份有配额限制吗? 云服务器备份出现异常该如何处理? 如何处理失败的任务?
备份管理 通过这些接口,您可以对备份进行管理,立即执行策略。 恢复管理 通过这些接口,您可以使用备份恢复资源数据。 配额管理 通过这些接口,您可以对相关配额进行修改。 复制管理 通过这些接口,您可以查询本区域的复制能力,例如支持复制到哪些区域。
***********" Log "[INFO]:Begin to freeze appexample." #查找appexample是否存在,如果appexample不存在,则返回0,退出 #在冻结IO步骤中,Agent程序会依次调用每个冻结脚本,如果一
为什么备份中文件系统容量和备份大小不一致? 常见现象 在服务器中存放了文件并进行了备份,新增或删除文件后进行再次进行备份,前后备份的大小并没有变化。 ECS创建的备份比文件系统查询到的磁盘占用空间大。 原因分析 以下原因可能造成文件系统与备份大小不一致: 文件系统的元数据会占用磁盘空间。 磁盘进行了格式化操作,例如W
GB数据。该用户购买了一个月的100GB云服务器功能包和100GB的存储包,配置自动备份策略,每日进行一次备份,保留7日,在第7天时,用户使用了功能包中100GB容量,以及存储包中20+1*6=26GB的容量。 父主题: 计费类
查看备份 删除备份 使用备份创建镜像 复制备份(跨区域) 启用应用一致性备份
结Data卷的XFS文件系统,否则可能出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在此示例脚本中,将会查询出HANA使用的Data卷挂载点,并用xfs_freeze 命令进行冻结。 如果HANA系统未按照SAP官方建议使用一个独立分区来存放Data卷数据,而是与系统卷共用一个分区,则请修改hana_freeze
云服务器备份支持通过云审计服务对备份服务资源的操作进行记录,以便用户可以查询、审计和回溯。 云审计服务(Cloud Trace Service,CTS) 查看云服务器备份追踪事件 云服务器备份依赖于消息通知服务发送使用云服务器备份的消息通知给用户。 消息通知服务(Simple Message
云服务器备份支持从任意一个备份恢复服务器的全量数据,不管这个备份是全量还是增量。因此,当某一个备份被人为删除或过期自动删除后,不会影响使用其他增量备份恢复数据。 举例:服务器X按时间顺序先后生成A、B、C三个备份,每个备份都存在数据更新。当备份B被删除后,备份A和备份C还是可以继续用于数据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