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等待其它模块Ready:比如有一个应用里面有两个容器化的服务,一个是Web Server,另一个是数据库。其中Web Server需要访问数据库。但是当启动这个应用的时候,并不能保证数据库服务先启动起来,所以可能出现在一段时间内Web Server有数据库连接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运行Web Server服务的Pod里使用一个Init
配置管理-容器引擎配置 单容器可用数据空间 单容器可用数据空间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devmapper-base-size 大于等于0 0 支持初始化时配置,不支持后续修改 CCE Standard/CCE Turbo 当前仅devicemapper场景支持限制,overlayfs不支持
其他用户可能会误删除不属于自己的集群。因此,您可以为重要的集群设置禁止删除的保护措施,防止通过控制台或API误删除集群,避免集群中的重要数据丢失。 操作步骤 登录CCE控制台,单击集群名称进入集群控制台。 在集群控制台左侧导航栏中选择“配置中心”。 单击“配置概览”页签,在“集
缩范围。 前提条件 集群中已安装1.5.2及以上版本的CCE容器弹性引擎。 集群中已安装云原生监控插件,且开启监控数据上报至AOM服务,详情请参见云原生监控插件。 约束与限制 AHPA策略仅支持1.23及以上版本的集群。 1.19.10及以上版本集群中,如果使用HPA策略对挂载了
DevOps是一组过程、方法与系统的统称,通过一系列手段来促进开发(应用程序/软件工程)部门与技术运营和质量保障(QA)部门之间的密切沟通、高效协作与整合。通过自动化的软件交付和架构变更流程,让规划、开发、构建、测试、发布、部署、维护都能更快、更频繁、更可靠,保障开发结果的稳定可靠。随着微服务、中台架构的兴起,DevOps重要性日益显著。
时间。大大节约开发、测试和部署的时间。 一致的运行环境。 容器镜像提供了完整的运行时环境,确保应用运行环境的一致性。从而不会再出现“这段代码在我机器上没问题”这类问题。 更轻松地迁移、维护和扩展。 容器确保了执行环境的一致性,使得应用迁移更加容易。同时使用的存储及镜像技术,使应用
接入密钥:将会自动获取APM服务的密钥信息,可前往APM控制台查看密钥详情。 关于APM2.0参数概念的详细说明,请参见APM参数说明。 应用启动后,等待约3分钟,应用数据就会呈现在APM界面中,此时登录APM,您可以在APM上通过拓扑、调用链等进行应用性能优化,详细操作请参考应用拓扑。 修改性能管理配置 登录CCE控制台。
修改云服务器的数据盘 待纳管云服务器的数据盘数量、大小、类型需修改成和节点池的数据盘配置相同。 数据盘数量 更多操作指导请参见ECS新增磁盘或ECS在线卸载磁盘。 登录ECS控制台。 单击目标云服务器名称,进入弹性云服务器详情页。 选择“云硬盘”页签。 如果待纳管节点的数据盘数量少于
5-r0、v1.28.3-r0及以上版本集群:登录CCE控制台,单击集群名称,并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配置中心”,查看“网络配置”页签中的“Pod访问元数据”配置。 当“Pod访问元数据”处于关闭状态时,无需进行额外配置,已禁止容器获取宿主机元数据。 当“Pod访问元数据”处于开启状态时,请参考以下步骤禁止容器获取宿主机元数据。
default-secret 在Volume中引用Secret 在Volume中引用Secret,就是通过文件的方式直接将Secret的每条数据填入Volume,每条数据是一个文件,键就是文件名,键值就是文件内容。 如下示例中,创建一个名为vol-secret的Volume,这个Volume引用
典型场景:用户在创建节点时配置两个数据盘作为临时卷存储池,用户误操作删除了部分数据盘导致存储池异常。 检测周期:30秒 数据来源: vgs -o vg_name, vg_attr 检测原理:检查VG(存储池)是否存在p状态,该状态表征部分PV(数据盘)丢失。 节点持久卷存储池异常调
访问。 VPC内访问 根据集群容器网络模型不同,从容器访问内部网络有不同表现。 容器隧道网络 容器隧道网络在节点网络基础上通过隧道封装网络数据包,容器访问同VPC下其他资源时,只要节点能访问通,容器就能访问通。如果访问不通,需要确认对端资源的安全组配置是否能够允许容器所在节点访问。
使用CCE密钥管理(对接 DEW)插件 CCE密钥管理(dew-provider)插件用于对接数据加密服务(Data Encryption Workshop, DEW)。该插件允许用户将存储在集群外部(即专门存储敏感信息的数据加密服务)的凭据挂载至业务Pod内,从而将敏感信息与集群环境解耦,有效避免
kind 是 创建的对象类别。 metadata 是 资源对象的元数据定义。 name 是 Pod的名称。 spec 是 spec是集合类的元素类型,pod的主体部分都在spec中给出。具体请参见表2。 表2 spec数据结构说明 参数名 是否必选 参数解释 hostAliases 是
中挂载路径下的数据会存储在存储卷的tmp文件夹中。不填写时默认为根路径。 权限 只读:只能读容器路径中的数据卷。 读写:可修改容器路径中的数据卷,容器迁移时新写入的数据不会随之迁移,会造成数据丢失。 本例中将磁盘挂载到容器中/data路径下,在该路径下生成的容器数据会存储到云硬盘中。
的总字节数。 网络发送丢包率:负载的所有Pod的容器在不同的时间段的发送丢失的数据包总量占发送的数据包总量的比例。 网络接收丢包率:负载的所有Pod的容器在不同的时间段的接收丢失的数据包总量占接收的数据包总量的比例。 Pod相关指标 Pod CPU使用率:负载的每个Pod在不同的时间段的CPU使用量除以它们的CPU
区域与可用区 什么是区域、可用区? 区域和可用区用来描述数据中心的位置,您可以在特定的区域、可用区创建资源。 区域(Region):从地理位置和网络时延维度划分,同一个Region内共享弹性计算、块存储、对象存储、VPC网络、弹性公网IP、镜像等公共服务。Region分为通用Re
一个新Pod创建后,Service就能立即选择到它,并会把请求转发给Pod,那问题就来了,通常一个Pod启动是需要时间的,如果Pod还没准备好(可能需要时间来加载配置或数据,或者可能需要执行一个预热程序之类),这时把请求转给Pod的话,Pod也无法处理,造成请求失败。 Kubernetes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
些分布式的场景,要求每个Pod都有自己单独的状态时,比如分布式数据库,每个Pod要求有单独的存储,这时Deployment无法满足业务需求。 分布式有状态应用的特点主要是应用中每个部分的角色不同(即分工不同),比如数据库有主备、Pod之间有依赖,在Kubernetes中部署有状态应用对Pod有如下要求:
存量代码配置了用固定域名调用内部其他服务,如果要切换到Kubernetes Service方式,修改配置工作量大。 在集群外自建了一个其他服务,需要将集群中的数据通过固定域名发送到这个服务。 解决方案 使用CoreDNS有以下几种自定义域名解析的方案。 为CoreDNS配置存根域:为特定域名指定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