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该API用于在指定集群下迁移节点到另一集群。 集群管理的URL格式为:https://Endpoint/uri。其中uri为资源路径,也即API访问的路径。 接口约束 仅支持在同一VPC、同一项目下的不同集群间进行迁移。 CCE Turbo集群和CCE Standard集群间不支持互迁。
4-r0和v1.23.3-r0以下版本集群中,节点内存的预留规则使用v1模型。对于v1.21.4-r0和v1.23.3-r0及以上版本集群,节点内存的预留规则优化为v2模型,请参见CCE对节点内存的预留规则v2。 如果节点资源占用比较满,集群升级到v1.21.4-r0和v1.23
些分布式的场景,要求每个Pod都有自己单独的状态时,比如分布式数据库,每个Pod要求有单独的存储,这时Deployment无法满足业务需求。 分布式有状态应用的特点主要是应用中每个部分的角色不同(即分工不同),比如数据库有主备、Pod之间有依赖,在Kubernetes中部署有状态应用对Pod有如下要求:
点组),同时支持必须满足和尽量满足的亲和性规则。 说明: 工作负载亲和性和反亲和性需要一定的计算时间,因此在大规模集群中会显著降低调度的速度。在包含数百个节点的集群中,不建议使用这类设置。 设置工作负载亲和/反亲和调度(podAffinity/podAntiAffinity) 亲和性规则
Standard集群: 弹性云服务器-虚拟机:基于弹性云服务器部署容器服务。 弹性云服务器-物理机:基于擎天架构的服务器部署容器服务。 裸金属服务器:基于裸金属服务器部署容器服务,需要挂载本地盘或支持挂载云硬盘。 CCE Turbo集群: 弹性云服务器-虚拟机:基于弹性云服务器部署容器服务,仅支持可添加多张弹性网卡的机型。
} 表1 集群重调度策略关键参数 参数 说明 descheduler_enable 集群重调度策略开关。 true:启用集群重调度策略。 false:不启用集群重调度策略。 deschedulingInterval 重调度的周期。 deschedulerPolicy 集群重调度策略,详情请参见表2。
CCE集群IPVS转发模式下conn_reuse_mode问题说明 问题说明 对于节点内核版本小于5.9的场景,CCE集群在IPVS模式下,通过Service方式访问集群内部服务,偶现1秒延时或者后端业务升级后访问Service失败的情况,引起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社区IPVS连接复用Bug。
节点预绑定的容器网卡数=0。 网段规划建议 在集群网络构成中介绍集群中网络地址可分为集群网络、容器网络、服务网络三块,在规划网络地址时需要从如下方面考虑: 集群所在VPC下所有子网(包括扩展网段子网)不能和服务网段冲突。 保证每个网段有足够的IP地址可用。 集群网段的IP地址要与集群规模相匹配,否则会因为IP地址不足导致无法创建节点。
有状态工作负载调度时,如果使用csi-disk存储类,会立即创建PVC和PV(创建PV会同时创建云硬盘),然后PVC绑定PV。但是当集群节点位于多AZ下时,PVC创建的云硬盘可能会与Pod调度到的节点不在同一个AZ,导致Pod无法调度成功。 解决方案 CCE提供了名为csi-di
nginx-ingress是比较热门的ingress-controller,作为反向代理将外部流量导入到集群内部,将Kubernetes内部的Service暴露给外部,在Ingress对象中通过域名匹配Service,这样就可以直接通过域名访问到集群内部的服务。 nginx-ingress由ingress-controller和nginx组件组成:
否存在。如果容器的存活检查失败,集群会对该容器执行重启操作;若容器的存活检查成功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就绪探针:readinessProbe,用于检查用户业务是否就绪,如果未就绪,则不转发流量到当前实例。一些程序的启动时间可能很长,比如要加载磁盘数据或者要依赖外部的某个模块启动完成
支持GPU渲染场景 支持v1.30集群 2.6.4 v1.28 v1.29 更新GPU卡逻辑隔离逻辑 2.6.1 v1.28 v1.29 升级GPU插件基础镜像 2.5.6 v1.28 修复安装驱动的问题 2.5.4 v1.28 支持v1.28集群 2.1.24 v1.21 v1.23
作: 变更集群规格:您可以在CCE控制台发起变更集群规格操作,变更时系统将按照如下规则为您计算变更费用: 扩大集群规格:新配置价格高于老配置价格,此时您需要支付新老配置的差价。 减小集群规格:不支持该操作。 变更节点规格:CCE控制台不支持变更节点规格,您需要从云服务器控制台发起
网络概述 关于集群的网络,可以从如下两个角度进行了解: 集群网络是什么样的:集群由多个节点构成,集群中又运行着Pod(容器),每个Pod都需要访问,节点与节点、节点与Pod、Pod与Pod都需要访问。那集群中包含有哪些网络,各自的用处是什么,具体请参见集群网络构成。 集群中的Pod是
虑应用的实际负载,如果应用负载不均匀可能导致某些节点的负载较高,而其他节点的负载较低。 Volcano调度器支持使用负载感知调度功能,感知集群内节点CPU、Memory的负载情况,将Pod优先调度到负载较低的节点,实现节点负载均衡,避免出现因单个节点负载过高而导致的应用程序或节点故障。详情请参见负载感知调度。
容器是操作系统内核自带能力,是基于Linux内核实现的轻量级高性能资源隔离机制。 云容器引擎CCE是基于开源Kubernetes的企业级容器服务,提供高可靠高性能的企业级容器应用管理服务,支持Kubernetes社区原生应用和工具,简化云上自动化容器运行环境搭建。 为什么需要使用容器 更高效的利用系统资源。
粒度权限策略和管理方式。CCE的权限管理包括“集群权限”和“命名空间权限”两种能力,分别从集群和命名空间两个层面对用户组或用户进行细粒度授权,具体解释如下: 集群权限:是基于IAM系统策略的授权,可以让用户组拥有“集群管理”、“节点管理”、“应用模板”、“插件中心”权限。 命名空间权限:是基于Kubernetes
检查develop用户能否访问cce-example之外的其他集群。 单击其他集群名称,弹出无权限警告,则说明该用户无法访问其他集群。 图10 无权限警告 检查develop用户能否访问cce-example集群。 单击cce-example集群名称,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命名空间”,只能看到d
控制面组件日志:显示默认日志组(k8s-log-{集群ID})下默认日志流({组件名}-{集群ID})中的所有日志数据,用于查看集群控制面重要组件的日志信息。 控制面审计日志:显示默认日志组(k8s-log-{集群ID})下默认日志流audit-{集群ID})中的所有日志数据,用于查看集群控制面审计日志信息。
可挂载的云硬盘为20-6=14。预留的6个挂盘数中,除去节点上已挂载的1块系统盘和1块数据盘后,还可以自定义挂载4块云硬盘,可以作为额外的数据盘或者作为裸盘用于创建本地存储池。该场景下,如果集群中需要调度18个挂载1块云硬盘的工作负载实例,则该节点最多可调度14个实例,剩余4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