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网络配置 系统的网络设置功能,支持配置网卡信息、DNS服务器和路由策略信息等。 网卡信息:包括网络IP地址、网关地址等信息,一般在初次安装部署或者网络环境变更时,需要配置。 DNS服务器:设置DNS服务器地址,如果资产为域名时,必须要配置DNS服务器。 路由策略信息:如果设备存在
审核账号 创建账号后,需要安全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常使用。系统支持“手动审核”和“自动审核”两种方式。 默认情况下需要安全管理员手动审核账号,您也可以打开自动审核开关,自动通过账号。 图1 自动审核 前提条件 已经创建新的用户账号。 操作步骤 使用安全管理员secadmin账号登录实例Web控制台。
误删恢复 系统支持对数据库的DROP与TRUNCATE操作影响的数据进行恢复,以应对误删情况的发生。 操作步骤 使用系统管理员sysadmin账号登录数据库运维管理系统。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资产管理 > 误删恢复”。 在当前已选择资产栏选择目标资产,并设置操作类型或状态查询相应误删操作。
审批运维工单 数据库操作员对资产进行运维操作时,需要提交运维工单。管理员在工单审批页面审批后,数据库操作员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前提条件 在审批前数据库操作员已经发起运维工单,具体操作请参见发起运维工单申请。 操作步骤 使用系统管理员sysadmin账号登录数据库运维管理系统。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运维管理
查看角色 系统已经默认创建系统管理员、审计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角色。 操作步骤 使用安全管理员secadmin账号登录实例Web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系统管理 > 角色管理”。 查看内置角色相关信息,详细信息如图1所示。 图1 查看角色列表 父主题: 系统管理
初始化密钥 在初次使用加密功能前,用户需要初始化密钥。 数据库加密与访问控制的密钥包括根密钥(RK)、数据源密钥(DSK)和数据加密密钥(DEK),具体说明如初始化密钥所示。 表1 密钥种类说明 密钥种类 说明 根密钥(RK) 初始化密钥后生成,不对外暴露。 数据源密钥(DSK)
待审计的RDS如果连接了多台ECS,如何部署Agent? 当待审计的RDS连接了多台ECS,即多个应用端(ECS)连接同一个RDS时,所有的应用端都需要部署Agent,如图1所示。 图1 多个应用端连接同一个RDS 在完成添加数据库操作后,请您参照以下步骤部署Agent: 添加Agent。
概述 策略防护功能包括策略设置、自定义策略、虚拟补丁策略模块。 系统支持配置多种维度策略,策略组合种类多达数百种,能够精准实现各种数据级的访问控制。 主体颗粒度可细化至用户、IP、主机、程序、时间、频次等。 客体颗粒度可达针对表、列、行数等。 行为颗粒度可达基本操作、特权操作、SQL语句、异常、存储过程等。
数据库安全服务上传日志是通过公网的带宽还是内网的带宽? 数据库安全服务上传日志是通过内网的带宽。 父主题: 产品咨询类
添加业务字典 对于IP地址、SQL操作等专业信息,系统支持通过业务字典功能,将这些专业信息翻译成用户容易理解的业务信息。 系统支持配置的业务字典类型包括IP、账号、操作和操作对象。 添加IP类型的业务字典 添加账号类型的业务字典 添加操作类型的业务字典 添加操作对象类型的业务字典
时间配置 系统支持手动修改服务器时间,或者通过NTP服务器同步服务器时间。 修改或同步时间可能导致浏览器当前的页面会话失效,设置后需要重新登录Web控制台。 操作步骤 使用系统管理员sysadmin账号登录数据库运维管理系统。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系统管理 > 时间配置”。 如需手动修改系统时间,请参考此步骤:
设置虚拟补丁 此模块包括虚拟补丁和虚拟补丁例外两部分,设置并开启虚拟补丁规则后,会依据内置数据库漏洞特征库信息,对命中策略的攻击进行虚拟补丁拦截防护。虚拟补丁规则例外能防止正常业务运行下误报情况的发生。 操作步骤 使用系统管理员sysadmin账号登录数据库运维管理系统。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策略防护
审核账号 创建账号后,需要安全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才能够正常使用。系统支持手动审核和自动审核两种方式。 前提条件 您已经创建新的用户账号,具体操作请参见手动创建账号。 背景信息 默认情况下需要安全管理员手动审核账号,您也可以打开自动审核开关,自动通过账号。 图1 自动审核 操作步骤
入门实践 当您配置完数据库安全服务(DBSS)后,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业务场景使用DBSS提供的一系列常用实践。 表1 常用最佳实践 实践 描述 审计数据库 审计ECS数据库 数据库安全审计采用旁路部署模式,通过在数据库或应用系统服务器上部署数据库安全审计Agent,获取访问数据库
管理集合配置 配置集合信息(例如客户端IP、数据库用户等)后,在设置策略时可选择对应集合。实现信息统一维护,避免多处维护。 背景信息 系统支持配置的集合类型如下图1所示,此处以配置资产客户端IP集为例。 图1 集合信息 操作步骤 使用系统管理员sysadmin账号登录数据库运维管理系统。
配置日志保存方式 该模块是对日志的存放位置、日志保存时间及对业务日志的删除进行配置。日志存放方式包括集中管理和本地记录,集中管理会将操作日志发送到集中管理设备。 操作步骤 使用系统管理员sysadmin账号登录数据库运维管理系统。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日志设置 > 日志配置”。
总览 在总览页可开启数据库审计的定时刷新,查看每个实例的审计信息,查看全量实例的语句、风险、会话的审计情况。 登录管理控制台。 在页面上方选择“区域”后,单击页面左上方的,选择“安全与合规 > 数据库安全服务”,进入数据库安全审计“总览”界面。 图1 进入总览 单击右上角“汇总信
查看高可用信息 若系统采用高可用部署,您可以在“系统管理 > 高可用管理”页面查看高可用信息,包括主备机IP与VIP、主备机的运行时间以及各项指标的状态。 若采用高可用模式,对于已有数据资产的单机组HA的场景,请注意以下事项: 若增加VIP地址,需要将所有已有数据源的代理地址手动修改为VIP地址;
角色管理 系统已经默认创建系统管理员、审计管理员、安全管理员与数据库操作员角色。 操作步骤 使用安全管理员secadmin账号登录数据库运维管理系统。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系统管理 > 角色管理”。 查看内置角色相关信息。 图1 查看角色 父主题: 系统管理
下载Agent Agent添加完成后,您还需要下载Agent,并根据Agent的添加方式在数据库端或应用端安装Agent。 每个Agent都有唯一的Agent ID,是Agent连接数据库安全审计实例的重要密钥。若您将添加的Agent删除,在重新添加Agent后,请重新下载A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