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本文描述的测试方案如下: 测试场景: 模拟1万个设备同时在线,验证平台长连接的稳定性。 模拟设备每秒发起100次消息上报,验证平台消息处理能力。 测试环境: 压测目标平台:华为云设备接入服务低频单元S1(1万设备在线、200TPS消息上下行)。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 设备 > 所有设备”,单击“注册设备”,按照如下表格填写参数后,单击“确定”。如下图:设备ID为“A110000_0001”。 图3 设备-注册设备HJ212 心跳包(9015) 终端设备按照协议发送心跳包(消息CN:9015),表明终端在线。
DEVICE_ID 下发消息的设备ID,用于唯一标识一个设备,在注册设备时由物联网平台分配获得。 取值范围:长度不超过128,只允许字母、数字、下划线(_)、连接符(-)的组合。
设备注册成功后保存设备标识码、设备ID、密钥。
设备注册成功后保存设备标识码、设备ID、密钥。
图1 创建产品-MQTT 注册设备。在左侧导航栏选择“ 设备 > 所有设备”,单击“注册设备”,按照如下表格填写参数后,单击“确定”,设备注册成功后,请妥善保管好设备ID和密钥,用于设备接入平台认证。 参数名称 配置说明 所属产品 选择设备所属的产品。
create_time string 设备注册时间 格式:yyyy-MM-dd'T'HH:mm:ss.SSS'Z',如:2015-06-06T12:10:10.000Z。
注册X.509证书认证的设备前,您需要先在物联网平台上传设备的CA证书,然后在注册设备时将设备证书同设备进行绑定。本文介绍如何在物联网平台上传设备CA证书,以及注册X.509证书认证的设备。 限制说明 当前只有通过MQTT接入的设备支持使用X.509证书进行设备身份认证。
前提条件 已注册华为官方账号。未注册可参考注册华为账户注册华为账户完成注册。 已完成实名制认证。未完成可在华为云上单击实名认证完成认证,否则会影响后续云服务的开通。 已开通设备接入服务。未开通则访问设备接入服务,单击“免费试用”或单击“价格计算器”购买并开通该服务。
MQTT 注册组密钥认证静态策略发放示例 获取设备发放终端节点 表1 设备发放节点列表 区域名称 区域 终端节点(Endpoint) 端口 协议 华北-北京四 cn-north-4 iot-bs.cn-north-4.myhuaweicloud.com 8883 MQTTS 场景说明
注册设备 注册单个设备 批量注册设备 注册X.509证书认证的设备 设备自注册 父主题: 设备管理
您可以在控制台上查看当前服务所在区域名称,区域名称、区域和终端节点的对应关系,具体步骤请参考地区和终端节点。
详细开发过程指导请参考在线开发产品模型。 创建成功后,单击刚创建的产品,然后单击上传模型文件(无需解压,并且压缩包的名称不能有括号),上传刚下载的模型文件 图3 上传产品模型-MQTT 创建设备 选择设备接入服务左侧导航栏的“设备 > 所有设备”,单击“注册设备”。
多个设备订阅相同的广播Topic,应用服务器调用广播消息下发的接口指定广播Topic的名称,就可以给已订阅该广播Topic的所有在线设备发布消息。广播模式的典型用途是根据设备的类别向设备发送通知。 例如,地震局给指定区域内的所有公民发送地震预警信息。
网关设备不在线时,平台无法将子设备新增和删除的信息及时通知到网关设备。网关设备离线再上线时,可以通过此接口从平台同步这段时间内新增或者删除的子设备信息。新增的子设备信息会通过平台通知网关子设备新增接口通知网关设备,删除的子设备信息会通过平台通知网关子设备删除通知网关设备。
下载和上传插件 在线开发完成编解码插件后,可以将插件下载到本地。 下载编解码插件 访问设备接入服务,单击“管理控制台”进入设备接入控制台。选择您的实例,单击实例卡片进入。 单击左侧导航栏的“产品”,在产品列表中,找到对应的产品,单击产品进入产品界面。
未激活 已在平台上完成设备注册但真实设备还未接入平台。请根据设备初始化操作完成设备的接入。 已在平台上完成设备注册但真实设备还未接入平台。请根据设备初始化操作完成设备的接入。
对于自建IoT平台设备,设备连接平台使用的是原有IoT平台域名,则设备侧可以不用做任何修改,将域名通过DNS解析到华为云IoT平台接入地址即可完成迁移。 对于存量第三方平台的设备,如果设备支持修改接入平台地址,则可以将设备侧地址切换为华为云IoT平台接入地址完成迁移。
图3 注册设备 图4 注册云证书设备 下载设备证书 设备注册成功后,单击设备进入设备详情页面,单击“下载”按钮下载设备证书,并烧录到设备。
您可以在控制台上查看当前服务所在区域名称,区域名称、区域和终端节点的对应关系,具体步骤地区和终端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