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图4 指定对象 图5 设置条件 设置的条件中主要包含两个:UserAgent和源IP。 UserAgent类似密钥的作用,访问时必须带上指定的User-Agent请求头以及对应的设置的key值。 源IP主要防止外网访问,配置了100.0.0.0/8,10.0.0.0/8,172.16
当前上下文,若存在publicIp(虚拟机弹性IP)时为 external; 若不存在publicIp为 internal。 表4 Clusters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 String 集群名字。 若不存在publicIp(虚拟机弹性IP),则集群列表的集群数量为1,该
将不是客户端的原始源IP,要启用保留客户端IP,建议配置externalTrafficPolicy值为local。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如要选择保留客户端IP,建议选择独享型负载均衡实例。 共享型ELB实例不支持保留客户端源IP地址 父主题: 服务
kubectl get svc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nginx ClusterIP None <none> 80/TCP 5s 创建Statefulset
21及以上版本的集群支持指定该字段。 vip_address 否 String 负载均衡器的内网IP。仅支持指定IPv4地址,不支持指定IPv6地址。 该IP必须为ELB所在子网网段中的IP。若不指定,自动从ELB所在子网网段中生成一个IP地址。 仅v1.23.11-r0、v1.25
全组配置是否能够允许容器所在节点访问。 云原生网络2.0 云原生网络2.0模型下,容器直接从VPC网段内分配IP地址,容器网段是节点所在VPC的子网,容器与VPC内其他地址天然能够互通。如果访问不通,需要确认对端资源的安全组配置是否能够允许容器网段访问。 VPC网络 VPC网络使
对操作系统中启用了IPv6并且容器网络的CNI Plugins小于V0.8.6版本的节点有影响。 恶意攻击者可以篡改主机上其他容器或主机本身的IPv6路由记录,实现中间人攻击。即使现在系统或者服务上没有直接使用IPv6地址进行网络请求通知,但是如果DNS返回了A(IPv4)和AAAA
在ECS侧变更CCE节点池内节点的规格,前往CCE控制台同步云服务器状态,导致节点规格与节点池中设置的规格不一致。 问题影响 节点变更规格后,由于CPU、内存、网卡配额(可用IP地址)等节点参数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该节点所在的节点池弹性伸缩行为与预期不符。 例如,节点进行规格变更后,增加CPU和内存(从2U4G变更4U8G)。
权轮询、IP hash等。Nginx Ingress在原生的Nginx能力基础上,支持使用一致性哈希方法进行负载均衡。 Nginx默认支持的IP hash方法使用的是线性的hash空间,根据IP的hash运算值来选取后端的目标服务器。但是这种方法在添加删除节点时,所有IP值都需要
在集群网络构成中介绍集群中网络地址可分为集群网络、容器网络、服务网络三块,在规划网络地址时需要从如下方面考虑: 集群所在VPC下所有子网(包括扩展网段子网)不能和服务网段冲突。 保证每个网段有足够的IP地址可用。 集群网段的IP地址要与集群规模相匹配,否则会因为IP地址不足导致无法创建节点。
为IPv6双栈网卡的Pod配置共享带宽 使用场景 默认情况下具有IPv6双栈网卡的Pod只具备IPv6私网访问能力,如果需要访问公网,则需要为该IPv6双栈网卡的Pod配置共享带宽。 约束限制 仅支持CCE Turbo集群,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集群已开启IPv6双栈。 集群版本为v1
echo "node ${ETH0_IP} works well"; fi; 参考命令中1.1.1.1为示例IP,该IP仅用于触发发送ARP报文。可直接使用,也可替换为任意合法IP。 若回显为如下则表示节点存在隐患(10.2.0.35为示例节点eth0网卡IP,具体以实际回显为准): WARNING
避免IPVS缺陷导致的DNS概率性解析超时 问题描述 当集群使用IPVS作为kube-proxy负载均衡模式时,您可能会在CoreDNS缩容或重启时遇到DNS概率性解析超时的问题。 该问题由社区Linux内核缺陷导致,具体信息请参见https://github.com/torva
设置负载均衡器支持的网络类型,设置为inner,负载均衡器只支持ipv4私网;设置pulic,负载均衡器支持ipv4私网和ipv4公网。设置public会创建对应的弹性公网ip,并收取一定费用。 配置建议: 需要对外网提供服务时,需要有公网访问地址,需要选择public类型。无对外访问需求,仅在
修改入方向的5443端口规则,单击“修改”。 根据需求修改允许访问的源地址。例如,客户端需要访问API Server的IP为100.*.*.*,则可添加5443端口入方向规则的源地址为100.*.*.*。 除客户端IP外,端口还需保留对VPC网段、容器网段和托管网格控制面网段放通,以保证集群内部可访问API
优先级:设置为1。 策略:选择“拒绝”,表示禁止访问目标地址。 类型:选择“IPv4”。 协议端口:根据内网apiserver地址中的端口,填写“5443”。 目的地址:选择“IP地址”,并填写内网apiserver地址的IP。 填写完成后,单击“确定”。 在容器中执行如下命令访问
在Pod中访问nginx Pod的ServiceName:Port,会先从CoreDNS中解析出nginx Service的IP地址,然后再访问nginx Service的IP地址,从而访问到nginx Pod。 图1 集群内域名解析示例图 Kubernetes中的域名解析逻辑 DNS策略可
Pod入/出口带宽限速:支持为Pod设置入/出口带宽限速,详情请参见为Pod配置QoS。 是否开启固定IP:仅支持该功能的集群显示该选项,开启后可设置Pod IP的回收时间间隔,详情请参见为Pod配置固定IP。 是否开启指定容器网络配置:仅支持该功能的集群显示该选项,开启指定容器网络配置,工作负
提升运维效率。 虚拟私有云VPC:是用户在云上申请的隔离的、私密的虚拟网络环境。用户可以自由配置VPC内的IP地址段、子网、安全组等子服务,也可以申请弹性带宽和弹性IP搭建业务系统。 基本概念 集群:集群是计算资源的集合,包含一组节点资源,容器运行在节点上。在创建容器应用前,您需要存在一个可用集群。
0/12、192.168.0.0/16可能与集群Master分配的IP冲突,尽量避免选择这三个网段作为扩展网段。 同VPC的非集群内ECS,如果需要和集群互访,访问会做SNAT, Pod源地址是节点IP而非Pod IP。 如果扩展网段没添加过集群节点,那扩展网段的ECS不能访问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