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支持选择“自动分配”或“手动分配”IP地址。 为简单起见,此处保持默认的“自动分配”即可。 端口 支持输入自定义端口,当不输入端口时,为默认的6379端口。 为简单起见,此处保持默认的6379端口即可。 安全组 Redis 5.0不支持安全组,无需配置。 实例名称 创建时会默认会生成一个随机的实例名称,保持默认即可。
义字符\,比如\或者"。 port 否 Integer 修改Redis实例的访问端口。端口范围为1~65535的任意数字。 修改后,Redis实例的所有连接将会中断,业务需要重新连接Redis的新端口。 只有Redis4.0及以上基础版实例支持修改端口号。 rename_commands
Redis实例是否支持多DB方式? Redis实例支持多DB方式的情况如下: Redis单机、读写分离和主备缓存实例支持多数据库(多DB),默认256个,DB编号为0-255。默认使用的是DB0。多数据库主要用于数据隔离,每个数据库的大小不是平均分配,可能会出现一个数据库将实例的内存完全占用的情况。
String SSL连接IP。 port String SSL连接端口。 domain_name String SSL连接域名。 ssl_expired_at String SSL证书有效期(UTC时间)。 ssl_validated Boolean SSL证书是否有效。 状态码: 400
通过Redis客户端连接实例,当使用ELB中的公网IP及端口进行连接时报错,此处连接IP及端口需为4中配置的DCS实例的IP及端口。 客户端通过ELB连接单机、主备、读写分离、Proxy集群实例。 查看在3创建的ELB IPv4公网IP、端口。 参考购买弹性云服务器购买ECS,登录弹性云服
地址,请选择手动分配IP地址。 配置实例“端口”。购买的基础版Redis实例,支持自定义端口,自定义端口范围为1~65535的任意数字;如果未自定义,则使用默认端口6379。 如果购买的Redis版本为6.0企业版,不支持自定义端口,端口为6379。 在“安全组”下拉列表,选择已经创建好的安全组。
主监听器后的端口用于连接主备实例的主节点。仅当需要配置主备实例读写分离时,需要同时使用主、备监听器端口,分别连接主、备节点。 图3 主备实例公网连接地址 连接信息中的“连接地址”及“IP地址”为相同VPC内客户端访问Redis时的“域名地址:端口”和“IP地址:端口”。 配置EL
检查源Redis、目标Redis、迁移任务所需虚拟机是否在同一个VPC,如果是同一个VPC,则检查安全组(Redis 3.0/Redis 6.0企业版实例)或白名单(Redis 4.0及以上基础版实例)是否放通端口和IP,确保网络是连通的;如果不在同一个VPC,则需要建立VPC对等连接,打通网络。
间内被执行。集群每次通过对key进行hash计算到不同的分片,所以集群上同时执行多个key,不再是原子性操作,会存在某些给定 key 被更新而另外一些给定key没有改变的情况,其原因是需要设置的多个key可能分配到不同的机器上。因此集群引入了hashtag来对多key同时操作,在
访问Stunnel在127.0.0.1监听的socket后,Stunnel通过加密传输到公网Redis的36379端口。 注意需要放开实例安全组的入方向36379端口。 如果SSL已经关闭,需要将其打开,只需要把公网访问关闭,重新打开的时候,启用SSL即可。相反,SSL已经打开,要将其关闭,操作是类似的。
商一般只提供备份文件下载,这种方式仅适宜离线迁移,且迁移过程对业务中断时间较长。 Rump是一款开源的Redis数据在线迁移工具,支持在同一个实例的不同数据库之间迁移数据,也支持不同实例的数据库之间迁移数据。本文档介绍如何通过Rump在线迁移其他云厂商Redis到DCS。 迁移原理
检查源Redis、目标Redis、迁移任务所需虚拟机是否在同一个VPC,如果是同一个VPC,则检查安全组(Redis 3.0实例)或白名单(Redis 4.0/5.0实例)是否放通端口和IP,确保网络是连通的;如果不在同一个VPC,则需要建立VPC对等连接,打通网络。 源Redis
Redis实例和ECS不在同一个Region。 解决方法:不支持跨Region访问,可以在ECS所在的Region创建Redis实例,创建时注意选择与ECS相同VPC,创建之后,使用数据迁移进行迁移,将原有Redis实例数据迁移到新实例中。 Redis实例和ECS不在同一个VPC。 不同的
用区更有优势。当应用内部需要更低的网络时延,可以将应用实例组部署在同一个可用区中。 DCS的Memcached目前已支持跨可用区部署,在管理控制台创建DCS的Memcached时进行配置。只要与您的ECS在同一个区域(Region)内,无论选择创建哪个可用区的Memcached都
连接命令中-h后的连接地址应该为Stunnel客户端地址,-p后的端口为Stunnel客户端监控端口,不要使用控制台展示的公网连接地址和端口,连接地址保持127.0.0.1即可;连接端口为6中accept字段配置的Stunnel监听端口,本文示例定义的是8000。 输入密码,校验通过后才可进行缓存数据读写。
{source_redis_address} -p {port} -a {password} config set appendonly yes {source_redis_address}为源Redis的连接地址,{port}为源Redis的端口,{password}为源Redis的连接密码。
/redis-cli -h {myeip} -p {port} -a {mypassword} 其中,命令中的{myeip}为主机连接地址,需要填写ECS的弹性IP,端口需要填写ECS上Nginx的监听端口。 如下图所示,设置的2个监听端口分别为8080和8081,对应后端2个Redis实例。
配置Redis Pipeline 方案概述 分布式缓存服务Redis支持原生Redis的Pipeline(管道传输)机制,通过Pipeline机制可以将多个命令同时发给Redis服务端,减少网络延迟,提高性能。 通常在非Pipeline的模式下,Redis客户端(Client)向Redis发送
区域(Region):从地理位置和网络时延维度划分,同一个Region内共享弹性计算、对象存储、VPC网络、弹性公网IP等公共服务。同一区域内可用区间内网互通,不同区域间内网不互通。通过在不同地区创建云资源,可以将应用程序设计的更接近特定客户或不同地区的要求。 可用区:一个可用区是一个或多个物理数据中心的集合,
创建数据迁移任务,涉及的API如下: 查询源实例的IP和端口:确定迁移的源Redis实例的IP和端口。 创建数据迁移任务:创建数据迁移任务。 查询迁移结果:确认迁移是否成功。 步骤1:确定源实例的IP和端口 查询指定实例的IP和端口。 接口相关信息 URI格式:GET /v2/{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