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是否必选 说明 image1_url String 与image1_file、image1_base64三选一 图片的URL路径,目前仅支持华为云上OBS的URL,使用时只需保证FRS有权限读取该OBS桶的数据。开通读取权限的操作请参见服务授权。 OBS URL格式如下,可在OBS控制台获取。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说明 image_url 与image_file、image_base64三选一 String 图片的URL路径,目前仅支持华为云上OBS的URL,使用时只需保证FRS有权限读取该OBS桶的数据。开通读取权限的操作请参见申请服务。 image_file 与image
调用API报错时怎么处理 检查原因 根据API调用返回结果或者错误码查找原因。 检查访问密钥AK/SK是否获取成功。 检查Token是否填写正确或者已过期。 检查API调用方法是否正确。 参考视频指导 您可以通过这个视频教程了解如何构造请求调用API:https://bbs.huaweicloud
默认为100000,最大值为100000,可通过创建新的人脸库进行扩容,每个用户可使用10个人脸库,每个人脸库容量为10万个人脸特征。如需扩容单个人脸库规模,请联系华为云客服确认扩容规模与价格。 表4 TypeInfo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type 否 String 数据类型支持string、
与其他云服务的关系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 人脸识别使用统一身份认证(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简称IAM)服务实现认证和鉴权功能。 对象存储服务 人脸识别支持从对象存储服务(Object Storage Service,简称OBS)读取人脸图片。 云审计服务
API概览 人脸识别服务所提供的API,均符合RESTful API设计规范,如表1所示。 表1 人脸识别API 类型 API 说明 人脸检测 人脸检测 人脸检测是对输入图片进行人脸检测和分析,输出人脸在图像中的位置、人脸关键属性。 人脸比对 人脸比对 人脸比对是将两个人脸进行比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说明 image_url 与image_file、image_base64三选一 String 图片的URL路径,目前仅支持华为云上OBS的URL,使用时只需保证FRS有权限读取该OBS桶的数据。开通读取权限的操作请参见服务授权。 OBS URL格式如下,可在OBS控制台获取。
错误码 调用API出错后,将不会返回结果数据。调用方可根据每个API对应的错误码来定位错误原因。当调用出错时,HTTP请求返回一个4xx或5xx的HTTP状态码。返回的消息体中是具体的错误代码及错误信息。在调用方找不到错误原因时,可以联系客服,并提供错误码,以便我们尽快帮您解决问题。
调用API报错"APIG.0101","API not exist or not published to environment",该怎么办 问题现象 在调用人脸识别接口时,报错“APIG.0101”,“The API does not exist or has not been
参数类型 是否必选 说明 image_url String 与image_file、image_base64三选一 图片的URL路径,目前仅支持华为云上OBS的URL,使用时只需保证FRS有权限读取该OBS桶的数据。开通读取权限的操作请参见服务授权。 image_file File 与
说明 image_url String 与image_file、image_base64、face_id四选一 图片的URL路径,目前仅支持华为云上OBS的URL,使用时只需保证FRS有权限读取该OBS桶的数据。开通读取权限的操作请参见服务授权。 image_file File 与
构造请求 本节介绍REST API请求的组成,并以调用人脸检测为例说明如何调用API,您还可以通过这个视频教程了解如何构造请求调用API:https://bbs.huaweicloud.com/videos/102987。 请求URI 请求URI由如下部分组成。 {URI-scheme}
Attributes 功能介绍 人脸属性结构。 参数说明 表1 结构格式说明表 名称 类型 说明 age Integer 年龄。 dress List of strings 包含glass和hat两个属性结果。 glass String 是否戴眼镜: yes:戴眼镜 none:未戴眼镜
认证鉴权 调用接口有如下两种认证方式,您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认证鉴权。 Token认证:通过Token认证通用请求。 AK/SK认证:通过AK(Access Key ID)/SK(Secret Access Key)加密调用请求。 Token认证 需要使用同一个Token鉴权时,可以缓存起来,避免频繁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