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布尔型,on/off。on表示当前安装部署方式为DCF模式,off表示当前安装部署方式为非DCF模式。 默认值:off dcf_ssl 参数说明:是否开启SSL,重启生效。 该参数属于POSTMAST
对象标识符类型 GaussDB在内部使用对象标识符(OID)作为各种系统表的主键。系统不会给用户创建的表增加一个OID系统字段,OID类型代表一个对象标识符。对象标识符类型如表1所示。 目前OID类型用一个四字节的无符号整数实现。因此不建议在创建的表中使用OID字段做主键。 表1
对象标识符类型 GaussDB在内部使用对象标识符(OID)作为各种系统表的主键。系统不会给用户创建的表增加一个OID系统字段,OID类型代表一个对象标识符。 目前OID类型用一个四字节的无符号整数实现。因此不建议在创建的表中使用OID字段做主键。 表1 对象标识符类型 名称 引用
ect_query控制,设置为on表示支持该能力,设置为off表示不支持该能力。 返回值 connection对象(连接数据库实例的对象)。 示例 请参见示例:常用操作。 父主题: Psycopg接口参考
证书吊销列表文件路径,验证ssl服务端证书是否可用。 requirepeer 指定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用户名。 返回值 connection对象(连接数据库实例的对象)。 示例 请参见示例:常用操作。 父主题: Psycopg接口参考
ect_query控制,设置为on表示支持该能力,设置为off表示不支持该能力。 返回值 connection对象(连接数据库实例的对象)。 示例 请参见示例:常用操作。 父主题: Psycopg接口参考
证书吊销列表文件路径,验证ssl服务端证书是否可用。 requirepeer 指定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用户名。 返回值 connection对象(连接数据库实例的对象)。 示例 请参见示例:常用操作。 父主题: Psycopg接口参考
ect_query控制,设置为on表示支持该能力,设置为off表示不支持该能力。 返回值 connection对象(连接数据库实例的对象)。 示例 请参见示例:常用操作。 父主题: Psycopg接口参考
使用SQL函数接口进行逻辑解码 GaussDB可以通过调用SQL函数,进行创建、删除、推进逻辑复制槽,获取解码后的事务日志。 操作步骤 以具有REPLICATION权限的用户登录GaussDB集群任一主机。 使用如下命令通过DN端口连接数据库。 gsql -U user1 -d gaussdb
使用SQL函数接口进行逻辑解码 GaussDB可以通过调用SQL函数,进行创建、删除、推进逻辑复制槽,获取解码后的事务日志。 操作步骤 以具有REPLICATION权限的用户登录GaussDB数据库主DN。 使用如下命令连接数据库。 gsql -U user1 -W password
ect_query控制,设置为on表示支持该能力,设置为off表示不支持该能力。 返回值 connection对象(连接数据库实例的对象)。 示例 请参见示例:常用操作。 父主题: Psycopg接口参考
对象标识符类型 GaussDB在内部使用对象标识符(OID)作为各种系统表的主键。系统不会给用户创建的表增加一个OID系统字段,OID类型代表一个对象标识符。 目前OID类型用一个四字节的无符号整数实现。因此不建议在创建的表中使用OID字段做主键。 表1 对象标识符类型 名称 引用
对象标识符类型 GaussDB在内部使用对象标识符(OID)作为各种系统表的主键。系统不会给用户创建的表增加一个OID系统字段,OID类型代表一个对象标识符。 目前OID类型用一个四字节的无符号整数实现。因此不建议在创建的表中使用OID字段做主键。 表1 对象标识符类型 名称 引用
对象标识符类型 GaussDB在内部使用对象标识符(OID)作为各种系统表的主键。系统不会给用户创建的表增加一个OID系统字段,OID类型代表一个对象标识符。 目前OID类型用一个四字节的无符号整数实现。因此不建议在创建的表中使用OID字段做主键。 表1 对象标识符类型 名称 引用
对象标识符类型 GaussDB在内部使用对象标识符(OID)作为各种系统表的主键。系统不会给用户创建的表增加一个OID系统字段,OID类型代表一个对象标识符。对象标识符类型如表1所示。 目前OID类型用一个四字节的无符号整数实现。因此不建议在创建的表中使用OID字段做主键。 表1
PG_STATISTIC中。查询优化器会使用这些统计数据,以生成最有效的执行计划。ANALYZE语句操作请参见ANALYZE | ANALYSE。 建议在执行了大批量插入/删除操作后,例行对表或全库执行ANALYZE语句更新统计信息。目前默认收集统计信息的采样比例是30000行(
发生变化,操作系统出于保护目的将进程杀死,产生core dump文件。 解决此问题,重试便可。同时请尽可能避免在升级等运维操作过程中,在数据库内部运行业务程序,避免升级时因替换文件产生此问题。 此故障的core dump文件的可能堆栈是dl_main及其子调用,它是操作系统用来初
显式的调用ANALYZE。 对于表中多个列有相关性且查询中有同时基于这些列的条件或分组操作的情况,可尝试收集多列统计信息,以便查询优化器可以更准确地估算行数,并生成更有效的执行计划。 操作步骤 使用以下命令更新某个表或者整个database的统计信息。 1 2 ANALYZE tablename;
哈希分区表:将数据根据内部哈希算法依次映射到每一个分区中,包含的分区个数由创建分区表时指定。 分区表和普通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改善查询性能:对分区对象的查询可以仅搜索自己关心的分区,提高检索效率。 增强可用性:如果分区表的某个分区出现故障,表在其他分区的数据仍然可用。 方便维护:如果分区
创建,对于涉及对临时表操作的DDL语句,会产生DDL失败的报错。因此,建议DDL语句中不要对临时表进行操作。TEMP和TEMPORARY等价。 本地临时表通过每个会话独立的以pg_temp开头的schema来保证只对当前会话可见,因此,不建议用户在日常操作中手动删除以pg_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