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SEC09-04 安全态势感知 跟踪并监控对网络资源和关键数据的所有访问:通过系统的活动记录机制和用户活动跟踪功能可有效降低恶意活动对于数据的威胁程度。当系统出现错误或安全事件时,通过执行彻底地跟踪、告警和分析,可以较快地确定导致威胁的原因。 风险等级 中 关键策略 采集各类安全
地跟踪、告警和分析,可以较快地确定导致威胁的原因。 确保日志存储时长满足需求。主机和云服务的日志数据上报至云日志服务(LTS)后,在默认存储事件过期后会被自动删除。因此,需要用户根据业务需求配置存储时长。对于需要长期存储的日志数据,应在 LTS中配置日志转储。 对于大型企业,涉及
误风险。 配置校验:通过配置生效机制设计确保在配置生效前进行必要的校验,避免错误配置生效。 删除保护:在删除资源时增加保护机制,防止误删,如:删除前运行状态检查保护,资源锁定防止误删除,回收站机制等。 父主题: RES14 配置防差错
应用组件多位置部署 应用组件需要部署在多个数据中心,以避免单个数据中心故障而导致业务中断。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可根据不同需求,将应用的数据和资源部署在多个位置: 应用多AZ部署:应用应尽可能部署在多个可用区,避免由于单个可用区故障而导致所有业务中断。 应用多Region部署:对于可
应用系统多位置部署 通过将应用系统部署在多个位置,可以避免由于一个位置的基础设施故障而导致系统不可用。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将应用系统的数据和资源部署在多个AZ,可避免单个AZ故障影响业务。 对于可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系统,可部署在多个Region,避免单个Region故障影响业务。
了衡量和比较工作负载效率的基准。此基准可帮助你突出显示改进领域。这些目标还使任务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并增强业务成果。此外,性能目标还提供资源分配方面的指导,帮助确保工作负载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同时保持最佳性能。 尽早设计性能目标 性能目标是定义性能的指标,清晰明确的性能目标是关
义合理的验收标准。 查看性能目标 性能目标定义了工作负载所需的性能级别。查看为工作负载建立的性能目标。性能目标是可能涉及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或任何其他相关绩效指标的指标。例如响应时间的目标可能低于特定阈值,如小于2秒。 定义验收标准 将性能目标转换为可用于评估工作负载性能
主动通知数据主体是指数据控制者主动向数据主体(个人)提供信息,告知其数据处理活动的相关信息,例如数据收集的目的、数据处理的方式、数据使用的范围、数据存储的期限等。这种通知通常以隐私政策、用户协议、提示信息等形式呈现。 风险等级 中 关键策略 主动通知数据主体的重要性在于: 透明度和可控性:
因。可以通过应用模型建设三维的拓扑,把架构-空间-时间数据关联起来。这里面的关键是架构模型的建立及分层指标的聚合可视化能力,需要依赖持续的资源治理和数据治理。 相关云服务和工具: 优化顾问 OA 云监控服务 CES 应用运维管理 AOM 父主题: 性能看护
组织的方式管理人、财、物,所有资源都可以找到责任团队。企业根据组织结构合理规划IT治理架构后,可将成本分配到业务团队,让各业务团队为使用的云服务成本负责。 相关服务和工具 对于大型企业或集团公司,推荐优先使用企业组织+多账号的方式,通过账号隔离资源和成本,方便业务快速拓展。 中小
配置测试:通过对被测系统软硬件配置的调整以及业务模型调整,了解不同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找到系统资源的最优分配原则、不同业务模型的性能趋势。 并发测试:通常通过构造多用户或多任务并发的手段来暴露可能隐藏的进程死锁、资源泄露或其他性能问题。 相关云服务和工具 性能测试 CodeArts PerfTest
影响隐私风险级别的因素包括:个人数据级别(高、中、低)、是否能直接或间接的识别到数据主体、数据数量、数据属性(如疾病史比电话号码更敏感)、存储区域是否有其他数据可关联、个人数据收集/存储/处理/披露的目的(如统计分析、研究、税收管理、法律要求)、所属角色(控制者/处理者/设备供应者)等。 严格保护敏感
变更执行:通过发起时确认的执行人来进行执行工作的分派,以确保执行变更的是与变更内容相关的技术人员,从而确保变更的准确执行。 变更验证:在变更完成后,对变更对象与变更内容进行检查,确保变更并未影响实际业务,检查完成后,发布变更结果。 变更关闭:在变更完成后,关闭变更任务。对变更记录进行留存,便于后续变更数据的运营与分析。
OPS06-01 建立可观测性体系 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最初是系统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系统的状态能否被外部观察到和重现。随着云原生、微服务架构的发展,IT系统对可观测性的需求日益增强。业界对可观测性的定义:通常是指基于对复杂系统外部输出的了解,能够了解其内部状态
灾难恢复能力等级 能力要求 RTO RPO 1 基本支持:基本支持备份介质并场外存放 2天以上 1天至7天 2 备用场地支持:有备份场地,能调配所有资源 24小时以上 1天至7天 3 电子传输和设备支持:关键数据定时传送,备用网络部分就绪 12小时以上 数小时至1天 4 电子传输及完整设备
便捷低成本获取日志,助力业务挖掘分析:DLI-Flink简易集成Connector,定点从LTS实时消费日志,做实时业务计算分析;简易化配置LTS日志转储到OBS,供DLI快速从OBS读取日志,做离线业务计算分析 父主题: 参考案例
在公司范围内构建统一的身份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私有云和公有云、公有云上多个账号的用户身份。 风险等级 中 关键策略 在公司范围内构建统一身份管理系统,集中存储用户身份信息。 统一身份管理系统与私有云、公有云平台的IAM系统进行身份联邦,统一身份管理系统中的用户身份可以同时访问私有云和公有云平台。
针对用户的注册信息,必须为用户提供修改其注册信息的途径。 用户修改隐私偏好的设置和选项要便于用户发现和使用。 对于收集、处理、存储个人数据的系统,应提供数据主体限制其个人数据处理机制。 对于收集、处理、存储个人数据的系统,应提供数据主体提供的个人数据导出的机制。 父主题: SEC08 数据隐私保护
实践是使用一组明确定义的 KPI 指标,提供团队级别的报告,实现成本透明度和成本问责制,这些指标可以包含收益/成本比率,单位商品成本,核心资源利用率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成本优化不是一锤子买卖,团队对责任的接受,实施包括指标自身的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 KPI指标应该随着阶段的演变
完全满足多场景通知的需要,且没有告警降噪能力 解决方案: 业务价值: 降低了运维成本与难度:降低了运维多套系统的难度,减少了客户运维起步的资源投入,降低了运维成本 运营分析能力提升:基于可视化图表和开箱即用的仪表盘等强大功能,快速实现对业务的运营分析 排障能力提升:云端多维度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