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CloudPond和华为云的关系是什么? CloudPond为归属于华为云的一款针对边缘计算场景的云服务。 从部署位置来看:CloudPond部署于用户的数据中心;而华为云上的其他云服务一般部署于华为云的中心区域(简称中心云)。对于您而言,使用CloudPond如同使用搬到您本地的华为云。 从
CloudPond在华为云哪些区域提供服务? 当前CloudPond支持在中国大陆各省市区部署,站点可对接华为云如下Region:华北-北京四、华北-乌兰察布一、华东-上海一、华南-广州 父主题: 区域和小站
删除缓存到CloudPond上的镜像不影响IMS中对应原镜像。删除缓存的镜像后,您仍可以正常使用IMS中的对应原镜像在边缘可用区重新创建新的ECS。 如果缓存状态保持长时间“删除中”不变,请联系华为云运维团队处理。 操作系统 缓存镜像的操作系统类型。 镜像类别 根据镜像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公共镜像、私有镜
上,实现在您本地使用各类华为云服务,以及边云协同的场景,以满足数据本地化和低时延访问的需求。 CloudPond控制台提供了跳转至支持的云服务创建和管理资源界面的功能。此外,还提供了镜像缓存的功能。 在边缘可用区创建业务资源 在边缘可用区管理业务资源 镜像缓存 监控数据 Clou
CloudPond自建数据中心负载均衡最佳实践 自建数据中心的负载均衡
CloudPond云边组网最佳实践 背景信息 CloudPond将华为云基础设施和云服务,通过分布式云相关创新技术带入政企用户本地数据中心。为了能够更好承载用户多种业务诉求,CloudPond根据场景和需求的差别,为政企用户提供了数个云边互通方案用于前期规划和后期运维时进行选择和切换。
存储池 查询存储池列表 查询存储池详情 父主题: API
业务资源 边缘小站资源使用率概览 查看边缘小站资源使用率 在边缘可用区创建业务资源 在边缘可用区管理业务资源 镜像缓存 扩容
配额 权限 对应的API接口 授权项(Action) 依赖的授权项 企业项目 (Enterprise Project) 查询配额 GET /v1/{domain_id}/quotas ies:quota:list - √ 父主题: 权限和授权项
配额 查询配额 父主题: API
修订记录 发布日期 更新内容 2024-04-30 第六次正式发布。 2023-09-13 第五次正式发布。 2023-04-20 第四次正式发布。 2022-09-23 第三次正式发布。 2022-04-22 第二次正式发布。 2021-07-30 第一次正式发布。
边缘小站 权限 对应的API接口 授权项(Action) 依赖的授权项 企业项目 (Enterprise Project) 创建边缘小站 POST /v1/{domain_id}/edge-sites ies:edgeSite:create - √ 查询边缘小站列表 GET /v
状态码 表1 状态码 返回值 描述 200 OK 请求正常。 301 Moved Permanently 永久移动,请求的资源已被永久的移动到新的URI,返回信息会包括新的URI。 302 Found 资源被临时移动。 304 Not Modified 所请求的资源未修改,服务器返回此状态码时,不会返回任何资源。
场景介绍 本地类场景 混布类场景 协作类场景 父主题: CloudPond云边组网最佳实践
上海一 华南广州 乌兰察布一 部署要求 镜像缓存 用户在CloudPond上开通任何虚拟机或者是与虚拟机相关的可用云服务时,都会涉及到调用华为云镜像的操作,CloudPond提供镜像缓存功能,可帮助用户在发放特定种类的云服务器之前,预先将镜像缓存到CloudPond本地存储上。这样
在用户数据中心部署的边缘小站隶属于华为云区域的边缘可用区,该可用区基础设施由华为云完全托管、维护和支持,使用体验与通用可用区一致。边缘小站和其所属的边缘可用区为CloudPond用户专属,与其他公有云用户不共享,如图1所示。 图1 边缘小站与区域和可用区 什么是区域、可用区? 华为云使用区域和可用区
如何调用API 构造请求 认证鉴权 返回结果
边缘小站监控 权限 对应的API接口 授权项(Action) 依赖的授权项 企业项目 (Enterprise Project) 查看站点容量信息 GET /v1/{domain_id}/edge-sites/{site_id}/metric-data ies:edgeSite:getMetricData
边缘小站监控 查看站点容量信息 父主题: API
安全性 CloudPond如何保证用户业务数据的安全性? 用户在保证自身业务数据安全性上需要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