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创建并管理应用 操作场景 应用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的业务系统,由一个或多个特性相关的组件组成。 下面介绍如何调用创建应用API创建应用,再调用根据应用ID修改应用配置API为应用添加应用环境变量,最后调用根据应用ID获取应用详细信息API查询应用详细信息。 API的调用方法请参见如何调用
获取账号ID 在调用接口的时候,部分URL中需要填入账号ID(domain-id),所以需要先获取到账号ID。获取步骤如下: 登录ServiceStage控制台。 鼠标移动到右上角登录用户名上,在下拉菜单选择“我的凭证”。 查看账号ID。 图1 查看账号ID 父主题: 附录
MetricData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 是 String 服务名称。 appId 是 String 应用Id。 serviceId 否 String 服务Id。 version 是 String 服务版本号。 instanceId 否 String
创建并管理组件 操作场景 组件是组成应用的某个业务特性实现,以代码或者软件包为载体,可独立部署在环境下运行。 下面介绍如何调用应用中创建组件API创建组件后,先调用获取部署任务详细信息API查询创建组件任务的状态,再调用根据组件ID修改组件信息API升级组件,然后调用根据组件ID下发组件任务
微服务注册发现 操作场景 微服务是业务概念,某个进程提供某种服务,那它就是个微服务。每一个服务都具有自主运行的业务功能,对外开放不受语言限制的API (最常用的是HTTP)。多个微服务组成应用程序。 下面介绍如何调用创建微服务静态信息API注册微服务my-provider后,先调用注册微服务实例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身份认证 用户访问ServiceStage的方式有两种,包括ServiceStage控制台、API。其本质都是通过ServiceStage提供的REST风格的API接口进行请求。调用接口有如下两种认证方式,您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认证鉴权: Token认证:通过Token
产品优势 ServiceStage集合了全面云化转型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创新成果,作为一站式应用云平台,与使用传统平台相比,具有如表1所示的优势。 表1 产品优势 应用生命周期 传统平台 使用ServiceStage平台 环境准备阶段 资源获取效率低(>1天) 资源利用率低(<30%)
构建微服务应用 典型业务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 对于传统的单体架构项目,不同的业务模式必须采取统一的技术方案及技术平台,每个业务模块也不能独立出来复用,系统中一个模块出现问题会导致整个系统不可用。随着企业业务的复杂度不断提升,传统单体架构模式越来越臃肿,难以适应灵活多变的业务需求,微服务应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自定义治理 服务治理的默认实现并不一定能够解决业务的所有问题。自定义治理功能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基于流量的治理能力,比如在网关场景下进行流控,在Java Chassis场景下支持URL匹配等。SDK基于Spring,使用Spring的框架都能够灵活的使用这些API,方法类似
与其他服务的关系 ServiceStage吸收了全面云化转型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创新成果,集成了众多服务的核心功能,对公有云基础设施服务、存储服务、数据库服务、软件仓库服务、监控运维以及中间件服务进行了深度整合,全力打造功能齐全的一站式应用云平台。 使用ServiceStage可以系统的体验到众多云服务的功能精髓
权限管理 如果您需要对ServiceStage的资源,给企业中的员工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以达到不同员工之间的权限隔离,您可以使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简称IAM)进行精细的权限管理。该服务提供用户身份认证、权限分配、访问控制等功能
对接测试 操作前需进行Jenkins对接GitLab测试,保证Jenkins通过API能够正常访问GitLab。 生成GitLab访问令牌 登录GitLab。 鼠标移动到右上角的账号名上,单击“Edit profile”。 单击“Access Tokens”,输入“Token name
服务韧性 冗余:全部服务都为无状态,利用基础设施层提供的“服务端负载均衡能力”将请求发送到不同实例当中,实现负载分摊。通过API网关对下游系统提供服务,API网关提供限流、熔断、降级等多种手段,并可对流量进行控制,保证升级不中断服务。 跨AZ容灾:服务实现跨AZ部署方式,将服务均匀分布在不同
源码部署前准备 资源准备 为了方便后续的操作,需要您提前准备好如下资源: 创建一个虚拟私有云VPC,请参考创建虚拟私有云和子网。 创建一个未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请参考创建微服务引擎。 ServiceComb引擎所在VPC为1所创建的VPC。如果VPC不一致
创建微服务引擎 本章节指导您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创建微服务引擎。 约束与限制 微服务引擎使用期间,请勿停用企业项目,否则会导致该引擎在引擎列表中不可见,影响正常使用。 微服务引擎创建成功后,不支持规格变更。 已创建的微服务引擎不支持更换可用区。 引擎创建完成后,不支持变更虚拟私有云。
基本概念 环境 环境是用于组件部署和运行的计算(如云容器引擎 CCE、弹性云服务器 ECS等)、网络(如弹性负载均衡 ELB、弹性IP EIP等)和中间件(如分布式缓存 DCS、云数据库 RDS等)等基础资源的集合。ServiceStage把多种基础资源组合为一个环境,如:开发环境
流量标记 Java Chassis通过Handler实现了基于流量标记治理能力。其中Provider实现了限流、熔断和隔离仓,Consumer实现了重试。 使用流量标记治理能力,首先需要在代码中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servicecomb
使用ServiceStage全链路流量控制实现Spring Cloud应用全链路灰度前准备 准备资源 创建一个虚拟私有网络VPC,请参考创建虚拟私有云和子网。 创建一个1.15以上版本的CCE集群(如果只是试用场景,“集群规模”选择“50节点”,“集群master实例数”选择“单实例
纳管基础资源 创建环境成功后,您可以把需要的基础资源纳管到环境下,组合为一个环境用于部署和运行组件。 前提条件 根据实际需要创建需纳管的基础资源: 已创建环境待纳管的状态为运行中的弹性云服务器ECS,ECS和环境所在的VPC需要一致,且不能被其他环境纳管。 弹性云服务器ECS用于“
软件包部署前准备 准备资源 为了方便后续的操作,需要您提前准备好如下资源: 创建一个虚拟私有云VPC,请参考创建虚拟私有云和子网。 创建一个未开启安全认证的2.4.0或以上版本的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请参考创建微服务引擎。 ServiceComb引擎所在VPC为1所创建的